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储层特征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储层特征分析

杨肖平

大庆油田钻探工程公司地质录井一公司黑龙江大庆163000

摘要: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储层勘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天然气产量不断提升。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需要理清区域油气地质概况,本文对该地区天然气储层的类型、岩性特征、孔隙发育情况及有利储层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勘探开发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松辽盆地北部;天然气储层;特征分析

1前言

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东部地区天然气储层较发育,经过几年的勘探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该地区深层地层发育有上至下依次为白垩系泉头组、登娄库组、营城组、沙河子组以及侏罗系火石岭组等,发现的天然气储层主要有火山岩、砂岩及粗砂砾岩等,尤其在火山岩和砾岩地层中发育较好的天然气储层,孔隙度较好的岩层可达上百米,含气规模较大,呈现在纵向上含气层数量多,在横向上储层连片发育的趋势。随着勘探规模不断扩大,在单井产气量上也取得突破,WS5井砂砾岩天然气储层产量超过了一百多立方米。虽然前期勘探开发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勘探规模不断扩大,对于前期勘探成果需要总结分析,对于储层类型、岩性特征、孔隙发育情况及成因、有利储层分布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为后期勘探开发提供指导作用。

2.储层岩石类型及分布

2.1火山岩储层岩石类型及分布

松辽盆地在晚侏罗——早白垩期间大的活动期主要有火石岭期和营城期,火山岩多分布于断陷边部和大断裂附近的发育格局,其厚度和分布主要受构造影响,地震预测经钻孔校正,火石岭组的火山岩分布非常广泛,露头表明火山岩地层厚度在2000m左右,断陷深凹处最厚达1000m以上,在升平、昌五、肇州和肇东等地,多达数十口井钻遇火山岩,根据地质剖面图得知,营城组的火山岩最厚处可达800m以上,比火石岭组的火山岩分布更要广泛,将现场的岩样进行化学分析和薄片鉴定,可确定二十多种火山岩,主要为酸性中性和两者之间过渡类型的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其中流纹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以及流纹质角砾岩等是有利于储层性能的火山岩岩石。

2.2砾岩储层岩石学特性及分布

松辽盆地中砾岩主要分布在登楼库组、营城组和沙河子组,砾石的成分复杂,以岩浆岩为主,占3/4以上,还可以含有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花岗岩以及动力变质岩,砾间填隙物由泥及砂级碎屑物组成的杂基和胶结物组成,方解石、自生石英胶结为主,结构成熟度低,分选较差,磨圆度中等,砾径一般0.5-5cm,个别达7cm以上。

2.3砂岩储层岩石学特征及分布

碎屑成分为石英、长石和岩屑三端元结构,各层石英平均含量在10%-40%,多具次生加大的性质,长石多为正长石、微斜长石和酸性斜长石,含量在20%-50%,岩屑含量在25%-71%,以中酸性火山岩岩屑为主,少量变质岩岩屑和沉积岩,颗粒大小在0.01mm,矿物成分成熟度低,填隙物主要为泥质杂基和各种胶结物,自生胶结物主要以硅质胶结物,石英和长石次生加大,也可在原生粒间孔隙内泥质杂基自形晶体产出,含量占7%左右,碳酸盐胶结物主要以方解石为主,平均含量不超过10%,浊沸石胶结物分布在泉头组二段至登楼库组三段砂岩储层中,平均含量在5%左右,在砂岩储层中分布不均匀,局部呈斑块状富集,一般来说,有利的砂岩储层沉积相位河流相,分布在泉头组一、二段和登楼库组。

①营城组气孔流纹岩,P1为原生气孔隙,,单偏光;②营城组斑状流纹岩,石英斑晶晶内裂隙及熔蚀孔隙发育,正交偏光;③营城组石泡流纹岩,石泡空腔被方解石(Cc)充填后又被溶蚀形成溶蚀孔隙(P2),正交偏光;④流纹构造流纹岩,流纹岩冷凝收缩作用产生冷凝收缩缝(P3),正交偏光。

图1天然气储层岩性特征图

3储层类型及成因分析

3.1砂岩储层孔隙特征及成因分析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砂岩天然气储层主要发育在泉头组二段至登娄库组二段,孔隙类型有粒间孔隙、粒内溶孔、胶结物溶孔及岩石节理等。营城组往下砂岩储层发育的孔隙有粒间孔隙、粒内溶孔、胶结物内被溶蚀形成的孔隙等。在砂岩储层主要是以孔隙为主,裂缝相对不发育,孔隙类型及成因如下表1所示。

3.2火山岩储层孔隙特征及成因分析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火山岩天然气储层主要发育在营城组,代表性岩性有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集块岩等,孔隙较发育,代表性孔隙类型有气孔、杏仁孔、班晶溶蚀孔洞、粒间孔隙、构造裂隙等,具体孔隙特征及成因如下表2所示。火山岩天然气储层的成因及天然气来源研究较多。

参考文献

[1]焦守诠.火山岩储层的岩石学评价[J].特种油气藏,1995,2(3):6-8[2]王璞珺,陈树民,刘万洙,等.松辽盆地火山岩岩相与火山岩储层的关系[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3,24(1):18-23.

[3]王璞珺,吴河勇,庞颜明,等.松辽盆地火山岩相:相序、相模式与储层物性的定量关系[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36(5)

:805-812.

[4]王璞珺,迟元林,刘万洙,等.松辽盆地火山岩相:类型、特征和储层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33(4):449-456.

作者简介:杨肖平,女,1988.01,研究生,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录井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