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同体理念的高校校际联动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 4

基于共同体理念的高校校际联动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何霖俐董发勤王基生龙小英

何霖俐董发勤王基生龙小英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校共同体的形成与演化,在借鉴国际高校校际合作的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高校校际联动培养机制存在问题,并构建基于共同体理念的高校校际联动人才培养机制,为国内高校校际联动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共同体校际联动人才培养机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复合型人才紧缺是教育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规模极大扩张,对于大部分高校而言,为了适应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单靠高校自身的能力是难以达到的,校际联动是推进高校发展的有效途径,拓展了办学空间,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同时也是推进高校开放式办学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共同体的形成与演化

从英国的洛克《政府论》和法国的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都可以找到共同体的源头。所谓共同体,是指社会中存在的、基于主观上和客观上的共同特征而组成的各种层次的团体、组织。[1]。

(一)国外高校共同体的形成

较早的美国大学共同体可以常青藤大学产生为标志:美国东部八所高学术水平大学,各校订立运动竞赛规则时进而订立了常青藤盟校的规章,选出盟校校长、体育主任和一些行政主管,定期聚会讨论各校间共同的有关入学、财务、援助及行政方面的问题。英国的大学从最初组建时就形成了不同的联盟体系,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是以大学城的方式,将不同的学院联合在一起。除此之外,伦敦大学、罗素集团以及北方大学联盟,都是由大学间相互取长补短组建起来的大学联盟。相对于英国“松散式”的大学联盟,德国大学联盟相对管得较多。德国目前最大的高校联盟——德国高校校长联席会议,参与规范高校政策和法律制订。日本的全国大学联合协议会成立于2004年,总部设在京都,现已有48个地方性大学联合协议会加盟[2]。这一协议会的宗旨是为了促进全国各地的大学之间、大学和产业界、大学和地方性组织以及大学和中学等的提携,为教育研究提供便利,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条件[2]。无论是哪一种联盟形式,追求学术上的合作和创新都是结盟的首要目标,而不是仅为扩张规模,也不是要在教育市场上建立巨无霸式的航母,遏制其他形式教育者的参与。

(二)国内高校共同体的演化

目前在国内也有一些高校共同体或联盟,互聘教师、允许学生跨校选课、同级同类学校互相承认学分、鼓励有条件的学生攻读第二专业等诸多形式的教学共同体,以教学共同体形式合作办学的模式在全国迅速得以推广。如北京学院路高校共同体、C9高校联盟、沪苏浙高校浙大复旦等8校组高校联盟、理工高校联盟,还有以招生和就业或图书资源共享的单科性高校联盟如广州高校国图书馆联盟。在武汉等地也有以学分互认的区域性高校合作平台,这种模式较多,如上海、大连、杭州、广州、南京、哈尔滨和河北、广西、山东、湖南、云南等地。近年来,地方性大学联合协议会较为突出的一项决策是推出大学学分互换制度,学生可到同一联合协议会内的其他大学修某一科目,而后可以算做自己所在大学的学分。目前国内高校联盟和国外大学联盟不太一样,后者体现了学校的自主性,少有绑定关系和排他性,而国内“大学联盟”缺乏深度结盟,多以抢生源为目标,缺乏资源全面共享、学生交换甚至自由转学。

综上所述,国内外高校形成共同体或联盟都是从单一的科目走向全面的资源共享式联合培养,在生源和教学上开放互认;高校联盟多以高水平大学或区域内大学自组成员。随着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高等教育面临巨大挑战,高校迫切需要在联合办学中突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色。校际联合培养的目标就是走联合发展道路,实现低成本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和大学的共同繁荣。

二、构建高校校际联动培养机制的必要性

高校校际联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高校之间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教师互聘、资源共享、学分互认和科研项目合作等方式,实现资源优化整合、达到一定的办学目的活动。校际联动培养将是高校的教学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学生共同体、就业共同体、资源共同体、环境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3]目前高校校际联动的内容主要有师资交流与培训、合作培养学生、辅修第二学位、跨校选课、科研合作、互推免试研究生、课程和专业创新、图书馆共建、图书资源共享、教学实习基地共享等。

