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金康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金康康

金康康

浙江建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城建工程规模也越来越大,这就增加了城建工程的施工风险。城建工程直接关乎着城市形象和人们生活水平,要求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制定完成的指控体系确保工程质量,如果产生了质量风险可以及时应对,加强施工质量风险的管理。针对潜在的质量风险问题,需要综合技术、经济、管理等手段解决,全面突破工程管理中人身安全的局限性,保证工程、人身、环境安全,加强工程施工质量风险控制力度,做好突发事件的提前控制,做好过程管理。

关键词: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地的建设如火如荼,但是在建筑领域中,一些施工事故也频频发生,进而导致施工工程的安全成为施工单位关注的重点,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佳,对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监督不力,加之对施工技术不规范,进而影响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的提升。故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中,要统筹建设施工全过程,对施工的具体作业技术和管理活动的计划和实施过程进行监督,进而实现工程的预期质量目标,保证过程性、纠正性以及把关性的质量控制。

1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管理问题

1.1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来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完善的管理体制能够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完成,同时也能保障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工程项目的管理体制是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而制定的,能对施工人员与施工设备进行有效的分配,明确各个施工阶段的工作目标。然而,部分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施工投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一般不会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更不会制定管理体制,导致管理工作无法开展。

1.2管理模式落后

我国许多的工程都是以招投标方式承包给施工单位,随着行业的兴起,施工单位的数量已经不能满足项目需要,从而出现了很多小规模的施工队伍。其专业水平较低,而且缺乏有效的管理,一般只是队伍的领导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与管理,管理方式相对落后。通常采用包工形式对施工队伍进行组织和管理无法起到良好的效果,具体施工当中,各施工环节所需设备和材料均是建筑团队自备的,无法满足专业水平较高的工程要求。

1.3缺乏质量意识

工程建设管理人员缺乏质量意识是导致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工程项目质量检验包括:施工前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检验;施工过程中对各施工项目的质量检验;竣工之后对整体项目的质量检验。这三个检验环节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检验,因为这是工程建设项目的源头。如果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后续的工作肯定也会存在问题。

1.4缺乏技术管理

在工程项目建设时,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现代化的施工设备是工程项目的质量保障。但从目前大多数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单位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加快项目的施工进度,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时,没有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进而导致一些施工问题遗留下来,既给后期工程项目的维护工作带来麻烦,也给项目增加安全隐患,影响工程质量。

2工程建设管理对策

2.1构建完善化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第一点,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起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的建筑工程管理规章制度,并在管理工作的开展之中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使之成为对每个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约束力。且在相应的制度及规范的制定之中,应对建筑工程开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统筹安排,并对岗位责任制加以落实,以此来将各个环节之中的每一个细节工作落实到个人头上,进而能够实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开展的全面性。第二点,在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完成之后,还应对之进行细化,并结合实际的工程开展情况来对各个重点施工环节制定出规范化的流程,并使相关的管理人员以此为依据,开展自身的监督及管理工作,确保将相关的规章制度及规范良好的落实。此外,还应制定现场巡查及全面管理制度,并将之良好落实。第三点,建立其与管理规章制度相配合的奖惩机制,以此来形成推动力,促使全体人员都能够提升对工程各个环节施工质量的重视,一旦出现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的问题,则可依据相关规定,追究到个人而后实施惩罚。

2.2实施质量目标管控机制

设计行之有效的质量目标以及施工质量保障措施,贯彻质量目标实行的管控机制,把城建工程质量管理目标分解成多个分项,委派给各个分部工程,确定子项目的施工质量和要求,从而确保整个城建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可以共同完成。同时,落实质量目标相关的管理责任制,把质量目标进行深层次解剖,保证每个工作岗位都都可以明确工作内容、工作责任,各部门和分包单位明确施工标准和要求,再有施工单位按照质量标准将工作任务下发给各个班组。构建班组质量管理责任制度,采用挂牌施工、“三检”制度,确保工程项目可以满足设计标准。其中,“三检”制度就是施工人员完工后需要自检,并签字确定;质检人员对项目进行检查,合格后签字确认;最后由监理人员进行检查,质量达标后签字确认,待到三个签字齐全后才可以开展下一道施工工序。

2.3完善建筑监理体系

质量控制工作中,监理人员有着重要作用,这就需要完善建筑监理体系,在开展工作中要以建筑工程建设质量为主要目标,确保监理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不断对监理体系进行优化。监理工作人员要明确工作职责和要求,事先对施工场地进行考察,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工程材料和施工工艺的监管。开展监理工作必须要有法可依,要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施工质量标准制定相应的监理目标,将最终确定的监理目标进行细化,确保监理任务与目标落实到每位监理工作人员身上。

2.4加强对新技术、新材料及新理念的引进及应用

第一点,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应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积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对建筑工程各个方面的良好管理。此时,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相应的软件,来实现现代化的工程造价预算、工程进度控制、工程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管理;可利用BIM技术,通过对施工动态、施工信息共享等方面功能的运用,来促使管理工作开展之中的各项目标能够良好的完成,进而能够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第二点,在当今的发展之中,绿色建筑施工设计及管理方面的理念已经得到了推广,这对于我国整体的建筑绿色化、节能化及环保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推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良好实施。

2.5全面实施安全检查,确保施工安全开展

安全生产责任大于泰山。所以,在建设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任何的安全事故,影响到项目建设的效益、质量和进度,要强化安全职责检查,减少施工中的危险施工行为。同时也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对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善、责任不明确的施工企业要求限期落实整改。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建设管理同样涉及许多内容,管理是否有效,对于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等都有着直观影响。针对当前我国建设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必须重视起来,做好原因分析,采取针对性的处理和应对措施,对问题进行解决,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1]刘剑.建筑工程质量及施工技术管理路径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3):210-211+263.

[2]贾汝著.浅议建筑工程中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23):134-135.

[3]潘君宏.建设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4):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