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治疗落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推拿手法治疗落枕

倪敏方兴勇

倪敏方兴勇(上海市浦东新区曹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09)

【摘要】目的推拿手法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例患者按照中医分型,辩证取穴,用手法的虚实补泻,作用在不同的经穴上从而启动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产生不同作用。结果总有效率为96%。结论推拿手法治疗落枕有较好疗效,要不断提高手法技巧及临床经验。

【关键词】推拿中医落枕

【中图分类号】R2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347-02

落枕,或称“失枕”、“失颈”,也称颈部伤筋,临床上是以急性、单纯性颈部肌肉痉挛、强直、酸胀、疼痛,以致转动失灵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本病好发于青壮年,以冬春季节较为多见。小儿落枕罹患极少,在老年则往往是颈椎病变的反映。落枕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伤痛之一,轻者4至5天可自愈,但是复发的机会较多,故应及时治疗;重者疼痛严重,并可向头部及上肢放射,延至数周不愈。推拿疗法对于本病疗效甚佳。

1、临床资料

本组25例,均系门诊病人,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54岁;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7天。

2、治疗方法

2.1辩证施治

落枕多因风寒所袭,可由颈部传至肩、背处,其部位是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脉的循行范围。所以,病在足太阳膀胱经者,头不得附后转仰;病在手太阳小肠经者,头不得左顾右盼。因手足太阳经都与督脉交会,故而,取督脉穴很重要,但必须区别病情,侧重所属的经脉,循经酌情配穴。

2.2操作方法

患者端坐凳上,术者立于患者身后,用轻柔的滾法、一指禅推法在患侧颈椎旁的颈棘肌、胸锁乳突肌及其肩部治疗,并配合头部的前屈、后伸、左右旋转活动,缓解其紧张的颈肌;术者在痛点及邻近穴位如肩中俞、肩井、风池、风府、天柱、天宗等穴位处进行点压、按揉,手法由轻到重;接着在主要肌腱痉挛处及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肩胛提肌处做拿捏法,使之逐渐放松;施行上述手法后,术者立于患者的侧方,叫患者主动放松颈部肌肉,一手扶着下颌,另一手托住枕部,同时用力向上提,两手做相反方向的左右旋转头部活动,可重复做三到五次,此种牵引拔伸手法具有理顺经络,活动关节的作用;最后术者一手托枕部,一手扶其下颌,使头略呈仰位,前倾5度,两手协调动作,使头向一侧慢慢旋转,当旋转到有明显阻力时,停顿一下,随后做有控制的、较大幅度的快速扳动,用力要适中,不可过猛,以指前棘突错动为度,不以关节响声为标准,如患者无明显不适,可再做一次向另一侧的旋转,末了在颈部和肩部用理顺的手法,按摩三至五分钟。还可用拇指点按患侧的“落枕穴”,嘱患者低头,颈部肌肉保持松弛,然后将头轻缓慢慢地左右转动,幅度由小逐渐加大,并将颈部逐渐伸直到正常位置,转动时以基本不出现疼痛的最大幅度为限。术后可做热敷,以活血止痛,每日治疗一次。

3、治疗效果

3.1疗效标准

疗效评定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痊愈颈项部疼痛、酸胀消失,压痛点消失,颈部功能活动恢复正常。

好转颈项部疼痛减轻,颈部活动改善。

未愈症状无改善。

3.2治疗结果

本25例中,痊愈2例,占8%;好转22例,占88%,未愈1例,占4%,总有效率96%

4、病例介绍

患者王某,男,27岁,公司职员,2011年6月初诊。主诉:晨起后即觉颈后强直疼痛、酸胀不适,不得俯仰转侧,并向右肩部放射,头颈向右侧倾斜。查:颈后右侧肌肉痉挛强直,压痛明显,诊断为落枕。治疗开始点按落枕穴、手三里,拿风池、肩井,滚颈项,同时让患者活动颈部,以扳法调整颈部小关节,以拍法放松颈部肌肉,推拿手法治疗30分钟,一次而愈。

5、讨论

《伤科补要》“感冒风寒,以患头颈。头不能转”即指落枕,它是指急性、单纯性颈项强痛、活动受限的一种病症,是常见的颈部软组织损伤。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肌痹范畴,多由睡眠姿势不良或因枕头不合适,过高、过低、过硬、经久不动,以致头颈部的肌肉长时间过度牵拉而发生痉挛,出现疼痛,活动受限。亦有因睡卧时肩部暴露,颈肩部当风、受凉,感受风寒湿之邪,致局部气血凝滞、筋络痹阻,不通则痛,故活动不能自如,故《巢氏病源•失枕候》“头项有风,在于筋脉间,因卧而气血虚,值风发动,固失枕”。还有少数患者因颈部突然扭伤或肩扛重物,致气机阻滞,气机不畅不得疏通,则气血难以达布,阻于颈部,故痛而活动不能自如。临床上落枕的诊断标准多为醒后发病,呈急性病程,询问病史可以了解发病的原因。头颈部向一侧倾斜,如斜视外观;颈项部各方面活动均不同程度的受限;斜方肌、胸锁乳突肌、颈椎棘突等部位压痛,肌肉痉挛,甚至拒按;此外,落枕也可能伴有头痛、头昏、头胀、失眠、睡卧不安等心神不宁及胃纳不佳的消化系统症状。如果有明显外伤史,应该拍摄X线片以排除脱位、半脱位、骨折;若病程延续不缓解,达一周治疗效果仍不明显者需拍X线片、CT等排除颈椎间盘突出症及其他病变。

临床上对于治疗本病的方法很多,如理筋手法、针灸治疗、药物治疗等均对落枕有良好的效果,尤以理筋手法疗效最佳,其中以点、揉、拿、牵、搬法为主。通过推拿手法的治疗,可以起活血舒筋、温筋通络的作用,从而使颈项部的气血通畅、肌肉放松,则病症亦随之而解除。现代医学证明,推拿手法治疗可引起一部分细胞蛋白分解,产生组织胺和类组织胺物质,使毛细血管扩张,局部血液循环加快,静脉血液及淋巴液回流增速,从而解除肌肉痉挛,减缓因痉挛引起的组织缺血性疼痛而达到镇痛、止痛作用。但在行手法的过程中,应首先建立起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对症立法。还要注意头颈部的扳法不要刻意的追求弹响声;疼痛剧烈者,可先按揉天宗穴2到3分钟,并嘱患者轻缓地转动颈项,当痛稍减后,再以上法治疗,并注意颈项部的保暖,不宜睡高枕。本法对于颈肌劳损,颈椎骨质增生等引起的颈部疼痛亦有良效。

参考文献

[1]国家中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5

[2]推拿治疗落枕45例[J].按摩与导引,作者;郭绍洪.2007,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