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探析

李富芹

李富芹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妇幼保健院儿科6758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采用匹多莫德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72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和对照组(仅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将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以及治愈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无效2例,对照组患儿治疗无效13例,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63.9%),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时间(7.6±3.1)d明显短于对照组(11.1±5.8)d,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采用匹多莫德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治疗疗程,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匹多莫德颗粒;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6-0127-01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儿童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感染所致,在一定程度上也和患儿的免疫功能紊乱有关[1]。0-3岁小儿是该病的多发群体,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呼吸困难、喘息、胸闷、咳痰等临床症状,严重者可能会有紫绀症状,在清晨或者夜间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匹多莫德属于一种新型的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具有很好的抗感染、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用于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的临床疗效良好[2]。为进一步探讨分析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采用匹多莫德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文对我院72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分别采用常规治疗以及在此基础上配合匹多莫德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具体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72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同时排除了支气管异物、肺结核、先天性心脏病、支原体感染等疾病患儿。现将72例患儿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治疗组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患儿年龄最大8岁,最小4岁,平均(4.1±3.0)岁。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患儿年龄最大9岁,最小3岁,平均(3.7±3.1)岁。两组患儿的性别以及年龄等基本情况经过统计学处理后并没有很大差异(P>0.05),可比性较高。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吸氧、止咳、抗炎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匹多莫德颗粒(生产厂家:天津金世制药有限公司产品,国药准字H20030225)口服,2次/d,0.4g/次。两组患儿都是连续治疗7d为一个疗程。

1.3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儿治疗一周后气喘、咳嗽等主要症状基本完全消失,肺部湿罗音、哮鸣音也基本上消失。好转:患儿治疗1周后,气喘、咳嗽等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肺部湿罗音、哮鸣音也有所减少。无效:患儿治疗1周后,气喘、咳嗽、肺部湿罗音以及哮鸣音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并没有明显改善,甚至继续恶化。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相关数据,以%代表计数资料,以(X±S)代表计量资料,分别采用卡方X2检验、t检验,P<0.05表示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疗效比较分析

治疗组患儿治疗无效2例,对照组患儿治疗无效13例,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63.9%),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下表1。

2.2两组患儿治愈时间对比治疗组治愈时间(7.6±3.1)d明显短于对照组(11.1±5.8)d,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喘息、咳嗽等,进行双肺听诊可闻及哮鸣音、痰鸣音。该种疾病可以反复发作,有的患儿可能会演变成支气管哮喘,对于儿童的生活、学习以及日后的生长发育都会造成严重影响。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虽然主要由微生物(细菌、病毒等)感染所致,然而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主要和机体免疫机制相关。根据相关的研究报道表明[3],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体液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显著下降,而且机体免疫比较紊乱,这是诱发该病,导致患儿病情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匹多莫德属于一种合成的二肽类分子,主要具有免疫活性、生物活性,不仅有利于特异性免疫反应,也有利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匹多莫德可有效增强中性粒细胞以及巨噬细胞活性,提高其趋化性。同时该种药物有利于刺激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恢复CD4+/CD8+比值。而且,匹多莫德可有效刺激γ-INF(γ-干扰素)、IL-2(白介素-2),增强细胞免疫,并且可以持续较长的时间。本次研究表明,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患儿提高了30.5%,且实验组患儿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这与李源渊等[4]研究报道基本相符。由此可见,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采用匹多莫德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匹多莫德虽然无法实现抗病毒、抗菌作用,但是联合采用抗病毒药物、抗生素,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病程。综上所述,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采用匹多莫德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治疗疗程,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姚海棠.喘息型支气管炎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3-55.

[2]张文鸾,李西平,尹雷明,等.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1(2):124-125.

[3]高燕枫.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5):24-26.

[4]李源渊,张会芬.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3,19(12):187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