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一个永恒的教育命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3

参与,一个永恒的教育命题

——对话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校长姚建光

唐棣之:宜兴外国语学校自1999年创办至今,一直发展势头很好,短短九年就以质量和特色在省内外打响了自己的品牌,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赞誉,成为一所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现代化园林式学校。应该说教育领域内成长性如宜兴外国语学校的并不多。

姚建光:正如你所言,宜兴外国语学校创办十余年来,本着“质量为本,特色为重,服务至上”的办学宗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施教,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基。学校教风正、学风纯、校风好。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成绩显著,赢得了家长的赞许和社会的信任。我们的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级各种竞赛,频频获奖;连续七届中考学生英语口语成绩全部满分;连续七年,宜兴市中考状元,出自我们学校;中考总均分也在全市遥遥领先,95%以上的学生考取省市重点中学。

唐棣之:回首这十余年,您觉得宜兴外国语学校赢得社会认可的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是政府的重视,教师的敬业,好的升学率,还是其他?

姚建光:在这几年里,我们也在不断梳理办学思路。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宜兴外国语学校的高位走强?我思索再三,觉得应该是我们构建了一整套完备的“参与式教育”体系,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甚至后勤人员参与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热情,让学校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生活乐园”和“素质拓展乐园”。

唐棣之:“参与式教育”有哪些内涵?

姚建光:包括四个方面:开放式办学、参与式教学、精细化管理和亲情化服务。

唐棣之:具体说呢?

姚建光:现在很多学校都在说自己是开放式办学,但是否开放?开放的程度如何?不得而知。像我们这样一所基础比较好的窗口学校,如何开放?第一,办学形式上的开放——与国际接轨。每年我们都会与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的结对学校开展友好交流,互派师生游学进修。第二,办学思想上的开放——教育就是服务。我们认为家长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这个“衣食父母”不是以前的那个意思。我们是民办学校,刚创办的时候,全部家当加起来只有八百多万,现在总投资1.2个亿,这1个多亿都是家长支付的。没有家长们的支持,就没有我们教师的职业,更不可能有学校今天的发展。所以我们的定位就是服务者,学校里的一切都要无条件向家长开放、向学生开放。我们学校有一个定期的家长活动,及时将家长们对学校的要求、对教师的要求反馈过来,我们再根据他们的要求,调整工作的方向。

唐棣之:现在提“教育就是服务”的也大有人在,但如何服务、服务到什么程度等等这些问题,大家又各执一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或者说可以评估的标准,所以很多时候,是流于口号,不如不提。对此你们是如何思考的?

姚建光:我们的观点是,以亲情化的服务对孩子、对家长负责。

我们学校的条件比较好,所以我们每年花115万块钱来租客运公司的大巴当校车。早上七点在学生的家门口接他们到学校来,车上有教师在管理。放学了,校车统一送回去。整个过程,没有什么干扰,不会说放学了,我们去网吧玩一玩,一起去逛逛街。另外,现在不是说要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吗?我们有办法。校车不去接,你怎么来?我不送,你怎么回家?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同时我们考虑到,进我们学校的学生家庭可能以中产阶级为主,家长们平时工作比较忙,应酬也比较多,照顾小孩子不太方便。所以,我们每天四点五十放学之后,统一在学校里吃晚饭。吃完饭,孩子们看看电视也可以,散散步也可以,学校里什么都有,比公园还漂亮。

五点五十到七点这七十分钟时间,我们将之分成三段,语文、英语各二十分钟,数学三十分钟。过去说分时间对学生的学习不好,但我认为分时间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方式。你数学组只有三十分钟,这三十分钟你准备布置多少作业?你们要商量,要精选。如果大多数学生做了三十分钟还没有做完,可以投诉。我们在考核的时候,要将其作为教学事故处理的。

时间分好之后,学生做作业,老师巡视,有问题举手。时间到,老师把作业收好离开。不会做,没有关系,老师选一个时间辅导你。下一个时间段是另一个老师的,你不能占用。所以我们的学生在七点钟回家的时候,可以不背书包了。该交的作业已经全部完成了,回家休息也可自己安排学习也可。老师留下来批改作业,第二天早上及时反馈。七点十分,校车开出,最多七点二十五分,把所有学生送到家。这个时候,家长加班的、应酬的,也都回来了。

通过校车的使用,我发现了很多好处。刚开始使用的时候,有人很担心,安全问题哪一个负责?我记得南京市教育局徐传德局长说过,安全问题肯定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学校不承担,家长承担;家长不承担,社会承担。肯定要有一方负责。只有学校负责,才是真正的负责任。所以我们坚持要用,同时对安全问题也十分重视。我们租的车都是客运公司的,开车的都是有着五年以上安全驾龄的司机。我们就这样通过一件件小事来实施我们的亲情化服务。

