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人文教学提高语文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1

关注人文教学提高语文素养

孙彦飞

莱阳市第九中学语文组孙彦飞

【中图分类号】G459.22【文章标识码】C【文章编号】1326-3587(2014)10-0014-01

近些年来,语文教学越来越倾向实用性,大大体现了语文作为工具性的一面,而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只倾向于其中的一方面,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至少离“理想”“完美”很遥远。所以,除了工具性以外,我们还应该注重人文性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拥有真正的语文素养。

人文性的教学,就是要注意学生思想品德、思维品质、审美情趣、个性品格的的养成,就是要关注学生本身的存在,即“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这也是人文素养的灵魂,是人文精神的体现。要加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教学,即提高学生人文方面的素养,仅靠文字词句的学习,是学不到的;依赖于对段落、篇章的刻板分析,也是很难取得效果的。那要怎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一、读无字之书,关注身边生活

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就要常观察人间百态,常看新闻、常听生活故事,并且要动起笔来,常悟、常写,就能锻炼学生的感悟能力、思维的敏捷程度以及感情的充沛能力。比如,让学生就某一行业进行调查了解,了解他们的酸甜苦辣,然后写成文章,互相交流,既能丰富学生的阅历,开阔学生的眼界,又能增强他们的意志力。让学生和父母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写信互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关爱。常阅读报纸,关注国家大事、全球风云,并能够在老师的提醒下时常交流。“读有字书,精读博览,广为采撷;读无字书,汲生活之水,开阔视野。”于漪老师如是说。读无字之书,让学生徜徉在生活的海洋里,体悟它的波澜起伏、欣赏它的宁静深沉,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个人素养。

二、阅读经典著作,陶冶思想情操

文史类经典是一种人间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没了她,人类的心灵将是荒漠一片,将是黑暗无边;而有了她,她就是一盏明灯,能照亮人类精神的黑夜,引领人类走向光明,走向未来。文史类经典能给人以情感的满足,给人以精神的熏陶,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孙子兵法》被多少政治家、军事家、商人奉为生存、战斗的法宝!《圣经》所说的“耶和华啊,你的话安定在天,直到永远”,让多少基督徒的生命变得丰富精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激发了多少人的豪情斗志!《飘》中斯嘉丽从小女孩到成熟的妇人的磨砺故事,激励了多少少女的心灵!学生若能熟读领悟,又怎能不得其精髓呢?

三、改变授课模式,让学生置身情境之中

回头想想自己上学时印象深刻的语文课,不是老师的滔滔不绝,精彩表演,而是有自己的参与的课堂。比如少时在校内参与表演《农夫和蛇》《东郭先生和狼》《列宁和卫兵》,现在想想不亚于动画片的效果呢!在课堂上扮演祥林嫂,低声、秘密、切切地问“我”:“一个人死了以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至今想起心里美。

身为人师后,我也让自己的学生表演话剧《雷雨》《哈姆雷特》,让他们分组自演互评,效果很好。还让他们表演《语言文字应用》中的活动,形式自定,分小组活动,相声、小品热闹非凡,笑声不断,之后,在我的引导下,他们也能学习到要点内容,几乎不用讲,但他们却能深刻领会。还有一节课奢侈的让学生讲了十几个故事,让他们进行课前演讲、诗歌朗诵表演等。后来,我让学生回顾印象中的好课时,活动参与型的课总是首选。法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召唤,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学生本身就有学习、探究、运用知识的能力。活动参与型的课,实际是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把课堂让位于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他们的精神活跃起来,在这番天地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提高自己对语文的感悟能力。

四、加强对作品的诵读识记

在文学方面有高深造诣的人,无论古今,皆注重对作品的背诵: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岁文章就很出色;柳宗元,四岁时熟读十几篇古代辞赋,十三岁能写出不错的文章;巴金十二三岁能将《古文观止》倒背如流;茅盾能熟背《红楼梦》;毛泽东能随口背诵并能随手书写的诗有117首,其中有许多长篇叙事诗……

古代先贤、现代大家有谁不是从背诵起步,积累语感,继而创作,从而成名的呢?而现在呢?不少家庭生活设备可谓现代化,彩电、冰箱、空调、汽车样样齐全,就是没有一本文学名著,没有一张报纸。孩子除了在校读点教科书,就是在家狂玩游戏,哪能算得上有真正的读书生活啊,更谈不上课外背诵积累了。于是就产生下列现象:

初中毕业的人不古代读了几年私塾人的,写信句子不通,问候话语不懂;高中生说不出几句名人名言,作文假话空话连篇;大学生读不懂文言文或只读过一本名著。如此,何谈语文的明天?又何谈写作、创作的未来呢?要知道北大才子余杰是怎样成才的?他可是熟背四书五经长大的!要知道少年作家韩寒是怎样有犀利文风的?他肯定是吸收了鲁迅他老人家的作品的不少营养!所以,要具备语言素养,有语言积累,不妨试试大量背诵经典诗文吧!“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经典诗文沉积着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那里充满了智慧、充满了文采,那里就是一个缤纷的语言花园,我们何乐而不背呢?“忘了人,就忘了一切;忘了人文教育,就忘了人的思想、情感、个性、精神世界,从而也就忘了一切。”这句话强调教育应该以人为本,以人文为根,而语文教学承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人文性的教育,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注重人文素质的提高,在提高的时候,注意方法的有效运用,唯有如此,“理想”“完美”的语文教学才有它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