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血液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应用分析

戴芬

(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12)

摘要:目的研究总结血液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异常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抽取我院内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患者100例为研究组对象,抽取相同时间段来院体检人员100例为对照组对象,比较两组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结果内科疾病患者治疗前检测C-反应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内科疾病患者治疗后检测C-反应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血液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检测,异常值能够用于初步诊断疾病,且治疗后检测值可用于预测患者治疗效果。

关键词:血液生化;C-反应蛋白;应用

ObjectivetostudythevalueofabnormalbloodbiochemicalparametersandC-reactiveproteintestinclinicaldiagnosis.Methodsatotalof100patientstreated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5toJanuary-2017wereselectedasthestudygroup,and100patientsinthesameperiodwereselectedasthecontrolgroup.TheresultsofC-reactiveproteintestinthe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thelevelofC-reactiveproteininpatientswithmedicaldiseases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ThelevelofC-reactiveproteininpatientswithmedicaldiseases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beforetreatment(P<0.05).ConclusionthebloodbiochemicalparametersandC-reactiveproteintestcanbeusedtodiagnosethediseasepreliminarily,andthevalueofthetreatmentcanbeusedtopredicttheeffectofthetreatment.

Keywordsbloodbiochemistry;C-reactiveprotein;application;

血清C-反应蛋白是由肝细胞合成和释放入学的一种蛋白质,具有机体急性时相蛋白作用[1]。健康人体内的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低于3mg/L。当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炎症反应时,血清C-反应蛋白还可以作为一种抗体。临床中,将血清C-反应蛋白用于疾病预测、确诊以及疗效评价指标[2]。本文研究血液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应用,选取内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患者100例为研究组对象,抽取相同时间段来院体检人员100例为对照组对象,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抽取笔者所在医院内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患者100例为研究组对象,抽取相同时间段来院体检人员100例为对照组对象。研究组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55.3±2.1)岁。对照组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54.9±2.2)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第二天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5mL,高速离心制备血清待测。所有样本均在采集后4h内检测完毕。本研究使用芬兰OrionDiagnostica设计研发的新一代POCT检测系统QuikReadgo检测仪进行检测,使用配套检测试剂QuikReadCRP(Lot:JG36-3)、预加缓冲液检测管QuikReadgoCRP(Lot:JG64),进行免疫速率法测定。

1.3观察指标[3]

血液生化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正常范围低于10mg/L,超出10mg/L为阳性结果。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属于回顾性分析,所哟实验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计算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并采用χ2检验。计算结果,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检测C-反应蛋白含量为1.43±0.42mg/L,将内科疾病患者按照疾病分类统计,内科疾病患者治疗前检测C-反应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内科疾病患者治疗后检测C-反应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统计(±s,mg/L)

3讨论

C-反应蛋白作为急性反应蛋白,是一种反应机体急性时相的蛋白质,在机体发生疾病时大量入血,如果机体是感染性疾病还可以起到抗体的作用。C-反应蛋白在血液中持续的高峰时间与疾病发生、发展时间相对应,在机体恢复健康后,C-反应蛋白含量会立即降低至正常范围内[4]。所以,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机体疾病发生、发展的指示性蛋白指标。

本文研究C-反应蛋白在内科患者体内治疗前后变化,发现,内科疾病患者治疗前C-反应蛋白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均值,患者经临床治疗后C-反应蛋白含量显著性低于治疗前(P<0.05)。可见,患者体内C-反应蛋白含量与机体炎症反应强度有关,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指示机体炎症反应的依据之一。临床中,遇到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病因不明确,无法确诊的患者时,可以选择检测C-反应蛋白对机体是否有炎症反应作出判断,从而使患者得到尽快确诊和治疗。

C-反应蛋白还可以在一下疾病诊断中发挥作用。患者出现大面积组织创伤时,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升高显著,当患者创伤部位未发生感染时,血清C-反应蛋白会降至正常范围内,当创伤部位出现感染后,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会继续升高,所以通过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可以确定大面积组织创伤患者是否继发感染,和并发败血症[5]。患者手术完成后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会高于正常范围,如果手术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生感染,血清C-反应蛋白在72h后会降低至正常范围内,如果C-反应蛋白术后72h检测结果持续升高则表示患者手术切口发生感染,可以通过监测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评价患者手术切口是否发生感染。患者体内存在致病微生物感染后C-反应蛋白显著性升高,临床治疗中采取针对性抗生素疗法,如果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恢复至正常水平,说明临床治疗有效,而且,C-反应蛋白下降快慢与临床治疗效果是正向关系。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测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来判断临床治疗是否有效。

综上所述,血液生化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可以用于临床确诊、治疗效果评价、手术预后评价。

参考文献

[1]马慧芳.血液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测意义[J].青岛医药卫生,2013,45(5):346-347.

[2]马远明,余锦燕,曾康港.超敏C-反应蛋白和乳酸检测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7):3266-3267.

[3]刘玉,韩玮婷,李磊.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2013,1(2):123-123.

[4]李正秋,刘兰香,刘云花,等.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7,16(1):93-94.

[5]杨志明.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测定的临床意义[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9):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