唐棣之:我在学校里走了一圈,有一个感觉,每一个岗位上都有人,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包括刚才您讲的校车管理、晚自习,每个环节都有老师在管理。

姚建光:我们学校规模比较大,每个年级有一千多名学生,五十多位教师。我们改革学校管理组织,将三级改为二级的扁平化结构,减少管理层次,降低管理重心,提高了管理的实效性,让尽可能多的老师参与学校管理,在参与学校发展管理的过程中贡献聪明才智,体验酸甜苦辣,以此产生认同感,提高凝聚力。

随着年级组建设的不断完善,教研组建设势必会弱化,我们在“参与”理念指导下,将每个年级组的各学科备课组功能放大,把教研组的教研科研、管理督查功能全部迁移到备课组,让备课组各自独立开展针对性的教研科研、教学常规管理督查等。学校的教科室里设立各科教学教导员(学科主任),宏观管理全校的学科教学工作。这样又让许多老师有了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的岗位。有位有为,有为有位是相辅相成的。总之学校管理再也不是几个人的事,而是很多人的事,全体人的事,这样才会有“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人管”的工作环境。

所以“参与”在我们学校,是一个核心词。

另外,在教学上,我们发现传统的课堂与新课改要求的课堂有差距,就是师生没有能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学校通过几年的研究,现在有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就是把学生的参与分成课前参与、课中参与和课后参与。

课前参与就是我们设计了一个导学提纲,学生在导学提纲的引领下先自学,能初步形成一个大体框架,能明了一些简单的东西。然后把学习内容筛选一下,把不懂的问题列出来,真正做到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这个导学提纲引领下的自学参与,它实际上培养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说,“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自学”。原来是在课后做大量的作业,现在我们把学习时间、问题前移,当然课后复习也需要。编制导学提纲时要注意,不要把学习目标理论化,没用的,学生看不懂。应该把目标问题化,把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的情境化的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问题。真正不理解的,我们放在课堂上来解决。这就是课中参与。

我们把课堂的结构分成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检测展示。教师检测学生的课前参与、课前预习的成效,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这个过程为10分钟时间。老师提问题:通过预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问题?把成果展示出来,也把问题暴露出来,以此来强化预习。另外,你说你不要老师讲,已经懂了哪些问题,老师表扬你了;你还有什么不懂,大家都不懂,老师说,你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们今天就要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比单纯解决一个问题提升一个档次了。学生的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强化。

同时,检测展示对教师的备课工作也提出了要求。这节课,哪些内容要讲,哪些不要讲,你肯定要预设。在检测展示的过程中,你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反应,不断地调整预设,寻找教学新的起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对照检测和展示的情况,懂了哪些,用白色的粉笔板书出来;不懂的,红色粉笔板书,课堂上重点解决。

板书出来的,就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知识结构。教师不要急于讲,首先还是让小组互动,看看我们几个人能不能把那些红色的问题解决一部分。然后再让小组代表来讲,我们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我们的理解什么样……学生来评判,老师来评判。真正不懂的,老师来讲。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互动生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本互动。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虽然有些内容不懂,但起码有一个基本的理解,通过同学的帮助和老师的点拨,肯定又会有一个新的理解,再去看书,去消化,理解加深,生成了智慧和能力。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生成了。假如把形式和条件变一下,结果又会是什么样呢……久而久之,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就培养出来了。

我们要求,在学生参与的时候,老师就做一个平等的首席。每一步都要让学生而不是自己来表现。教学的最低层次是老师讲,学生听;最高层次是学生讲,老师听。不急不躁,错了不要紧,再来。

这个环节下来,就是第三个环节,评估反馈。形式多样,可以是当堂测试,出几道题,大家做一做,老师简单讲一讲,学生相互批一批,反馈一下测试情况,就可以看出课堂的效果。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掌握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我还有新的方法,和老师的不一样,也把题目做出来了,我认为我的方法很好,上台来演示一番。这个时候,老师就要引导了。好的表扬,错的先肯定精神,再给予点拨。

学生们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还要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课堂不是封闭的,而是一个畅通的管道。课堂上的答案只是某一情境的答案,学生还要去生活中去寻找答案,能够举一反三。这是一种能力的拓展。学生最缺乏的就是这方面的能力。在我们学校,我们非常重视,将之与课前预习、课中学习构成了一个课堂教学的开放式系统,它同样需要学生的全程参与。我们称之为“课后参与”。

