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城市环境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探究

孙飞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速,城市环境对生存与城市中的园林植物的影响越发明显,而另一方面城市环境的复杂性、严重性、变化性业已成为影响园林植物生长的主要影响因子。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应对脆弱多变的城市环境以及使园林植物得以在脆弱的环境中健康生存,最大限度的让园林植物发挥环境生态效益,维护城市园林景观的美好形象与存在,最大限度的达到城市、环境、人、生态的和谐共处,俨然成为广大从事园林工作的研究人员的一个意义非常的课题。

1城市环境对园林植物的主要影响因子探究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是通过人工栽培实现的一种特有的资源,园林植物在城市中发挥着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同时园林绿化植物的存在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方法。但另一方面,园林植物的环境承载能力极其有限,许多影响因素诸如人类活动等的干扰对城市园林植物具有重要影响,一旦园林植物的的承载能力被突破,城市环境将变得岌岌可危,到时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将因此大大下降,以至于出现一系列影响城市健康发展的环境问题。

1.1空气污染影响因子

现阶段,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绝大部分中东部分城市出现了雾霾污染,有的重工业发达城市的相关企业向大气中私自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染物,目前已引起注意排放污染物约有多种,相关专家将通常将危害较大的污染物归为以下几种:粉尘、氟、氯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汞、铅、砷等。尤其是重金属污染物有的吸附在植物,有些则直接通过水溶液、植物气体交换等方式进入植物体内,严重影响园林植物健康的生长发育,有些则直接导致植物的死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植物本身能抵御并降解吸纳污染物,并净化空气,提供负氧离子,但这一切都有阈值。一旦超过植物的能力限度,相关园林植物就会被污染转化为污染源。如果常年处在污染环境,有些植物也会最终由于贮藏的营养物质减少而衰败。

1.2光照条件影响因子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进行,城市居民的不断增长,有些城市区域的园林植物的光照条件会由于城市建筑物外墙表面玻璃装修,建筑密度大以及夜间的亮化工程而受到严重干扰。树木生长不对称、单个树木的偏冠现象等主要由于在城市高楼林立的条件下光照度分布不均匀。另一方面,由于过多的玻璃幕墙等人工设施,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光照强度,园林树木因此受到高温危害。在长日照的城市,日灼病经常出现在夏季园林植物中,主要表现为树木叶片的新梢枯死、全树死亡。还有在城市照明亮化工程方面,城市的过度亮化的行为,树木的正常代谢被过度干扰,常常表现在由于城市的夜间照明的影响,园林植物代谢在夜间异常增加,园林植物的营养积累减少导致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1.3土壤条件影响因子

由于人类活动而产生的废弃物诸如白色污染以及大量的渣砾、地下建筑物等,常常侵入土体,严重破坏了园林植物赖以生存的土壤表层、腐殖层,而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土壤密实度高、通透性差、有机物含量几乎为零。而另一方面,被清理而走的落叶等本可以转化为腐殖质的物质被清理统一集中处理,也导致城市土壤越发贫瘠。此外,融雪剂等的使用造成的土壤污染,也严重影响了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

1.3.1土壤密实度的影响

受到人为践踏等压实作用后,城市内土壤的密实度显著高于郊区土壤,土壤的透气性、排水能力也随着密实度的提高而受到极大的影响。

极高的土壤密实度会导致土壤含氧量减少,土壤的透气性降低,树木根组织由于得不到氧气而进行呼吸作用直接窒息死亡。另一方面,土壤极高的密实度也使菌根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与限制,而这些菌根与树木根系共生共存,有较高的价值。土壤的密实度的提高也直接影响到植物的根系分布,有些植物根系会由于土壤密实度的变化,直接趋向于生长在土壤密实度较小的土壤浅层,而这直接影响树木的稳定性与抗风灾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1.3.2土壤养分、水分的重要作用

植物生长营养元素基本由土壤供给,土壤中存在的无机盐类是光合作用的催化剂,同样也是是形成叶绿素的基本物质。如上文所述,枯叶等被集中处理,无法落叶归根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另一方面,水是植物体的组成部分之一,植物生长的水分由土壤供给。土壤含水量受诸多因素诸如土壤密实度、地面铺装等的因素影响,而考虑到城市土壤的密实度普遍高,渣砾含量高、水泥路面硬化铺装严重,自然降水由于蒸发等效应损失过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土壤含水量低,植物生长所取得水分无法得到补给,更有甚者会导致植物大批量死亡。

2城市环境影响园林植物的应对措施探究

城市环境影响因子对园林植物并非单一的影响,城市环境与园林植物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与补充。只有在充分调查与了解城市环境影响因子因素,并准确抓住起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并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才能在城市环境下使园林植物健康生长,实现城市环境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生态、自然的和谐。

2.1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环节的重要性

在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是要合理利用园林植物的特性,尽可能的避免唯景观至上、唯绿色至上的规划设计误区。在设计规划中要按照园林树木功能与生长特点,科学合理地在有限的城市绿化面积之上对园林树木进行最大限度地配置以期满足生态、绿色、美观等需要。在规划前务必要对园林树种与生长环境、气候、土壤进行详尽的调查,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另一方面在施工管理中,苗木质量、种植技术、土壤环境改进等务必要层层把关,是园林树木的种植从源头得到有力保障。另外在园林树木苗种植过程中,要做到准备充分且天气环境适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稳步提高树木成活率,在保障园林树木生长的同时也可以减少城市财政负担。

2.2做好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

栽树容易护树难。养护管理的措施的有力实施,是确保园林树木正常生长的关键性条件。要“因材施教”,根据园林树木种类的不同以及不同树木的生物学特点做好施肥、温度、湿度、光照等技术操作。城市内园林树木日常的水分管理,也要做好春灌等,防止园林树木干旱、受低温危害等。此外,在上文所描述的加强肥度、水分管理的基本条件之上,根据树木生长发育习性,分季节进行适当的园林树木修剪,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树木的生长发育,有效的增强树木的抗逆性的同时为树木在城市中增添一份美观性。

2.3绿色城市计划

宽阔的柏油马路,高耸入云的水泥混凝土森林基本上是我国现代城市现代化的统一标准,这种城市建设使城市失去本身所具有的特色的同时,会造成许多不良影响诸如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在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大背景下,推进绿色节能建筑的使用等城市绿色基建项目,会使城市改善生态环境的一方面,也有效提高园林树木的存活率。

3结束语

城市自古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发展史,城市在为城市内的居民提供庇护的同时,也是有生命的充满活力的有机体,而这些都说明了城市环境所具有的多变性与复杂多样性。城市环境对园林树木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相关从业人员只有不断探究城市环境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才能让园林树木发挥其具有的生态与景观特点,为人们提供更加宜居的美好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郑明琴.城市环境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2016

[2]宋滢.城市环境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

[3]潘德良.城市环境对园林植物的影响——以土壤环境为例[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