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147例

/ 1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147例

贺建华

贺建华(山西古交矿区总医院山西古交030200)

【中图分类号】R6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2-0129-01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空隙进入另一部位,即称为疝,腹外疝为外科常见病,其中尤以腹股沟疝为多见,占90%以上,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最佳方式,随着人工合成材料的不断更新及发展,传统疝修补术渐被无张力疝修补术所取代,已成为临床疝修补术的主流方向。

1临床资料

1.1从2003年到2010年我科先后给147例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160例次,其中有13例为双侧腹股沟疝,最小年年龄14岁,最大年龄84岁,平均年龄48岁,男性135例,女性12例,男女比例11∶1,斜疝手术134例次,直疝手术26例次,13例双侧腹股沟疝患者均为男性,其中12例均为双侧腹股沟斜疝,1例患者一侧为斜疝,一侧为直疝。

1.2所用疝修补材料是从美国公司生产进口的,包括一个锥形修补网塞和一个修补平片。

1.3手术方式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取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上方两横指到同侧耻骨结节连线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打开腹外斜肌腱膜,钝性游离内侧到弓状下缘联合肌腱处,外侧到腹股沟韧带处,下到耻骨结节,男性切开提睾肌,游离精索,(女性为子宫圆韧带)寻找疝囊,并打开疝囊,术中再次确认疝囊与腹壁下动脉关系后,横断疝囊,远端彻底止血后还纳,近端游离到腹膜外脂肪处用7号线行荷包缝合高位结扎,切除多余疝囊组织后,置入修补网塞到内环口,四周缝合固定于腹横筋膜,(直疝置修补网塞到直疝三角)外再置修补平片,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置于修补片外,四周也分别缝合固定于弓状下缘联合肌腱,腹股沟韧带及耻骨结节处,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神经,重建内环口,只容纳半小指尖,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重建外环口,也只容纳半小指尖,再依次缝合各层至皮肤。

2结果

2.1手术时间短,手术时间范围在30到50分钟,平均40.5分钟,一般要求卧床休息24小时后下床活动,但也有麻醉消退后自行下地活动,住院时间为7天左右,手术后切口疼痛不明显,无阴囊积液,无切口感染,无排斥反应,随诊无复发病例,无精索水肿及排尿困难。

2.2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好,人造网片及网塞的使用,使疝修补术向无张力方向发展。

3讨论

3.1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是普外科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手术。传统疝修补术是将不同解剖层次的组织缝合在一起,手术复杂,费时,改变了原有的解剖结构,术后复发率相对较高,术后疼痛不适、紧张感等并发症较多,而无张力疝修补术弥补了上述缺点,无张力疝修补术适应症广,并发症少,疼痛轻,无牵扯感,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势已被广大外科医师所认可,无张力疝修补术渐走向成熟。

3.2病人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后,通过随访,未发现复发病人,已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形式,但也有手术禁忌症,手术野有感染灶,成长期儿童,绞窄性疝,并发全身性严重疾病及腹内压增高疾病的病人,在术前先控制疾病再决定是否行无张力疝修补术。

3.3手术操作中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2)彻底止血;(3)补片植入时要紧贴腹横筋膜,中间不能留有提睾肌等组织;(4)注意保护神经;(5)精索游离要充分;(6)补片要修剪合适。

参考文献

[1]傅仲学.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历史与现状.国外医学外科分册,1999,26(5):292-294.

[2]马颂章.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外科杂志,1998,6:234.

[3]唐健雄.从腹股沟疝解剖谈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必要性.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