(一)近年来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传统培养模式下存在诸多困难,实行校际联动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适应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提高人才质量的现实需求。

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迅猛发展使社会的综合化、融合化趋势日益增强,社会对具有宽阔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文化教养,具有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一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传统观念和习惯使高等教育的职能主要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其相关机制体制、人才培养方法策略、平台设施等均按专业化教育进行设置,这使得高校现有的资源条件以及人才培养的方式与途径难以对复合型人才培养形成有力的支撑。因此,以培养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校,有责任根据自己的优势和条件积极进行开放环境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二)国内外校际联动培养的成功经验,为探索多样的人才培养方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从世界范围看,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趋势。以欧盟国家共同签署的《波罗尼亚教育宣言》为标志,欧盟各国推出了学分互认的“依拉丝姆斯项目计划”,要求在25个成员国之内,大学生、研究生、博士后和学者都可以自由流动。该计划有力推动了欧盟成员国教育的发展与交流合作。近几年国内各高校也开展了多类型、多层次的校际联合培养办学。北京高校共同体、南京地区高校开展跨校选课、学分互认的校际联动;武汉地区的七校联合培养在学分互认,跨校选课的基础上,发展到学历互认;山东大学实行“第二校园经历”培养,先后与不同区域的26所高校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互派优秀本科生,开展跨地域、大规模、长周期的校际联动。[5]

(三)随着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高等教育面临巨大挑战,高校迫切需要在合作办学中突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色

校际联合培养的目标走联合发展道路,实现低成本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和大学的共同繁荣。校际联合培养也是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并能够在多方面给学生以更大的选择,实现因材施教。从国外情况来看,探求“战略联盟”,寻找合作伙伴,成为许多高校适应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共同选择。在此基础上,已经出现了多种模式,如契约模式、经纪模式、协作模式、有效性模式、联合课程模式、双元机构模式、第三级大学模式、合并模式及联邦模式等[6]。

三、高校校际联动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校际联动为高校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为高校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校际联动的发展,一些问题也日渐凸显,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适当的解决,将严重阻碍高校校际联动的发展。

(一)政策支持和指导不足

当前政府对高校校际联动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校际联动多是自发形成,

即便是有政府的参与,也往往是辅助性和象征性的,政府既缺乏宏观的主导,也缺乏在相关政策方面支持和指导,导致校际联动发展缺乏一个规范的框架,发展也较为缓慢。因此,需要政府积极介入,同时需要高校加大力度宣传校际联动的重要意义和优势,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二)联动合作机制不健全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有效保证校际联动长久发展的生命力,我国的校际联动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合作机制不够成熟,管理松散缺乏有效性,表现在一方面有些高校的合作停留在协议层面,只是形成了宏观合作意向,没有进一步把协议固化为合作机制,有些高校虽然在纸面尚制定了具体合作的机制,又缺乏把这些机制落到实处的各项合作的具体办法和具体要求,也缺乏对合作程序和办学科学性的研究,总的来说由于没有真正建立起从合作意向到合作机制再到具体办法的成套制度,所以在合作组织方面对高校的约束力不够,导致了高校在合作中责任不明、推进不力,影响了合作实效。

(三)合作内容缺乏深度

校际联动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互换,教师互聘,联合科研,图书馆、实验仪器设备、教学科研场所和体育场馆共用,信息共享等等,要使这些合作真正落到实处,需要进一步探讨各项合作的方式和具体内容。但是目前许多高校在这些方面开展的合作往往停留在表面上,很少有形成深入持久的合作。许多高校在选定合作项目时也往往避重就轻,只注重一些容易实现的、外围性的项目的合作,对于真正促进互相之间优势互补,需要下大力气促进互相融合、互通有无的合作则畏难而止,最终导致总体合作缺乏实质性。

