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品德课堂的有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构建高效品德课堂的有效策略

叶银枝

叶银枝

河滨小学广东广州510000

品德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旨在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专注于每个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这需要我们的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并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教师积极探索的课题,在当今新课程改革中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让我们从四个方面简要讨论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良好的情境,调动有效课堂

创造良好的课堂情境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必须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情境教学法是一种理想的课堂教学方法。情境教学通过教师动员学生,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并允许课堂在背景中扩展并转化为各种情绪。认真创造各种教学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调动学生表达的欲望。它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设计的目的。

曾听陈志辉校长执教的一节录像课——《爱伴我成长》,陈校长将学生小学几年里的学习生活和参加各项活动的照片制作成课件,通过多媒体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从入学到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逐渐成长,重温昔日的幸福班级生活。随着音乐的响起,回顾每一张照片,看着自己一步一步成长的片段,学生回想起六年来的点点滴滴,完全沉浸在回忆的思绪之中。此时此刻,一张张熟悉、开心的笑脸,一幅幅难以忘怀的场景,一句句打动人心的歌词,不仅创设了教学情景,增强了画面感,感染了学生,感染了听课的每一位老师,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历。利用音乐、相册、字幕等,起到了1+1>2的作用,在这临别之际,更加勾起孩子们准备分离的思绪,强烈地激发其表达的主动性,使学生进入情境,体验感情,感受意境,更激发了学生的真情实感和想要倾诉交流的欲望,有效调动了课堂教学。

二、回归生活化体验,促进有效课堂

解读课程资源很重要,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也很重要。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接受过程,而是一个基于他或她的原始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积极构建主题的过程。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历和知识背景,已成为我们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前提。“从生活出发的德育,以人的生活经验为德育的起点。”因而要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教学环节。

例如,在“记录成长的足迹”课程中,我指导学生使用体验式学习方法来回忆六年的学习生活。白天和晚上一起生活的学生借此机会坐下来谈论过去六年中最令人难忘的事情和感受。孩子们都好像回到了过去,根据自己实际经历过的事情有感而发:有在郊游实践活动中中暑,被同学一路搀扶回校的赖炫晓同学;有在野炊活动中被烟熏得掉泪的马培曦同学,他们因此还感叹:抽油烟机真是个好东西;还有第一次被老师罚写检讨的吴子彦同学……曾经的经历,都成为抒发感情的载体,承载了大伙六年的感情。这样的教学重视了教学内容的发掘,让教育回归生活体验,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动起来,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学生的体验在活动中被触发,最终,学生有感受,经验和理解。有效地提升产品社区课堂的有效性。

第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如今,教育理论放弃了对过程的重视,不重视过程,要求学生的思维过程在道德和社会的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得到提高,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知识,还可以升华自己的感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这首先要求学生具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我在执教《为他人喝彩》一课时,由于很多学生在公开场合不敢说出自己的嫉妒心理,因此,提醒学生只说事例,不说姓名,既可以尊重学生的隐私,又可以让学生说出真心话,它更有利于解决学生实际拥有的心理问题。这样做也更有利于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克服嫉妒心理。让学生明白解决嫉妒的重要性,更直观地掌握解决嫉妒的几种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选取几例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方面较为典型的嫉妒心理,具有典型性和共性,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热情和参与度。学生是班上的主体。因为他们所说的都来源于他们的真实生活,听来也自然,真情流露,完全不矫揉造作。我则一边精心甄别,帮助学生梳理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问题,一边逐步引导,向学生介绍和讲解正确的、合理的、科学的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真心为他人喝彩,真正实现有效的品社课堂。

第四,评价中有效追问,构建高效课堂

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老师的嘴巴是知识流可以出现的源头。靠近清泉,心灵就会湿润;靠近评价,生命就会舞蹈。”也有人说:“教师的课堂质疑,虽然不是亲爱的,但可以坚持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可以看出,巧妙恰当的课堂评价和有效的评价提问是促进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和质量对话的重要手段。

如我在执教《为他人喝彩》一课的其中一个片段:

师:请阅读31页的故事,看看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启发?

生:我认为评委的根据一是作品,第二是作者对其他作品的评价,因为这种评价可以更好地看作者的审美层面。审美水平也是艺术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追问:我非常同意这些同学们的看法,故事中的"我"为什么怀着复杂的心情给了别人高分和好的评语呢?

生:因为“我”也想争第一,而他们的作品又令“我”叹服。“我”对他们产生了嫉妒,因此复杂。

追问:你把人物的心理剖析得真到位!如果他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并对他的学习感到悲伤,他会怎样做?

再追问:当王辉感到悲伤和失望时,他会做出这样的举动,那你们再试想一下,这样做了以后,他的学习,他的生活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师:看来同学们非常理解故事中的”我”。是的,产生嫉妒并不可怕,关键是要能够克服它、战胜它。

……

当学生阅读书上的30页文字和图纸时。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我将及时评估学生的反应:“从大家的回答中,我可以感觉到学生是体贴,有思想的年轻人,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学们非常理解故事中的‘我’”“我很认同同学们的看法”“你把人物的心理剖析得真到位!”……在孩子的心态中,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密切相关。他实际上在等待老师的评价,肯定,赞美,指导或建议。教师及时评估学生的反应不仅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教学的最佳机会。

再适时追问:“故事中的‘我’为什么怀着复杂的心情给了别人高分和好的评语呢?”“如果他不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把伤心失望的情绪带到学习中去,他会怎样做呢?”“那你们再试想一下,这样做了以后,他的学习,他的生活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这样的追问,让学生能剖析人物内心想法,知道嫉妒心理让人感到矛盾与困惑,并能重视这种困惑。因此,及时的评价和有效的追问,是对学生良好行为和教学活动的一次强化和巩固。有利于学生对矛盾心理的认知和接受;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激发,使品社课堂更高效!

正如姚顺添老师所说:“让学生精彩起来,让人人灿烂起来,让教学真实起来,让教育无痕起来!”总之,在品社课堂中,要既要创设良好情景,关注学生主动学习的参与率。又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追问和生活情感体验,为每个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给予既要创设良好情景,重视学生主动学习的参与率,又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追问和生活情感体验,为每个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给予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构建更高效的品德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