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与廉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1

医道与廉洁

李进军

李进军(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山东青岛266012)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6-096-02

在医生这个行当里干了将近二十年了,经常与疾病和患者打交道,见证新生与死亡,不免对健康、对生命多了几分思考和认识。随着认识的深入,我意识到,医学绝不能仅仅被认为是一些人体和疾病的知识和技术,绝不能仅仅被理解为自然科学和技术本身,医学应当蕴涵更丰富的人性内涵和文化内涵。医学更应当是人学,是艺术,是生存和生活的艺术,是修身养性、怡情养生的艺术,是呵护生命的艺术。

纵观中华历史,在数千年浩瀚的文化经典中,“医道”始终独立而鲜活地存在和发展着。我国传统医学深受儒家仁学和道学的影响,一直在内涵的构成上熔融了丰富的仁学精神和道家精髓:一方面,医道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医学被赋予仁慈至善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由医入道又是掌握传统文化精髓的捷径。大到天地宇宙,小到个体生命,天地人神尽在此中消长融合,五行阴阳尽在此中和合生克,宇宙象数似乎不再虚无缥缈,按照先贤的指点探寻挖掘我们身体及灵魂的奥秘,人生天道竟可以如我们的每一次呼吸那样真实而令人感动……学习它,体味它,传统医学以仁医仁术、人道相生而浸润于人们的心灵,扶熨着生命之根,体现着人间大爱、天道真情。

可惜的是,现代社会对物质利益的执著追求难免会产生副作用,我们有些人已经把对于生命和生活的热爱由对地位财富和物欲享受等世俗的狂热追逐所取代。我们的生命和真实存在价值已经被“去神圣化”了。在所谓的医学科学,尤其是西医里,“人”可能只被单纯看成了能工作行走的动物,身体可能只被看成了可以“巧妙”拆装缝合的血肉机器。人的情感诉求、智慧能量和意志动力等精神层面被轻易忽视,乃至抛弃。这样的医生和他们的治疗处于没有精神和灵魂的状态。于是在医疗这个施仁布善的领域也出现了如医患关系严重对立、医学公正与公平深受质疑、看病难看病贵、医托医闹;病人卑膝送礼、医院宰割病人、医务人员索拿红包、回扣等等一系列“医患失和”的现实问题。

正如我国中医传统所言,“仁”与“善”是医道的行业本质。医学必须既具有求“真”的事实判断,又具有求“善”的价值判断,才能避免医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断裂,才能避免片面的、粗暴的、唯物的、见物不见人的医学合法性危机。医学技术,尤其是医学中的高新技术,如器官移植、生殖技术、基因技术等等,如果背离了医学的文化本质,脱离了人文精神,割裂了医学的人学特征,就必然要异化为非人性的、功利的工具系统。

由此看来,廉,是医学“维护生命”的内在目的的必然要求,也是医学人文化、艺术化的客观需要。数千年的人类医学史和文明史也证明,一个负有“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责任的医生,在行医中必须具有清廉的情操、诚实的本性、仁爱的品格。清廉、诚信与仁爱是互相关联的。任何医学知识、医学技术、医疗设备都只是医学行善得以实现的工具和手段。如果医院和医生超出职业规范利用自己的知识技术、仪器设备挟持病患、满足私欲、甚至索取额外回报,那它就失去了内在目的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就会成为被社会遗弃、鄙视的恶行。因此,医生们应当铭记:一切知识、技术、设备都只为“行善”服务,我们应该善待病人、善待生命、善待医理。那么,“廉”的问题呢?可能也就不足为道,自然是可以不攻自破,不药而解了。

在此,我们除了强调医学的人文性、艺术性以外,我们还应该重新强调人之为人的神圣性,重新强调生命的神圣性和医道的神圣性。这是我们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基础,是医学回归人性、回归自然、回归“心身合一”和“天人合一”之整体健康理念的基础,也是我们践行“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和“预防为主”的医学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所幸,当今我们在对中医传统养生医学的研究和实践以及临床心理治疗研究实践中也认识到了这一点,现在网络和媒体中广泛传播的中医养生科普类和心理访谈类节目就是一个证明。也许我们人类所有的疾病和苦痛都只是为了彰显生命本身的神圣和神奇,启迪我们更加深邃的生命智慧。随着我们对自身生命本质和身心健康认识的深入,也许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就能够超越我们既往生活中的病患和“疾苦”,为我们能成为宇宙智慧生命的一员而感动;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就能够更加深入天道、医道和人道,而感激生命之流已经和即将带给我们的由内在心灵到外在身体的健康、和谐与幸福,感受医道的尊严和生命的高贵圣洁!

如此,我们也才能不负“上天”,不枉此生为人、此世为医之此番“地球人生之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