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控制张畯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探讨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控制张畯峰

张畯峰

深圳市海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在我国房屋建筑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建筑主体结构是支撑整个建筑的核心组成,对整个房屋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重要影响,需要加强其施工管理和控制,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控制

引言

主体结构是房屋建筑施工的关键部位,要在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控制上,逐渐兼顾好质量、技术以及安全的控制,并将三者进行融合使得在房建主体结构的施工控制上更上一层楼。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控制内容众多,不能够做到质量上、技术上、安全上的面面俱到,在具体的施工控制上,除了需要注意日常的控制内容之外,还需要根据不同的部位上的一些常见性、易忽略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1房建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的实际意义

在房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部分的施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施工难度较大的一项内容。施工技术复杂,施工组织工序严密。具体来说,就是在施工开展实践中,主体结构的施工需要在多施工技术门类和作业工序的良好支持配合下才能完成。看似微小的偏差,就有可能导致主体结构整体的施工质量受到影响,从而使得施工质量无法满足安全方面的要求。因此,对于房屋建筑的主体结构工程过程必须要予以严格的质量控制,运用多种施工管理方法,来实现安全稳定的质量控制效果,对主体结构施工中的钢筋混凝土、梁板模板等重要施工内容和工序进行严密的管控,确保各个作业部分的施工质量都能符合工程设计的质量要求。

2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问题分析

2.1模板出现移位的质量问题

房屋建筑模板工程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就是模板出现轴线的移位问题,移位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当施工中混凝土在浇筑完成之后,在一段长时间的晾晒之后,混凝土就会发生凝固,当混凝土在凝固后,当把模板拆卸下的环节中,房屋建筑的墙面和柱子的其位置就会和建筑物的轴线位置出现偏移。通常情况下而言,出现此种问题分析造成移位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主要是翻样不够到位的原因,其二就是因为在模板工程进行技术交底作业时并不够彻底。除此之外,分析造成模板工程出现移位的原因还有如下几点:首先就是房屋建筑的墙体与柱子建筑模板的顶部和底部的限位稳固程度不够。其次,就是在进行支模时,并没有预先进行拉线作业,拉线主要包括的是水平拉线或者是竖向拉线。再者就是没有把垂直型的有效控制对策有足够的重视,并将其加以应用。另外就是在进行浇筑混凝土的环节中,由于操作不够细致化,导致出现混凝土不均匀的状况,最终导致模板工程出现移位的质量问题。

2.2钢筋工程质量常见的问题

在施工实践中,钢筋工程容易出现的偏差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问题:第一,钢筋材料的质量性能存在问题。导致钢筋质量不合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钢筋在生产制作的过程中,由于下料等操作不当,导致下料不准或未按照前期设计的工艺方案来统一下料等现象的发生,这是导致钢筋质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另外,钢筋在运输和保管环节,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造成钢筋标牌的丢失或者对钢筋的胡乱摆放等现象,这些不规范的保管措施会可能导致钢筋发生弯曲变形。再者,在钢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对钢筋材料未采取防潮、防锈等维护措施的,就会极容易造成钢筋锈蚀想象的发生。最后,工作人员在对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筋材料进行质检时,未按照严格的标准来进行钢筋的质量检测,从而导致部分钢筋的质量性能无法达到施工质量的要求。第二,对钢筋的制作安装处理方法不当。一方面在进行制作加工时尺寸偏差较大,很多锚固、搭接长度不够;有的是箍筋弯直长度不够、角度不符合要求,这样就降低了抗震等级;焊。另一方面,在对钢筋进行安装绑扎时,由于操作方法不当,造成钢筋绑扎不牢固、安装间距不均匀的现象,或者由于主筋与箍筋的间隙过大,造成主钢筋出现跑位的情况,这都是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的原因。

2.3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

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主体结构在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一下几种:一为麻面和孔洞,二为钢筋外露,三为夹层和裂缝。

混凝土里面的钢筋出现外露情况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钢筋保护层会出现漏放垫块,或者是层垫发生移位,两种情况的发生会导致钢筋紧贴模板,从而产生外露。出现夹层与裂缝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没有对变形缝和施工缝进行有效的处理。在其表面,没有及时清除松动泥沙与表面的水泥膜,没有及时去除软弱的混凝土层,没有达到全部浸湿便对其进行浇筑等,都会导致夹层与裂缝的产生。此外,施工缝部位往往会存在一些泥土和沙石,若没有及时处理,也会出现这两种情况。

3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的策略

3.1模板工程的质量问题预防措施

结合模板的涨模现象,质量预防中应当根据相应的尺寸来进行科学合理的截面尺寸的设计,操作中可以穿柱螺栓以及竖向钢楞来进行相应的辅助作业,继而进一步确保柱模的基本强度以及刚度,当遇到层高较高的时候,需要进行多次的浇筑作业,如此方可最大程度地避免涨模状况的发生。并且柱身扭曲时需要预先做好柱筋的校正作业,最终才可以从根本上彻底防治模板质量问题的发生,继而更好地实施模板坚固。

3.2钢筋工程的质量问题预防措施

钢筋工程中消除质量通病的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钢材应按公司指定的符合要求厂家采购。(2)不能使用严重锈蚀并带有颗粒状或片状的老锈钢筋。(3)浇筑混凝土前应认真核对伸出板面的柱筋位置,为了避免发生错位,需至少绑有两个箍筋进行固定。(4)在绑扎铁丝时,应注意绑扎形式的选用,若出现节点松脱的现象需对其重新绑牢。(5)在施焊之前,需保证搭接焊的两钢筋轴线在同一直线上。(6)确保钢筋的保护层数量达到需求。应用垫块保护板的负弯筋,在预埋管线的安装过程中,不得对板的负弯筋进行踩踏。(7)在安装钢筋过程中难免有误差的存在,并且在制作时应在规范允许范围内适当将设计尺寸减小。为确保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垫块的摆放需要沿主筋方向。对柱头外伸主筋部分需要附加一道临时箍筋,然后按照图纸位置绑扎好,最后用焊成的井字形准8~准10钢筋的铁卡固定。

3.3混凝土质量问题预防措施

在房屋建筑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作业中,需要做好对混凝土的设计配比和混合的作业,确保混凝土施工中的浇筑方法,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和开裂问题的发生。在混凝土的浇筑作业中,要有效避免表面状况的发生,需要预先将模板加以整顿和清理,有效避免涂刷不够均匀的情况,防治漏振情况的发生。另外就是应当选用合理的下料进行浇筑的同时也要明确浇筑顺序,才能够帮助施工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的有效落实。

结语

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控制,需要通过整个施工团队的相互协调配合方能实现,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做好相关安全施工措施,使得成品能够满足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施工图纸等标准要求;需要各位同仁在日后具体施工当中,不断完善主体结构的施工控制,从而确保房屋建筑的品质。

参考文献

[1]高旭锋.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通病及应对思考[J].城市建筑,2016(27):262-264.

[2]王新越.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注意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18(19):429-431.

[3]游仕忠.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4.

[4]金玉全.探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设计.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