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中医护理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的效果

李艳华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中医医院063300

摘要:目的:研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进行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间,72例在我院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程序将他们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体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前,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进行中医护理,有积极的作用和应用价值,可推广并扩大适用范围。

关键词:中医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

人体髓核变性后在外力的作用下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椎管压迫神经根,即为腰间盘突出症。腰间盘突出症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临床治疗中主要有两种方式,分别是常规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常规治疗主要包含:牵引治疗,按摩推拿治疗以及注射药物治疗等方式,由于手术治疗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所以大多数患者通常选择常规保守治疗。随着中医护理在各类疾病治疗中的不断推广,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研究了中医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间,72例在我院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程序将他们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中,22例为男性,14例为女性,年龄在30~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89±3.27)岁;观察组,20例为男性,16例为女性,年龄在31~39岁之间,平均年龄(35.01±2.8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基线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满足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2)患者无意识障碍,可接受护理;(3)患者知情,并自愿签订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遵循医嘱,统一用药并进行病情宣教。

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具体内容有:(1)心理护理:在疾病治疗期间,疼痛和疲劳会对患者情绪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烦躁,易怒等。这时需要情志护理,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通过听音乐和看电视等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少患者负面情绪。(2)针灸疗法:针灸点主要挑选阳陵泉、秩边、环跳,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对其进行针灸治疗,一天一次,每次30分钟,对于寒湿严重的患者,需要点燃艾灸条,针灸在腰骶部,一天一次,共计4个星期。(3)推拿按摩:以胆经和膀胱经为基础,采用一指禅法,对患者的腰部下端至下肢进行5分钟的按摩,以局部肿胀为最佳。推拿按摩时患者应侧卧,四肢伸展,患肢屈曲,护理人员支撑病人的肩膀,抵住患者侧臀后方,做反方向腰部扭转。(4)辨证施膳:饮食计划根据患者的实际病理情况进行调整。动物肝脏、大枣、羊肉等食物可用于治疗肝肾虚亏,羊肉、狗甘草、葛根等食物可用于治疗寒湿浸渍,红酒、桃仁、黑豆等主要用来活血化瘀。

1.3观察指标

护理人员详细记录每位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和临床护理有效率。

疗效标准:治愈:疼痛消失,体征完全恢复;改善:疼痛减轻,体征部分恢复;无效:疼痛未消失,体征无改善。

根据vas疼痛模拟量表,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10分满分,疼痛水平越高,分数就越高。

总有效率=(治愈+改善)/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0.0软件用于统计分析。用均值偏差()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比值以(%)表示,使用卡方(2)检测,并在各组之间进行对比。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的总体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前,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主要由人体髓核退行性病变,外力因素和生活习惯不良导致,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腰部疼痛或者下肢麻木疼痛,其发病率较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尤其是疼痛感和疲劳感对患者的情绪影响最大。

中医理论中,痹证和腰腿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良好解释,在这种情况下,中医通常以保守治疗为主。中医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针灸护理、按摩推拿和辩证施膳。通过这些护理方式,可以改善患者脊柱的位移状况,改善腰腿部的肌力和痉挛,促进肌力的恢复,缓解疼痛程度,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等。与常规护理相比,中医护理更有可能通过有效的方式从内部到外部改善患者的病情。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体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前,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中,中医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其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扩大临床治疗的适用范围。

参考文献:

[1]张平.中医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的运用[J].光明中医,2014(8):1750-1751.

[2]段婧.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的中医护理[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3).

[3]刘瑞霞.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中医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v.34(14):148-149.

[4]李永艳.中医护理技术在单纯膨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J].当代护士:学术版(中旬刊),2017(9):85-87.

[5]熊青媛,黄婧宇.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的中医护理干预[J].医学信息,2015(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