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安全生产管理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探析

杨东起

杨东起鲁能菏泽煤电郭屯煤矿274700

摘要文章列举了现阶段煤矿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指出煤矿安全管理的任务、意义与作用,在此基础上,探索煤矿安全生产的科学措施,从而确保安全生产,确保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煤矿开采安全管理煤矿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我国的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据70%比例,据权威预测,到2050年煤炭还将占有50%以上比例。毋庸置疑,煤炭在一定时期仍然是我国能源中的龙头老大。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能源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这就给煤炭开采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煤炭工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安全生产,确保煤炭开采持续、稳定、健康。

一、煤矿生产中的安全问题

我国煤矿极少露天开采,95%的煤矿为地下作业。据统计,一次性死亡10人以上的煤矿事故中,瓦斯事故占71%。煤矿事故多、死亡人数多,面临的重大灾害事故严峻的,损失极其惨重。因此,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灾害事故频发,造成财产和生命巨大损失。??事故的发生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科技投入和研究不足因素,更有人为因素等。具体说来:

1、追求生产,监管不到位随着煤炭市场恢复性好转,一些煤矿煤矿急功近利,急于摆脱困境,有的甚至在采掘失调的情况下就急于恢复生产,而使安全处于从属地位,煤矿重特大事故往往与之相关;煤矿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安全监察工作机制,即使设立也往往权威性不高。可以说,安全监察人员的工作效率、技术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还不能不能满足安全监察需要。

2、自然赋存条件复杂多变??我国煤矿煤层瓦斯含量大、透气性低,地质构造复杂,开采前抽放瓦斯困难。采掘时瓦斯放散量大,煤层地质条件复杂,由于开采规模扩大、开采集约化程度高,导致采动诱发的应力场、煤岩体裂隙场及瓦斯流动场复杂多变,在一定条件下,容易诱发煤与瓦斯突出和瓦斯突然涌出,造成瓦斯事故;随着矿井的延深,瓦斯涌出量越来越高,灾害的危险性在增加,矿山压力增大,灾害治理更加复杂。

3、技术定位不够准确和国外采煤技术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煤矿开采还一直被看作是技术水平不高、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多年来技术投入不足、装备水平差、产业技术人才匮乏、劳动效率低。试想,在如此高危险的环境中,如遇到瓦斯(煤尘)爆炸、火灾等事故,损失惨重;一旦有井下人员违章作业,就可能导致事故。

4、技术水平不高,人员素质低工作危险、作业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工资收入并不高,尤其是近年来煤炭市场低迷,这是煤矿行业现状。这就造成人才的大量流失,不少煤矿工程、技术、管理人才缺口多,加之劳动效率不高,很少有人主动到一线。

5、针对性不强,落实不到位资料统计表明,重特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中,防突措施不力占据一半。现场管理不力、“三违”屡禁不止。80%以上的重特大事故是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造成的。不少煤矿长期以来安全欠帐大,装备状况差,防灾系统不完善,设备失爆或不防爆现象严重;一些煤矿仍然事故应急措施不力,装备不到位,人员缺乏避灾自救训练。入井人员不随身携带自救器现象还有发生,事故应急中不能正确选择逃生路线而造成灾害事故扩大并不能完全杜绝。

二、安全管理的范畴与作用??

煤矿安全管理的范畴指的是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煤矿行业安全管理、煤矿安全管理理论、煤矿安全教育管理、煤矿班组安全管理等。煤矿安全管理是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煤炭企业管理和经济效益的第一要素。煤矿的安全管理是煤矿生产的根本所在,是煤矿发展的基本前提。煤矿的安全管理最核心内容就是预先发现各种危险,通过科学分析后,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控制或消除,最终目的保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避免各种损失,防止伤亡事故发生,促进生产力和文化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安全管理的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1.强有力制度保障安全生产管理涵盖各个方面,因此,它为各个煤炭企业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行为上的指引作用,可以说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安全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保证,安全技术措施需要科学的决策,要改善煤矿的劳动条件,组织安全技术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因此,安全管理也是是企业管理改善和经济效益提升的根本。

2杜绝伤亡事故,确保生命安全国内外煤矿重大事故产生的原因大多是安全管理缺失或失误,安全管理在煤矿企业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杜绝煤矿开采过程中的伤亡事故,就必须从安全管理上加以控制,从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劳动卫生方面进行优化,以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的基本水平,以此防止伤亡事故,从而确保生命安全。

3保证安全生产我国煤矿遵循“安全第一、生产第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各个煤炭企业也建立起了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提升了职工的自我安全意识和自我防御能力,各级管理者增强安全责任感并且落实在实际工作中,采取预防各种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对策,切实保障煤矿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起到了持续稳定的保障作用。

三、科学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重要而复杂,必须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创新进步。笔者根据自己的心得,总结出以下方法:

1.提高认识,强化观念安全管理要成为理念、意识而深入人心,并贯穿到煤矿的管理实践中去。管理者要强化对员工的安全管理教育,提高其认识,提高全员主动性和自觉性,并且渗透到煤矿管理的各个环节,以标准量化考核,提高管理的效能。实现由“人治”管理向机制管理转变,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规范管理转变。

2.建立体系,落到实处安全管理的本质是对各个工作流程进行控制和考核,有关生产的各个环节要制定和完善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各项管理制度、岗位作业标准、精细化管理标准及相关考核办法,形成精细化管理体系,对职工进行职业化训练,做到人人有标准、事事有标准、时时有标准、处处有标准,进而行为规范、职工素养普遍提高。

3.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安全管理须从实际出发,抓住安全关键,突出管理重点。安全监察主要是负责各基层单位安全过程中的监督,安全质量的检查,安全资金的投入,安全培训的督导,安全隐患的排查等;经营管理部门负责各基层单位的安全生产考核,安全目标计划的编排,安全培训工作的组织等;一线单位负责职工安全的教育,安全设施的使用,安全质量的实施,安全管理运行等等。安全管理中要分清安全管理的重心和主导方向,落实安全管理的落脚点,把生产班组建设和职工人身安全作为安全管理的核心,并围绕这个核心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预防事故发生。

4.強化考核,推进管理煤炭企业要严格落实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狠抓各项工作标准、工作任务的考核、落实和现场监督检查,建立职工安全绩效量化考核办法,规范劳动用工制度,强化分配考核监督职能。将职工的工资收入同安全指标挂钩,实施量化考核,做到“日清月结”,每月按项目分工种对考核方法步骤结果进行监督,召开安全绩效考核结果通报会,确保公正、公平、公开。这是确保安全管理能够纵深发展的根本保证。

安全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及员工生命的保证,安全管理的实施要从提高职工的自觉、自律的安全意识入手,增加他们的安全常识和防范技能、自觉遵章守纪,强化细节管理,从而保障煤生产的安全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志强.安全管理在煤矿开采中的重要性[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2]贺峰.煤矿开采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