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7例脐带绕颈的临床分析

/ 1

787例脐带绕颈的临床分析

许萍

我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间分娩4101例,脐带绕颈787例,发生率为19.19%,新生儿窒息率13.85%,围产儿死亡率1.79%,手术产率62.13%。分析认为,脐带绕颈对母儿危害较大,以经产妇多见。因此,产前监护非常重要。B型超声波可协助诊断,分娩过程中发现则及时结束分娩,必要时剖宫产结束分娩。

1临床资料

1.1发病率2008年1月-2008年12月间分娩总数为4101例,其中脐带绕颈787例,发生率为19.19%,脐带绕颈1周的703例,脐带绕颈2周的61例,脐带绕颈3周的21例,脐带绕颈4周以上的2例。787例中初产妇301例,经产妇486例。

1.2脐带绕颈和脐带长度的关系787例脐带绕颈中合并脐带过长的148例(脐带长度>70cm),其中脐带绕颈5周的1例,脐带长度为106cm;平均脐带长度58.5cm。

1.3脐带绕颈对胎儿的影响787例脐带绕颈中发生胎儿窘迫的227例,脐带绕颈的周数与胎儿窘迫的关系见附表。

附表787例脐带绕颈周数与胎儿窘迫的关系

脐带绕颈周数例数宫内窘迫发生例数发生率%

170317725.18

2613150.82

3211780.95

422100.00

787例中,新生儿窒息109例,占13.85%,其中Apgar评分在7—3分者88例,评分<3分者15例,死胎死产14例,病死率1.79%,其中死胎8例,4例绕颈1周合并羊水过少,3例绕颈2周,1例绕颈3周;6例死产中,2例早产合并脐带绕颈1周,4例足月妊娠合并绕颈2周,羊水过少。远期并发症,787例中随访的24例,其中2例经儿科医生证实小儿智力发育迟缓,2例均系足月妊娠,宫内窘迫脐带绕颈2周,行阴道手术助产分娩,Apgar评分<3分者。

1.4脐带绕颈对产程和分娩的影响(1)脐带绕颈对产程的影响:787例中产程延长或停滞的226例,其中第1产程延长的112例,最长达34小时;第2产程延长的114例,最长达2小时25分。226例中,104例脐带绕颈合并胎方位异常,68例合并宫缩乏力,28

例合并头盆不称,其他26例。(2)脐带绕颈对分娩的影响:787例中剖宫产301例,阴道手术产188例,手术产率62.13%。(3)301例剖宫产指征:宫内窘迫168例,头盆不称54例,宫缩乏力、滞产48例,臀位12例,其他39例。阴道手术产:188例中产钳助娩158例,胎头吸引24例,臀牵引6例。

2讨论

本组经产妇胎儿脐带绕颈发生率明显高于初产妇,可解释为与经产妇腹壁松弛、胎头迟迟不衔接、胎儿有较多的活动机会有关。段宗琦曾提出胎儿脐带绕颈一周需要18—20cm,可见脐带长度和脐带绕颈有一定关系。本资料脐带绕颈合并脐带过长者占18.8%。

由于脐带绕颈使脐血管受压,致血循环受阻或胎儿静脉受压,使胎儿脑细胞缺血缺氧,造成宫内窘迫甚至死胎、死产和新生儿窒息。脐带绕颈可致相对性脐带过短。胎头若迟迟不下降(常被疑为头盆不称),胎头旋转受阻,致使继发宫缩乏力,胎方位异常,产程延长。因此787例脐带绕颈中手术产率为62.13%,多数手术产均因产程异常、胎方位异常、宫内窘迫、可疑头盆不称等为指征。

脐带绕颈的产前诊断一般临床检查很难做出诊断,而B超可弥补临床的不足。本文787例中有642例产前B超检查,其中525例诊断为脐带绕颈,其诊断率为81.78%。可见B超为我们提供了较好、较可靠的诊断依据。在产前36孕周内的孕妇均应行B超检查,以发现脐带绕颈。脐带绕颈B超图像可见:自胎儿后颈部纵向扫查可见脐带对颈部压迹,于压迹处可见脐带断面是“U”、“W”或“云抑征”。

脐带绕颈的处理如反复B超证实脐带绕颈应做如下处理:严密做好产前监护,如距预产期较远,应嘱孕妇注意胎动,并坚持做好产前检查;如临近预产期,住院监护。若胎动异常或发现胎心异常,立即吸氧,静滴10%葡萄糖500ml+维生素C2.0,左侧卧位,如上述处理未见好转,即行剖宫产手术。在产时,如出现不明原因的胎儿窘迫,宫缩时胎心率变慢,应想到脐带绕颈的可能,尽快结束分娩。如在短时间内不能阴道分娩的,应立即剖宫产手术。如宫口开全,胎头着冠,为抢救胎儿,可行阴道助产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