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式骨折保护固定气垫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1

负压式骨折保护固定气垫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体会

黄菊香

黄菊香(广西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急诊科537100)

【关键词】负压式骨折固定保护气垫院前急救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321-02

骨折是院前急救中经常遇到的外伤性疾病,骨骼受直接或间接机械外力作用,引起各种类型的骨折、脱位,造成了稳定性的破坏,骨折断端刺伤肌肉、神经、血管或器脏而引起疼痛、出血、而脊柱骨折不稳定是造成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一部分病人因此造成难以恢复的终生残疾甚至死亡。骨折固定技术在急救中占有重要位置,及时、正确的固定,对预防休克,防止伤口感染,避免神经、血管、骨骼、软组织等再次损伤有极好作用。回顾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本科30例脊柱骨折,80例四肢骨折,20例肋骨骨折的患者使用负压式骨折固定保护气垫和传统的外固定,观察在转运过程中的二次损伤和滑脱情况。在与传统的外固定比较,骨折病人转运过程中使用负压式骨折固定保护气垫为患者提供了一种舒适、不易滑脱的固定方法,减少了二次损伤,减轻了疼痛,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本科30例脊柱骨折,80例四肢骨折,20例肋骨骨折,试验组:脊柱骨折16例,四肢骨折40例,肋骨骨折10例;对照组:脊柱骨折14例,四肢骨折40例,肋骨骨折10例;

1.2方法

(1)试验组:用相应部位的负压式骨折固定保护气垫平铺在骨折处下方,然后包裹固定好,松紧适宜,四肢骨折的暴露肢端,用抽气筒抽气至气垫变硬、固定,有伤口的先包扎止血再固定,可用铲式担架搬运到硬担架上转运。胸、腰椎骨折用三人翻身上铲式担架,在担架上仰卧并予以固定,腰部垫以10㎝高的软垫或枕头[1]。四肢骨折在骨折处下垫一枕头抬高患肢,肋骨骨折予半卧位,转运过程观察记录生命体征,骨折远端的血运、运动、感觉。

(2)对照组用传统的肋骨骨折用肋骨固定带、腰椎骨折用腰围、四肢骨折用相应的四肢夹板、衬垫、扎带固定,暴露肢端,用正确的方法搬运到硬担架上转运,胸、腰椎骨折用三人搬运法,三人在病人的右侧分别托住肩背部、腰臀部及双下肢,在统一指挥下,协同将病人搬上或搬下硬质担架。

2结果

2.1用负压式骨折固定保护气垫与传统的外固定的效果

表1两组患者固定后效果比较

2.2用负压式骨折固定保护气垫固定的患者感觉舒适、不宜滑脱、固定好,减少了二次损伤,减轻了疼痛,普通的肋骨固定带、腰围、四肢夹板固定,过紧患者感觉有紧绷、憋气感、肢体疼痛、麻木等不适,肢端肿胀、瘀血,过松达不到固定作用、骨折处容易移位。

3体会

3.1负压式骨折固定保护气垫对不同体型部位的骨折骨伤患者提供固定支撑作用,转运中有缓冲作用,能避免在转送伤者过程中因骨折部位移动而加重伤势,能有效防止因现场处理不当及转院过程造成二次损伤、对防止骨折断端刺伤肌肉、神经、血管或器脏而引起疼痛、出血、甚至休克的发生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3.2普通的肋骨固定带、腰围、四肢夹板固定,程序繁琐、耗材大,费用高。过紧患者感觉有紧绷、憋气感、肢体疼痛、麻木等不适,肢端肿胀、瘀血,过松达不到固定作用、骨折处容易移位。

3.3负压式骨折固定保护气垫操作简单,使用快捷、保护性强、舒适、易于清洗、消毒、可重复利用,经济实用,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可进行X光成像及磁共振检查,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了一种舒适、不易滑脱的固定方法。

参考文献

[1]许树朴,王鹏志.最新外科诊疗手册[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