从学生参与的层次来看,又有三个维度,即行为的参与、思维的参与、情感的参与。与这三个层次的参与形式相对应的课堂文化要素有“对话、智慧、愉悦”。

“对话”,打破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话语霸权”,以平等的交流维护学生自我尊严和话语权利的自由,它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和谐。

“智慧”指学生能亲身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主动建构知识,化知为智,有批判质疑与自主探究的自由,它是学生主体与知识客体之间的和谐。

“愉悦”意味着学生能从外在的束缚和自我羁绊中彻底解放出来,以主动参与的自由精神充盈于课堂之中,感悟乐趣,体验成功,使课堂真正成为令人愉快、心向神往的地方。它是紧张的学习与高涨的激动之间的和谐。

唐棣之:参与式教育中很重要的一块就是管理。课堂如何让学生参与进去,德育如何浸润学生的心灵,其实都是您在管理上的策略。像很多学校,师资也不错,生源也不错,但发展的态势总是不明朗,您觉得是不是和管理不到位有关?

姚建光:管理不到位,管理不精细,再好的理念也没有用。所以在我们学校,我们思考比较多的就是如何用精心的态度、精致的过程,达到精品的目标。

比方说,现在很多学校在开公开课,有的老师就纯粹把开公开课当成任务,应付应付就好。我们不一样,我们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把公开课真正变成了提升教学水平的校本教研活动。

我们准备公开课,一般要两个星期。比方说这是第五周,第七周周二初一语文组的每位老师要开一节公开课,那么第六周周三前,这个组就要进行多次的集体备课。课堂的三个环节——检测展示、互动生成、评估反馈,我们把哪一个当成研究的重点,要定下来。导学提纲的设计,怎样把教学目标目标问题化?设计成怎样的问题学生能有兴趣地去自学?还要考虑,在检测展示时,我如何提问题,学生会回答;怎样提这个问题,学生能够回答。把这些定下来之后,第六周星期五之前,三分之一的教师,要在组内上公开课,把这些东西都体现出来。上下来之后,几个老师在一起先总结,哪些东西是统一的,我们定下来,当作公开课时的亮点;哪些东西还要完善,我们再想办法。第六周结束了,就要“大同小异”了,“大同”是指教学的任务、教学的研究重点等,“小异”就是每个教师要有自己的个性、风格、特色。到了第七周周二,老师排好队去上公开课。上课之前,学科主任(教研组长)说明,这次我们初一语文组,研究的重点是第一个环节,我们评估的时候,就要把兴奋点放在这个地方,兼顾其他。那我们就重点关注这一点,是不是有突破,能不能形成语文教研的成果。一个教师在上课,其他老师都在仔细听,并不停修改自己的方案;上课的老师上下来,也在反思,这个流程如果变换一种设计是不是更好……上完课,所有听课的老师都要交一个评估表,还有六百字以上的点评。可以评其中一个点,也可以评整个一节课:我觉得某个老师有什么优点,有什么要改进的。如果我来上,这个环节我会怎么处理?我们提倡“事后诸葛亮”,要回过头来看看。这样就真正把上公开课的过程,演化成校本教研磨课的过程了。

当三个年级的公开课上完后,我们要开一个大会,每个备课组长都要上台来讲自己科组研究的情况,上课的好坏,还要评另一个备课组。还有老师代表抽签发言。这个发言不能简单了事,要有科技含量。我们还要表彰,一等奖哪些,二等奖哪些。优秀的设计奖、优秀的课件、优秀的点评……并且汇总成一个简报,发给老师。所以三个年级,两个两个星期地上课,过程就拉长了,加上最后的总结,一共七个星期。每学期搞一次,对老师的影响真的很大。就是为了被抽签抽到发言,老师总要去看看书吧,寻找点理论依据吧。不能说,我说我说,要说他说我说。所以促进老师不断学习,不断寻找新亮点,就像我们的学生预习一样,要有参与的积极性。

我认为这就是精细化管理。学校由一个个细微的事情组成,把这一个个细微做好了,学校就成了一个精品学校,这整个过程就成了精细化管理的过程。

唐棣之:我觉得你们的“参与式教育”好像就是抓抓常规,有没有想过创新什么?

姚建光:教育主要就是常规,但常规要常抓常新。我觉得我们就应该像后六中学那样,很朴素,很草根,贴着地面行走。

“参与”并不是一个新名词,甚至有些老,它的确是一个放诸教育界而皆准的真理,但是不客气地问一句:现在的教育过程,老师们参与了多少?学生们参与了多少?没有“参与”的学校不是一所真正的学校;没有“参与”的素质,不是真正的素质。“参与”是一个永恒的教育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