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6-16
/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

吕伟忠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质疑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学习就要学会问问题,这样才能学好知识。学生有时候提出的问题是不恰当的,有时甚至是荒唐错误的,但只要提出问题,就说明他进行了思考。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说明他的思维越活跃,学习积极性越高。据有关资料报道,在发达国家,学生家长关心的不是孩子考试的分数,而首先问孩子又向教师提出了几个问题。他们的老师也很注重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甚至欢迎学生怀疑和否定前人的理论,向老师提出挑战。这样培养的学生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很大的空间。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教师忽略了对问题意识的培养,有的提出问题质量也不高,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了等着老师提出问题,从不向老师提出问题,并根据教师的意图回答问题的僵化思维,真正敢于向教师提出问题的人不多,但这并不等于学生就没有问题。我们现在的学生,大多数只会随波逐流,不敢独立思考,在数学学习中只会模仿,不会想象,最好的学生也只会死读书,这不能怪学生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早就被我们的教育方式剥夺了,我们的教学内容到哪里都一样,答案务求标准化,与标准答案不同的就是错的,因而学生整天忙于背固定模式与标准答案,不敢越雷池半步,又哪里有问题产生?创新教育是当前的热点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在信息社会的今天,教会学生学习是一个重要内容,而教会学生提出问题正是激励他们创造性学习的一个关键。

一、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质疑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活动的过程。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要将"质疑"引入课堂,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有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前提。因此,首先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打消那种担心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了,有失威信、打乱教学教学计划的顾虑。尽力给学生创设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教师还要努力提高自身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用自身的学习热情和行为感染和引导学生质疑。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行为。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应给予学生信任的目光,肯定、赞扬提问的勇气,积极评价提问的行为,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起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还可用名人成才的故事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从多角度、多方面来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二、加倍关爱,唤起质疑动机

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质疑问难时,往往不能提在点子上、关键处。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敢于提问,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如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自卑、胆怯的学生在小组内提问,锻炼他们的胆量,树立其自信心;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先让他把问题写在纸上,再照着念,循序渐进,不能要求过高,急于求成,使其失去信心;对于课堂上来不及提问或言犹未尽的学生,可在课下让他把要提的问题,要讲的话说给老师。这样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就能得以保护,提问题的胆量也就越来越大,逐步养成敢想、敢问、敢说的习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

三、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有“疑”可质

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这份天性,教给正确的质疑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首先教师要做好示范,注意“言传身教”。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质疑也是如此。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例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等,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视角,既可以在正面问,也可以从反面或侧面问。即无处不可生疑,无时不可生疑。例如:在出示了“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课题后,学生会提出“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它有何作用?”“它与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区别与联系?”等。学习了比的知识后,“比的后项不能为0”就与学生在观看各种球类比赛中,比分的后项可以是0(如3∶0,15∶0等)的认知产生了冲突。于是问题由此产生“在什么情况下,比的后项可以是0?”、“我们所学的比与球赛中的比是一回事吗?”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去探索,或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甚至提出其他学生或老师一时也想不到的问题,这是学会质疑的关键。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质疑。

四、发挥主导作用,做好质疑

第一,在新课教学前,先布置学生预习,告诉学生,预习内容中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计算方法、发现的计算规律和有趣现象、窍门等都可以用来质疑。新课结束后,安排时间让学生说一说、议一议,哪些问题是围绕着学习的内容提的?你从哪些问题中得到的收获较大?引导学生围绕着学习内容和目标提问,使问题针对性更强,表达更准确。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根据教学内容激励学生踊跃发问。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是在人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创设一些情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被情境中的现象或问题所吸引,造成一种氛围,诱发他们产生疑问和揭开奥秘的心理,形成质疑的意向,并为解疑而积极动脑。有一次,我在教“年、月、日”一课时,为避免知识的枯燥乏味,我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一位胡子花白的老爷爷,他出生到2004年底正好过完第20个生日。这是为什么?这时老爷爷究竟是多少岁?”学生们感到奇怪,刚讲完,学生就在下面轻轻地议论开了。这时我允许学生之间提问,并讨论设法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仅对平年和闰年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了,而且提高了质疑和解疑的能力。

五、提供时间和空间,广泛质疑

1、提供时间,让学生自由质疑。除了在预习和课堂上培养学生质疑外,在新课结束后和数学练习课上,我尽可能地留下时间,让学生自由地提问。一方面是用来交流预习和新课学习的收获、体会,养成质疑的意识和习惯;另一方面,也给学生的交流学习增添一个平台,让学生能够学得更深、更细,在交流、讨论的合作学习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兴趣,广泛质疑。有了良好的质疑能力和基础,我要求学生课外多看相关书籍,对感兴趣的知识质疑探究,并设法找到答案,解决疑问。

当然,学生从敢问,善问,到养成提问的习惯(乐问),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应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让学生形成“不从众,不唯书,不唯师”的心理,改变以往“要我问”为“我要问”。当学生养成了质疑问难的习惯后,自主探究学习就成了学生真正的心理需要,他会随时留心周围的一切,自觉去做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重庆市忠县马灌镇倒灌小学吕伟忠404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