四、高校共同体校际联动人才培养运行机制构建

高校共同体的运行机制是指各共同体在运行过程中,促进与保证高校内外之间的连接结构与方式以及所涉及的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整合,以制约、维持、促进各共同体有规律地运行[6]。各共同体需遵循“平等协商、协调互动、开放均衡、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构建校际联动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一)建立有效的共同体校际联动组织机制

1、设置高校内部专门机构

建立对应于实体学校的“一校式”三级管理体制,即校际联动管理办公室、处长联席会及全体理事会,分别处理日常工作、一般全局性事务、全局性重大问题。统一共同体的教学组织、管理、实施要求,由各校自行落实。美国高校联盟多数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设有董事会和专项合作规划委员会,不仅负责高校合作事宜、学生活动,还负责为合作项目筹措资金,为校际联动培养提供良好保障。在专职人员的选择方面,需要高素质、高效率、专业化、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的人员。

2、成立合作联合机构

科学合理的联合机构,是推动校际联动健康发展的着力点,校际联动组织成立校际联动委员会,由各校领导、与合作项目相关的主要负责人和各共同体高校校际联动办公室的负责人组成。通过举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会议,决定校际联动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制定有效的共同体校际联动政策,审批校际联动办公室制定的计划并解决各合作高校校际联动办公室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保证校际联动工作高效率、高质量运转。高校联合宜采用“高层松散基层紧密”的合作模式,即高层决策宏观务虚,宏观控制,工作机构紧密合作,层层落实。这样才能够保证合作项目的每一环节论证充分、操作到位,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也才能保证联合体的可持续发展。

3、进行合作效果评估

评估是规范校际联动工作、促进校际联动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我国从02年起正式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进行评估,使教学评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大大提高了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校际联动可以借鉴教学质量评估的成功经验,建立评估监督机制,对共同体校际联动效果进行检验。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校际联动评估监督体系,激励校际联动工作的实施,使校际联动有序的进行,调动校际联动管理者以及参与校际联动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合作高校及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凝聚力和协调性,增加社会对校际工作的认可,显著提高校际联动质量。

(二)建立共同体校际联动培养制度和政策保障

基于地域相邻和各校优势特色专业的结构特点,共同体首创性地采用了“一校式”办学模式,建立校际联动的制度和政策保障。各高校保持相互独立的身份,在高校办学的各方面互补干涉,各自为政,拥有完善的制度,规范管理是校际联动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对校际联动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合作章程

我国高校目前正按照依法治校的要求努力建立起真正的现代大学制度,依法治校有利于规范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提高高校管理水平。高校进行校际联动,也需要依法管理、依法维权、依法办事。

首先,制定校际联动章程,包括合作名称、宗旨、组织机构、合作内容、责任和义务等。同时规定校际联动办公室的设置和运作的程序,赋予校际联动办公室一些权利,便于管理人员开展工作,协调各部门的相关工作,同时也要对其进行限制,约束并规范该机构的行为。高校与合作伙伴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明确双方的合作内容、权利和责任,规范工作流程,解决事议的办法及违约责任,以便发生问题后,按照协议的内容协商解决。规定合作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标准,确定合作管理中的经费预算与合作方资格条件认定的审批、执行和监督的制度和程序。缜密严谨的校际联动法律制度的建设,保障合作工作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使校际联动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促进校际联动工作规范化、有序化展开。

2、日常管理制度

校际联动办公室在校际联动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加强高校内部管理制度,使校际联动办公室管理更加规范化,程序化,校际联动办公室应加强与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的密切联系,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等形式,交流学生及教师的情况,了解师生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并组织相关部门召开研讨会,共同解决问题,保障校际联动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还要注重与合作伙伴及相关院系的紧密联系,及时发布和共享信息,针对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共同探讨和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各部门之间和谐、友好合作,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在共同体的教学和管理上组建一个虚拟的单一学校,通盘考虑,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分散实施。同时,共同体遴选专业优势明显的成员校,开设“跨校辅修专业”。学生、课程、教师、文化实现“四大流动”,克服学籍、学分、学费、学科专业的障碍。

