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物的临床应用与高效管理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麻醉药物的临床应用与高效管理方法探讨

王燕妮1李宏瑞1路金毅2郭百凌3

(1宁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宁夏银川750000)

(2固原市原州区和平路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宁夏固原756000)

(3宁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宁夏银川750000)

【摘要】目的:探讨麻醉药物的临床应用及管理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7年8月我院5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共使用麻醉药物1826支,根据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81例(913支),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管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加强麻醉药物临床应用的基础上实施高效管理方法,比较两组药物的损耗情况及不同麻醉方式的准备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麻醉药品耗损情况及各麻醉方式的准备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加强麻醉药物临床应用并实施高效管理方法可有效提高麻醉效果,减少药物损耗,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麻醉药物;临床应用;准备时间;高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133-02

麻醉药物在疾病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不仅可为手术患者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但麻醉药物一旦使用不规范,将会起到可逆性作用,经常应用不仅产生药物依赖性,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药物不良反应[1]。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麻醉药物有舒芬太尼、瑞芬太尼、氯胺酮、麻黄碱、吗啡注射液、吗啡缓释片及哌替啶等,有研究表明,加强麻醉药物的临床应用及管理,避免麻醉药物滥用现象,可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减少并发症[2]。本研究选取2017年5月至2017年8月我院562例使用麻醉药物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麻醉药物的临床应用及管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7年8月我院5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共使用麻醉药物1826支,根据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81例(913支),对照组中男163例,女118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2岁,平均(43.68±3.25)岁,麻醉药物使用情况:舒芬太尼613支,瑞芬太尼128支,氯胺酮18支,麻黄碱97支,吗啡注射液37支,吗啡缓释片5盒,哌替啶15支;研究组中男156例,女125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4岁,平均(45.62±3.38)岁,麻醉药物使用情况:舒芬太尼607支,瑞芬太尼141支,氯胺酮20支,麻黄碱93支,吗啡注射液32支,吗啡缓释片6盒,哌替啶14支。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管理方法,由麻醉医师兼任麻醉室麻醉药物的验收、出入库等管理工作。研究组患者在加强麻醉药物临床应用的基础上实施高效管理,在高效管理模式下与麻醉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安慰,稳定患者的情绪,使唤着以平和的心态面对麻醉。另外麻醉药物的验收、入库、发放及使用均由专人进行管理,麻醉师熟练掌握麻醉药物的特殊性、药理作用、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给药时间及所引发的不良反应等,保证麻醉效果及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比较两组药物的损耗情况及不同麻醉方式的准备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采用均数±标准差(x-±s)、百分数(%)分别表示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行t检验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麻醉药品耗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各麻醉药品耗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两组麻醉药品耗损情况比较(n/%)

3.讨论

正确使用麻醉药物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基础,在高效管理模式下加强麻醉药物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3]。传统的麻醉管理模式主要是在麻醉师兼任的情况下对麻醉药物进行管理,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及流程,质量控制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药物的使用量,影响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使药物不良反应增加[4]。而在高效管理模式下加强麻醉药物管理是在麻醉药物使用过程中,由专人对麻醉药物进行管理,不断完善麻醉药物的管理制度及使用流程,提高手术医师的工作效率,减少麻醉药物使用率[5-6]。

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各麻醉药品耗损情况及各麻醉方式的准备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综上所述,加强麻醉药物临床应用并实施高效管理方法可有效提高麻醉效果,减少药物损耗,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McCann,MaryEllen,Soriano,SulpicioG..Progressinanesthesiaandmanagementofthenewbornsurgicalpatient[J].Seminarsinpediatricsurgery,2014,23(5):244-248.

[2]郑慧婵.分析麻醉药的临床应用与高效管理方法[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5):95.

[3]李晓京,吝战权,沈司京.2011年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麻醉药品应用与管理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12):1085-1087.

[4]石宝莲.麻醉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原则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7):382.

[5]刘景艳,刘景妨.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及药物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268-269.

[6]李宁.麻醉药物在临床应用的原则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0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