颅底脊索瘤的CT和MRI影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颅底脊索瘤的CT和MRI影像分析

吴家夫1成素琼2

吴家夫1成素琼2

(1忠县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404322;2忠县人民医院放射科634300)

【摘要】目的探讨颅底脊索瘤的CT、MRI影像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例颅底脊索瘤和侵犯颅底的13例鼻咽癌患者的头颅CT、MRI检查资料;4例颅底脊索瘤作了MRI的多层面重建(MPR)。结果MRI反映肿瘤的部位和侵犯范围优于CT,CT、MRI显示颅底中线骨质破坏作用相似。结论T2WI显著高信号是颅底脊索瘤的特征性MRI征象,有重要鉴别意义;MRI的MPR技术可对颅神经精确显示,在颅底脊索瘤的手术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脊索瘤颅底肿瘤核磁共振体层摄影术

【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8-0120-02

颅底脊索瘤经常发生在颅底脊索的残留组织,这种肿瘤有局部的侵蚀性,容易侵犯颅底神经和骨质。使用CT和MRI检查是诊断颅底脊索瘤的主要影像学手段,手术之前须对肿瘤的分布、侵犯范围和邻近组织的解剖关系有很精确的显示,才能避免手术中误伤颅神经和其他组织。总结我们两家医院的10例颅底脊索瘤、13例鼻咽癌的MRI和CT影像和临床资料,通过对比分析,来发现肿瘤的影像学特征,从而探讨MRI在颅底脊索瘤的分型和多层面重建技术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来自我们两家医院的10例颅底脊索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女4例,男6例,年龄在12-45岁,平均年龄33岁。其中7例患者因颅神经损害症状就诊,3例患者出现一侧视力下降,1例患者出现双侧视力下降,其中有2例患者出现复视,该2例患者中都有外展神经麻痹症状,其中1例患者还出现动眼神经麻痹。1例患者出现三叉神经麻痹,2例患者出现听力减退。患者的病程在2-26个月不等,平均为10个月。我们随机选取了13例鼻咽癌患者作为对照,其中女5例,男8例,年龄在23-49岁,平均年龄34岁。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在手术前或穿刺活检之前进行CT和MRI检查。CT检查使用飞利浦螺旋CT,MRI检查使用新高益0.35T永磁型开放式磁共振成像系统。为了比较脊索瘤和鼻咽癌T1WI和T2WI的信号差异,在肿瘤的中心层面上使用Statistics测取出肿瘤实质的信号强度,再取出同一层面的小脑的白质作对照,经过3次测取值求其平均值。我们通过对照两组肿瘤的T1WI和T2WI的信号强度比值来做统计学检验。

2结果

使用MRI能够很好的反映出肿瘤的部位和侵犯的范围,这点要比使用CT优越,对于颅底中线部位骨质破坏的显示CT和MRI作用相似。根据MRI显示肿瘤的部位和侵犯的范围来看,颅底脊索瘤可以分成三种类型:颞枕型、鼻咽型和蝶鞍斜坡型。在本组MRI显示的图像中可以看到1例视神经被肿瘤包埋,3例视神经被肿瘤推压移位,1例患者的动眼神经受到压迫。2例患者位听神经受到压迫。通过对本组脊索瘤及对比组鼻咽癌的MRI影像分析对比,发现颅底脊索瘤的T2加权的信号强度明显高于侵犯颅底的鼻咽癌的信号强度。

3讨论

钙化非颅底脊索瘤的特征,在颅底肿瘤的诊断鉴别中并没有很大的作用[1]。颅底脊索瘤和侵犯颅底的鼻咽癌在CT表现上相似,在CT显示上都显示为颅底的软组织肿块和骨质破坏[2],仅仅凭借CT不能够准确的判断两者的差别。使用MRI能够通过T1WI信号和T2WI信号的高低来区别两者的差异。使用T2WI的高信号可以反映颅底脊髓瘤的组织学特征[3],所以T2WI信号能够准确的鉴别颅底肿瘤,并且完全的排出鼻咽癌,在MRI中的T2WI的信号如果较高则可以很好的排出脊索瘤的可能。所以颅底中线肿瘤诊断中,T2WI是很有诊断意义的。MRI在分辨软组织能力上要优于CT,使用MRI可以避免CT上的颅骨伪影,在诊断颅底肿瘤中有独特之处,能够更为准确的显示出肿瘤的部位、侵犯范围以及周围的软组织以及颅神经等。使用MRI能够灵敏、准确的发现颅底骨的异常[4]。本组根据MRI的资料将颅底脊索瘤分型,主要是根据肿瘤的发生部位和侵犯的范围来分的。所以,利用MRI的这种准确性很好的解释了临床的症状和体征,反映了肿瘤的临床特点,手术中有很高的利用价值。MRP能够明确肿瘤对颅神经的侵犯是椎压移位还是包埋,能够很好的显示出肿瘤边缘的动眼神、视神经,使得颅神经能够很好的保护[5]。MRI的MRP技术能够弥补以前的颅神经显示不足,这样更能发挥出MRI的临床作用,使其在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中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乐洪波;张慧红;蔡泽龙;尹晶晶;张炯;黄锦粧;莫泳康;马树华;CT和MRI在颅底沟通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8(31)1083-1087.

[2]杨超人;颅底脊索瘤的CT诊断[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6,1(39)1125-1127.

[3]农辉图,农东晓,农晓琳,滕映藩,梁裕盛,吴鸿泉,温文胜;颅底脊索瘤的病理与临床研究[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2(67)1324-1327.

[4]江渡,盂倥非,陈应明,等.颅底脊膜瘤的MR影像研究(论动态增强扫描的意义)[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95-97.

[5]刘子君,吉重敏,郯树森,等.脊索瘤的组化、电镜及组织培养的观察[J].中华骨科杂志,1986,6:18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