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室置管治疗腭裂患者听力障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鼓室置管治疗腭裂患者听力障碍

付新国

付新国(河南驻马店市159医院口腔科河南驻马店463008)

【中图分类号】R76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9-0025-02

【摘要】目的探讨伴分泌性中耳炎腭裂患者。采用鼓室置管术对中耳功能及听力损失的影响。方法对120例(219耳)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腭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腭裂修复+鼓室置管术组;对照组:单纯腭裂修复组,术后6个月进行鼓室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对鼓室置管术适应证,操作要点,注意事项,并发症防治进行讨论。结果中耳置管组术前术后V波反应阈平均值及轻中度听力损失有显著差异。对照组术前术后V波反应阈平均值及轻中度听力损失差异无显著性。术前两组波阈平均值及轻中度听力损失均无显著差异,术后两组V波反映阈平均值及轻中度差异有显著性。结果经x2检验可见中耳置管组术前术后鼓室图有显著差异;对照组术前术后鼓室图差异无显著性。术前两组鼓室图差异无显著性,术后两组鼓室图有显著差异。结论腭裂修复同时行鼓室置管有利于伴有分泌性中耳炎腭裂患者中耳功能改善,提高患者听力。

【关键词】腭裂修复术鼓室置管术听力损失

文献报告腭裂患者大约80.4%有中耳功能障碍[1],27-50%有听力障碍[2],作者曾报告腭裂患者听力损失占53.08%[3]。在早期直接影响患儿语言功能发育,甚至影响智力发展和社交能力。我们采用鼓室置管术治疗腭裂患者听力障碍,取得了满意效果,并对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及并发症防治进行了探讨。

1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来源于2000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腭裂患者。选择在腭裂修复前,患儿家长同意合作并能按时复诊,作阻抗检查鼓室图为B型,镫骨反阴性,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V波反应阈≥30dB的患儿120例,其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2—16岁,227耳患分泌性中耳炎。随机分为治疗组,为腭裂修复加鼓室置管组,共71例。对照组为纯腭裂修复组,共49例。两组均无先天性、系统性疾病,腭裂裂型及年龄基本相同,近半月内无上呼吸道感染情况下接受检查和治疗。治疗由技术水平相近4名医师组成手术小组,采用相术式;评价采用双盲法。

1.2手术方法腭裂修复术均在插管全麻下进行,根据裂隙部位、宽窄等不同分别选用不同手术方法,鼓室置管采用无锡产中耳置管专用器械及中号哑钤型硅胶中耳通气管,选用鼓膜前下象限切开安置通气管,术前先行鼓膜穿刺,将鼓室分泌物吸出,再鼓膜切开并置气压平衡管与鼓室。

1.3检查方法(1)阻抗检查。(2)听力测定。

2结果

两组病例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均得到复诊,中耳置管术后复诊时间为3—26个月,平均12.4个月,复诊时均未发现中耳积液,中耳置管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V波反应阈平均值、听力损失及鼓室图比较作统计学处理见表1、2、3。

表1中耳置管组与对照组V波反应阈平均值(dB)

t=11.32,P<0.01t=1.24,P>0.05。

表2中耳置管组和对照组听力损失检查

x2=38.28,P<0.001x2=2.46,P>0.05。

表3中耳置管组与照组鼓室图比较

x2=40.75,P<0.001x2=1.45P>0.05。

3讨论

3.1腭裂中耳功能障碍听力下降原因及危害腭裂患者中耳功能障碍及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咽鼓管功能异常,致咽鼓管通气功能下降,鼓管不能通过咽鼓管与外界相通,鼓室内气体逐渐扩散入粘膜下血管内而呈负压,负压造成鼓室粘膜下组织液渗出,渗出液不能经咽鼓管引流而积聚,呈外化脓性中耳炎。目前对粘连性中耳炎均无有效疗法但更严重的是对语言功能发育影响,严重影响腭裂患儿心理发育,学习能力及以后的工作学习。

3.2本研究结果说明中耳置管能治疗渗出性中耳炎并改善听力,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腭裂手术。从临床角度肯定了在腭裂修复同时鼓膜切开鼓室置管,可有效消除中耳积液,恢复听力,可作为腭裂患者渗出性中耳炎及听力下降治疗有效手段,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效果好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3.3鼓室置管术适应征及术后注意事项适应征:(1)选择先天性完全或不完全性腭裂,综合征性腭裂不纳入。(2)年龄在2岁以上,术前声阻抗检查鼓室图为B型,置管前作鼓膜穿刺有中耳积液。(3)术前患儿家属同意合作,并能按时复诊者。(4)两月内无上呼吸道感染者。注意事项:(1)置管术前用新洁而灭消毒外耳道及鼓膜:(2)看清鼓膜的解剖标志,鼓膜切开位置在位置底前下象限,不可在后上象限。(3)鼓膜切开前应先停鼓膜穿刺,术日吸,证实有积液后,再作鼓膜切开,切开鼓膜应整齐,不能撕裂。(4)鼓膜切开后吸尽中耳积液。(5)选择直径大小合适的通气管(PE)保持足够通气。(6)置管术后一周内耳镜检查2次,术后2周内2-4次/日应用抗生素液和糜蛋白酶稀释液交替滴耳。(7)在定期复查时,如发现置管阻塞,应及时处理并恢复通畅,发现置管脱落时,鼓室内置入孔愈合可停鼓室图检查,鼓室图仍为B型可行2次置管通畅鼓室管可留置1年,鼓室管如脱落或取出时仍应按期复查。复查时评价中耳障碍及听力情况,与术前对照组比较。

参考文献

[1]徐慧芳,徐丽蓉,王凯,等.腭裂患者中耳功能及障碍.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8,33:167-168.

[2]MillardDRJr.Cleft.3rdth.Boston:littleBrowan,1980,121.

[3]付新国,邹伟云等.108例腭裂患者中耳功能及听力临床观察.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0,14(3):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