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客流组织的影响因素及合理应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地铁车站客流组织的影响因素及合理应对思考

陈鹏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京210012

【摘要】基于对地铁客流组织分析,明确地铁车站大客流背景下客流组织的必要性,简单阐述车站客流组织的内容及原则,讨论车站客流组织的影响因素,最后给出应对性措施。

【关键词】地铁车站客流组织影响因素措施

一、地铁车站客流组织的影响因素

正常客流或者小客流时候,站点客流组织较为容易。但出现大客流时,特别是不可预见性的大客流时候,站点的客流组织难度加大。对大客流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确保客流安全快速疏散,需要将乘坐地铁的每个环节都考虑在内,方便寻找疏散客流的关键点。

地铁的乘坐流程:

进站:出入口—购票/公交卡—进站—站厅—楼扶梯—站台—上车

换乘:下车—站台—楼扶梯—换乘通道—楼扶梯—站台—上车

出站:下车—站台—楼扶梯—站厅—检票出口

通过分析乘客乘坐地铁的流程,可知在大客流时候影响客流组织的因素主要是自动检售票系统服务承受能力、通道和出入口的流通能力、楼扶梯通过能力、候车秩序、客流输疏导能力以及地铁列车的运送能力等。

(一)自动检售票系统的服务能力

自动检售票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乘客,系统合理计费,减少巩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减少营运成本,提高地铁站点的服务质量。车站非付费区与付费区的分界点就是闸机。客人通过闸机进出站点,当大客流时候,乘客容易堵在闸机处,影响进出站的次序和闸机的通过能力。自动售票机是乘客购票提供方便,客流大的时候,排队较长,影响正常购票。自动售票机和闸机的服务能力位置的设置会影响大客流的疏通效率。

(二)通道、出入口及楼扶梯的通过能力

地铁的出入口需要将经济功能和疏散功能考虑在内,同时还要考虑特殊情况下对乘客的疏散和救援。出入口的通道长度、数量以及位置等都会影响着客流的疏散。在实际客流疏散中,需要参照客流特征来确定客流的流向。通常情况下,地铁站点都会设置两组及以上乘客楼扶梯,起具体的设置数量和宽度需要根据车站的客流情况来计算。楼扶梯的通过能力直接关系到站台的客流密度以及疏散效率,所以楼扶梯是客流疏导的关键点之一。

(三)地铁列车的运输能力

地铁列车的运输能力影响着车站的客流情况。列车运输能力会受到列车站点停靠时间、到达间隔时间以及列车荷载能力的影响。对列车的运行能力的优化,可以提高列车的运输能力,有利于增强客流疏散能力。

(四)站台候车秩序

站台是满足乘客上下车需要之地,是乘客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出站客流产生地。当大客流时候,若乘客的候车秩序很差、上下车没有秩序,对上下车秩序有影响的同时,也容易造成冲撞车门等现象或者列车晚点,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如当一个站台的功能有多个时,既承担着乘客候车,又是下行乘客换乘通道,两股相对方向的客流在站点集聚,很容易造成拥堵,打乱站台秩序,耽误人们出行时间,增加站台客流组织难度。

(五)车站客流疏导能力

发生大客流后,车站设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散客流,但需要采取必要的疏散措施提高客流组织效率。客流发生时,车站的反应效率和采取的合理疏散方式是影响车站客流疏导能力的关键因素。每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竭尽所能,根据客流情况运用不同方式进行疏导。当客流很大时,可用开启大客流应急预案,以此提高车站应付大客流的能力。

二、地铁车站客流组织的应对思考

简单分析了离车站客流组织的影响因素,对其作出合理的应对思考。

(一)预测客流

对可以预测的大客流如平时上下班高峰客流,车站提前做好客流疏导准备,若出现可预测非常规性大客流可以结合本站的客流特点、时间、流量流向等及时作出大客流组织方案。若是因为重大天气或者活动引起的大客流,车站需要按照已有工作经验和现场情况,制定出突发客流应急处理预案,提高岗员的现场处理能力和客流组织疏散能力。

(二)客流组织和行车调度

大客流发生时,可以增加人工售票点,在出入口和闸机处可以采用单进单出等方式,适当调整闸机出入站方向。站厅、站台可利用栏杆、警戒带、导向牌等来分离进出客流。在特大客流时,可以利用限流控制站内乘客流量。在客流易集聚的地方,增加疏导人员,加大安全信息提示频率,保持乘客上下车、进出站次序,提高客流疏导效率。

遇到特大客流时候,车站要及时向地铁控制中心反应通报,控制中根据情况组织利列车运行情况,如列车跳停等,避免相反方向车辆同时到站。可以增加适量的备用车,在高峰期提高运输能力。南京地铁的车辆运行管理出了正常的日运行之外,在节假日、周末等安排有专门运行图,如平安夜,营运时间比平时要长。

(三)完善大客流组织管理模式

合理安排岗位工作人员维持大客流秩序,加强现场的有效指挥,保证客流能够安全快速疏散。根据南京地铁客流运营的构架,完善车站客流组织管理模式如图1。地铁站点出现大客流,完成客流组织,由熟悉车站状况且经验丰富、专业性强的站长做最高负责人。中心站长等人协助完成工作。车站值班人员可以充当区域负责人,接受站长的指指令完成好支援人员、民警的组织工作。

三、结语

参照乘客乘坐地铁的流程,把握该流程中客流集聚的关键点,分析影响客流组织的因素,在对应方面提出客流组织的对应策略。地铁站点的客流情况不同,客流组织措施也参照站点客流特点等情况综合分析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