3、“一站式”网络资源平台

校际联动环境下的学生培养,突出强调的是对学生思想意识的拓展,适应、合作交流能力的锻炼,自主利用资源、汲取精华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应以引导为主。任课教师必须是所在校学生评教优良的教师。学生通过网站统一选课、注册,共同体统一管理学生成绩,日常教学由教师所在校管理。各校派出管理人员对其开设的课程考勤,了解教学和学习情况,及时处理相关问题。校际联合培养模式以深入实施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国内—国际联合培养战略为总要求,打造多学科国内—国际战略合作,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各办学条件主体能低成本自由合作,使受教育者潜力和权益得到有效挖掘和保护,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全面成才和发展。

(三)加强宏观政策保障

政策的制定出于保护校际联动的利益,是校际联动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一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本,提升高校整体办学水平为本,政策才会真正发挥作用。

1、支持政策

政府对大学的发展具有宏观调控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优惠政策、财政支持等措施,为校际联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校际联动迈向规范有序的道路。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高校有序竞争理性合作,协调校际联动的发展规划,加强对校际联动工作的支持和鼓励,并进一步扩大办学自主权,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条件,自主选择是否合作、合作伙伴及合作内容等。出台切实可行的支持政策,为高校提供得以顺利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校际联动长久有效发展,引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同世界一流大学接轨。在我国,大部分高校是公办学校,办学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因此校际联动的办学经费,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如果合作经费得不到保障,校际联动就无法长期发展下去同时也要进行财务监督,确保准确、合理的使用资金。另外,政府应鼓励高校采用更多办法筹集资金,如校友或私人捐助等,不过校际联动不能完全靠这些捐助的资金来维持校际联动,还是需要政府稳定可靠的财政支持,通过校际联动财政管理制度,进行合理有效的使用。

2、约束政策

在合作内容政策方面,考虑国家宏观高等教育布局与发展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选择发展具有广阔前景、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的合作对象和内容。大力推进优势学科建设的同时,吸取合作伙伴的成功办学经验及具有优势的资源,弥补本校所缺资源或弱势资源,达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目的,共同提高核心竞争力,使高校在激烈、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合作组织政策方面,合作高校应共同成立联合机构,统筹合作事宜,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会议,决定校际联动目标和发展方向,审批校际联动办公室制定的规划,共同解决面临的难题,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加强互访,争取达成多方面共识。高校自身也要设置专门机构,通过管理制度,依法办事,规范组织,认真落实联合机构所做的决策,负责协调与合作项目相关的事宜。

3、配套政策

在激励政策方面,应从调动参与校际联动人员的积极性入手,提高管理者的待遇,增加晋升机会;完善聘用和考核机制,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对于高校双方互聘的老师,经教学评估获得较好成绩的,给与奖励;根据评估后的结果,在校际联动的教学工作、科学研究中取得成绩的教师,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重的原则,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树立典型,鼓励大家相互学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办学的日益开放,高校加强校际联动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高校校际联动的蓬勃开展也必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高校间通过科学、合理的合作,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也有利于构建多元化的校园文化,同时带动区域特色文化交流。

注:

[1]沈颂华.建立教学共同体,实现校际资源共享[J].中国高等教育,2009(5):23-24.

[2]杨彬.美国社区学院发展战略联盟的经验透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51.

[3]惠晓丽,杨楠,徐鹏.我国高等教育校际联动机制影响因素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2):55-57.

[4]张建新,董云川.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评估[J].高校教育管理,2011(15):16-17.

[5]王根顺,赵莹.对我国高校校际交流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0(4):29-31.

[6]刘进军,吴梦秋.九校联盟本科交换生合作培养的评价[J].中国大学教学,2011(1):72-73.

作者单位:何霖俐:西南科技大学教务处,邮编:621010;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邮编:400715。

董发勤:西南科技大学,邮编:621010

(责任编辑王学)

本文系课题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项目联合校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10YHE041,负责人:董发勤);教育部2012年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研究项目多类高校对口支援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研究(项目编号:36,负责人:王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