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盆腔包块的CT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2

妇科盆腔包块的CT诊断价值

焦德奎

焦德奎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人民医院161000

【摘要】目的:在对妇科盆腔包块进行诊断时采用CT诊断的方法。并对其临床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自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诊断并治疗的盆腔包块患者共计120例,在征得了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诊断与分析。结果:根据临床以及术后病理结果的对照表明,共110例患者采用CT检查获得了准确的定位,检测的诊断率达到了91.7%,良性包块诊断正确的患者共有76例,诊断的准确率为92.7%,恶性包块诊断准确的患者共有34例,准确率达到了89.5%。结论:在对患者的盆腔包块进行诊断之中应用CT诊断的方法能够十分准确的对包块的位置进行定位,并且,还能够十分清晰地将包块内部的特点及其周围的组织进行显示,这对于临床中对患者的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妇科;盆腔包块;CT诊断;价值

在当前妇科医疗领域之中,盆腔包块是十分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若不对其进行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将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影响,在当前临床之中对这一疾病进行确诊的方法主要有CT诊断以及B超诊断。笔者在本文中通过对120例患者进行CT诊断,并对其诊断的结果进行观察与分析,分析并探究CT在对盆腔包块进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具体的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诊断并治疗的盆腔包块患者共计120例,在征得了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诊断与分析。患者的年龄在20岁至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6±2.4)岁,患者在临床中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便秘,腹部出现包块,阴道出血,白带增多以及月经紊乱等症状,其中26例患者的CA125水平较之于正常值要高,4例患者的CA19-9升高。

1.2方法

患者在进行扫描前的2小时左右服用浓度为1.5%的对比剂并进行保留灌肠,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适当地憋尿以保证膀胱能够保持充盈的状态,对于已婚的妇女则需要将密度较低并含气的纱布卷放置在阴道之中并弯隆,使得受检者的引导能够膨胀并将其宫颈的阴道部突出出来。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并对其进行轴位螺旋的扫描,自耻骨联合的上缘开始直至骼峭的上缘,若有出现腹水或者肿瘤种植的患者,则应将扫描的上限范围延伸到隔顶的部位。

2.结果

2.1CT的临床诊断结果

根据临床以及术后病理结果的对照表明,共110例患者采用CT检查获得了准确的定位,检测的诊断率达到了91.7%,良性包块诊断正确的患者共有76例,诊断的准确率为92.7%,恶性包块诊断准确的患者共有34例,准确率达到了89.5%。

2.2病理的诊断结果

120例患者经过病理检查,其结果表明,82例患者为良性包块,其中有4例患者为附件炎性肿块,12例患者为子宫肌瘤,42例患者为卵巢囊腺瘤,8例患者为卵巢巧克力囊肿,16例患者为卵巢良性畸胎瘤;另38例患者为恶性包块,其中有22例患者为卵巢囊腺癌,2例患者为卵巢的恶性畸胎瘤,4例患者为卵巢转移癌,4例患者为宫颈癌,6例患者为子宫体癌。

3.讨论

CT检查能够使得解剖面以及组织之间的对比更加清晰,临床表现也更为明显,其不仅能够将患者盆腔内部解剖的结构充分地暴漏出来,还能够对出现了病理变化的组织的密度与形态进行充分地展现。病变相对于表现较为典型的肿块来说,对其进行准确的诊断比较容易,例如卵巢畸胎瘤,子宫肌瘤以囊腺瘤等,而对于病变范围较大的,表现较为特殊的肿块来说,对其进行定位与定性则有着较大的难度。相关研究认为,在诊断时若是肿瘤呈现为完全的囊性,则可将其判断为良性的肿块,与此同时,其认为CT诊断应无囊壁,无实质性的成分,无间隔增厚以及无乳头状的突起等,而恶性肿瘤只要满足以上临床状况的1个或者2个便可将其定位恶性的肿瘤。

腹腔内的恶性肿瘤病变经过CT的检查大多表现为外形的不规则,密度的不均匀以及周围边界的模糊,并且还可能会伴有腹水或者盆腔淋巴结肿大的情况。

通过CT检查能够对患者盆腔内部实性包块的异常情况进行检测,这在临床病理之中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改变,是由种类较多的疾病所共同表现出来的。采用CT成像的检查方法能够对患者盆腔内部的病变部位及其周围的情况进行完整并清洗的表现,因此可以认为,CT检查的方法对于盆腔包块的临床诊断与鉴别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恶性肿瘤的分期也能够提供出较为理想的诊断依据。

CT检查在临床之中还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其在对子宫颈癌进行检测时,极易将受检者子宫附近并无异常的组织误认为其实受到了浸润而导致出现改变的临床分期现象;对于卵巢癌患者癌细胞扩散范围的确定也很难发现直径在1cm以下的病灶以及淋巴转移,尤其是在患者不具有腹水的情况下,增生的淋巴结,癌性以及岩性更难以被成功的检测出来,并且,由于人体盆腔内有着较多种类的包块,并且包块的组织来源较为复杂,极易出现误诊的情况,因此,在对患者进行CT检查时,应将检查的结果同患者在临床中的具体表现,病史等情况进行综合性的分析,避免在诊断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大力地提高患者盆腔包块疾病诊断的精准率。综上笔者认为,在对患者的盆腔包块进行诊断之中应用CT诊断的方法对于临床中对患者的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萍,唐怀明.妇科盆腔包块的CT诊断价值[A].蚌埠医学院学报,1000-2200(2001)06-0541-02.

[2]文建荣,王敏,唐艳芬,蒋小龙,吴鹏,熊永胜,刘培俊,周等华,刘胜,黄康.女性盆腔包块的CT诊断[A].中国当代医药,1674-4721(2014)07(a)0076-03.

[3]万权,王兵,方金阳,等.关于输卵管卵巢脓肿CT诊断特点的探讨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10(4):330-332.

[4]侯兴华,李春杨,金素芬,等.子宫内膜浆液性癌腋下淋巴结转移1例[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29(3):348-349.

[5]葛冉,吴小艾,李林,等.PET/CT显像诊断妇科肿瘤复发及转移的临床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2):2497-2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