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习惯激发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1

培养习惯激发兴趣

徐慧芳

徐慧芳

安庆工业学校安徽安庆246005

摘要:本文从培养学生养成查字典等工具书的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练笔的习惯四个方面,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习惯,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字典、书写、自学、练笔

语文教学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在职业中学进行语文教学时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不仅对语文课学习有好处,而且可使学生终身受益。

第一、培养学生养成查字典等工具书的习惯。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字、词、句及其他语文知识方面的疑难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要引导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向全班学生提出要求。平时布置预习,让学生养成查工具书的习惯,逐渐消除对老师的依赖性,这也是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可采取先布置预习,然后进行提问、抽查和查字典比赛等方式来督促,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的这一习惯便可自然形成了。

第二、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

学习语文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写字,俗话说:“字是人的门面”。不仅如此,正确的书写习惯,会让学生终身受益,相反,潦草的字迹不仅影响考试成绩,也会养成工作学习马虎草率的毛病,日后还可能带来一些因为书写造成的损失。因此写字不仅是一个好看的问题,更是一个人文化素质的反映,一定要要求学生书写工整,同时注意书写格式。不仅在平时作业上要求,还可举行钢笔书写竞赛,课外指导学生练习钢笔字,形成风气,学生的字大有长进,别科老师批起作业也舒服顺心多了。

第三、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老师的作用并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让学生经过教育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学习是一种智力活动,它固然要遵循一般规律,但每个人的学习又必然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在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基本的学习方法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职高学生中自学能力特别差的学生,更应注意及早培养自学习惯。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要求学生预习,让学生找出问题,弄清学习目标,哪些是会的,哪些是不懂的,然后老师有的放矢,提纲挈领地讲解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既节约时间,又重点突出。

第四、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练笔的习惯。

学生练笔是指写作。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极其小心地保护学生的诗情,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平时作文以外,可要求学生写日记、周记、观察记录、片段、随笔等,引导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咀嚼身边小小的悲欢”。慢慢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便锻炼提高了对语言的驾御能力,也提高了思维水平,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课本和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

汉语是充满魅力、充满人性之美的,由汉语构成的文学和文化则凝聚着作者的灵性和思想。不管时代在如何前进,教育在如何发展,语文教学中,尤其是生源质量总体不高的职业中学,努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更好的让学生感悟作者的灵性和思想,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语文课堂上,师生也能积极互动,在一种宽松自由、愉快活泼的氛围中,教学相长,让语文课堂真正充满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