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职业压力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2

护士职业压力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

白洁

白洁(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730046)

【摘要】目的:分析护士执业压力主要来源,针对压力来源采取相应措施,使护士最终能全身心投入护理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做到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完成工作,使护士在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中获取成功的喜悦,构建融洽的护患关系,掌握护患沟通技巧,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是护理工作得以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职业性压力;身心健康;护理质量【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87-01

护理工作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由于职业的特殊性,长期处于一种充满:“应激源”的环境里,超负荷工作,易导致疲劳和重心理负荷[1],长期紧张的脑力劳动和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使护士群体中抑郁情绪的发生率达25%~38%,20%~25%的护士具有焦虑情绪[2]。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3],在130种压力较大的职业中,名列榜首。医院的地位及社会的应对策略,可以加强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心理适应能力,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1压力概论压力(stree)又称紧张或应激,是某种事物对人的生理或心理造成的一系列紧张反应状态。护理是卫生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据近期有关调查,护士的心理负担明显加重,身心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表现为失眠、健忘、神经衰弱、操作准确率下降、对服务对象淡漠,严重的会出现抑郁症状,还有些人因为承受不了强压而选择离职。

Maslach将其描述为心身耗竭综合征(BurnoutSyndrome,BS):是一种心理能量在长期奉献给别人的过程中别索取过多,而产生以极度的心身疲惫和感情枯竭为主的综合征,并且产生自卑、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最终导致护理质量下降。

2护士压力来源分析自制护理人员压力相关因素调查表,对我院80名护士(22~45岁)进行工作压力源及心理健康状况测评,结果显示,33%的护士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中年护士心理问题尤为突出,主要压力依次为:2.1心理压力护士的工作既是体力劳动又是脑力劳动,工作辛苦,而付出的劳动却得不到相应回报,持续而快节奏的紧张工作会使护士产生疲乏感,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患者及家属的自我维护权益增强,对护理的要求日趋增高,医疗民事诉讼案列日益增多,护士唯恐差错事故发生。

2.2工作压力护理职业的高风险、高强度、高压力性,疾病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及医学技术的局限性,使得风险无处不在。人员配置不足,上班时间输液量大,输液引起感染的危险,使护士在工作中常处于一种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引起睡眠障碍,从而产生心理疲惫感。上夜班为单独作业,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时,因为一个人忙不过来而带来强迫、担心和无助感,碰上患者死亡,执行终末处理令半数以上护士感到恐惧,这种不良情绪刺激后很难入睡,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人体“生物钟”受影响,如体力消耗大,身体抵抗力差,容易患感冒,也容易引起胃肠道紊乱,常出现便秘或腹泻等。

2.3家庭压力多数护士为女性,尤其是已婚女性工作和家庭压力都很大。频繁的夜班影响工作和生活节律,给家庭带来很大不便,影响对家人的照顾。他们因为无法照顾家人的正常生活起居而心存愧疚,身心的疲惫和家庭利益的牺牲也会使他们产生厌倦感。学习、家庭、工作负担于一身久而久之,应激能力相对低,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2.4自身压力护士医学理论知识有限,很难适应不断改革的医学护理模式和满足患者越来越多的健康需求,许多护士为提高学历和更新知识,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自考学习。负担加重,非护理性工作过多,导致护士淡化了护理专业概念,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工作价值和意义。心理卫生知识欠缺,不会或不能很好地应用心理学知识,科学的进行自我调节。造成心力疲惫。

3应对措施3.1努力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和业务素质能力的提升是舒缓压力、维持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提高操作技能,汲取教育发展、科技进步的新信息,使自己面对工作出现的一系列突发变故能应对自如,游刃有余,为挽救生命赢取时间,承担救护患者的重要职责,对所付出的艰辛和代价,不要一味的抱怨,要及时调整心态,学会适应,减少心身疾病。

3.2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努力营造和谐、愉快、团结进取的工作氛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4],每周至少有2次规律的运动,精神放松,积极参加文娱活动丰富业余生活。

3.3关心体贴护士的心理感受疏导不良情绪,努力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加强意志锻炼,提高心里耐受力[5]。减少无效反复行为,改善盲目持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心理紧张状态,提高应对压力能力[6]。当护士发生职业心态偏差,与患者发生矛盾冲突时,护理管理者一方面要积极引导护士“以病人为中心”,另一方面要设身处地去体谅护士,化解矛盾,多去关系和理解她们的感受。

3.4努力营造平等竞争的人文环境形成激励机制,鼓励业务水平突出或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有突出的人员,充分发挥其工作动机和成就感[7]。护理形象定格在高能力、高智能、高知识、知识创造上,加强护理科研理论学习,体现自我价值。

3.5提高护士的收入通过医疗和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将护理服务工作与经济效益挂钩,并不断创新,以高质量的护理增值服务,为医院取得经济效益,使护士的辛勤劳动得到合理的回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4小结压力对健康的影响是双向的,适当的压力有利于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但是持久而慢性的、超过人们承受能力的压力,使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降低人的活力和发展的信心,从而导致身心疾病。针对护士自己的支持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自动化系统设备,减少书面工作,不断优化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将减轻护士压力作为管理者的一种责任。使护士在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中获取成功的喜悦,构建融洽的护患关系,掌握护患沟通技巧,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是护理工作得以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1]杜建林.护士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J]中华护理杂志.[2]扬爱军.护士压力及工作满意度对护理工作的影响[J]护理管理学杂志.[3]李小妹.护士工作压力来源与工作疲惫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4]王雅芳.急诊护理工作应激对护士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5]周佳.精神劳动对护士的影响[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期.[6]陈建化,何文.心血管病房护士心理素质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7]徐黎黎.人事代理制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调查[J]上海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