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发热病人的处置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群体性发热病人的处置及护理

林桂梅

林桂梅(云南省丽江市人民医院传染科云南丽江6741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6-0198-02

【摘要】目的提高综合性医院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方法我科救治69例群体性发热病人,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积极治疗及护理,正确的隔离措施,心理疏导和饮食指导。结果全部治愈,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未造成感染的扩散和蔓延。结论有完善的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和组织领导机构;应对突发事件采取事前控制;采用集中理论培训和到感染病区实地演练相结合的常态化全员培训,是保证突发事件救治任务的关键。

【关键词】群体性发热处置体会

2009年9月26日,我市某中学学生出现群体性发热,该校一名男生因“发热”经CDC咽拭子检测甲型H1N1病毒抗体报告阳性,于9月25日晚以“甲型H1N1流感”收住我科。我院领导及市卫生主管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召开紧急会议,对该校发热学生采取集中诊治、隔离处置的原则,全院职工通力合作,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全部治愈,使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69例,男28例,女41例,年龄15~19岁,均为该校高一至高三年级学生,于9月26日下午15时后陆续入院,入院时T在38.6~40.4℃之间,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头疼、咽痛、咳嗽症状,有6例患者曾在外治疗过(具体用药不详)。

1.2治疗及转归患者就诊时每人发放棉纱口罩一个,测四大生命体征,据体温及其他体检情况,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和头孢类抗生素(对头孢类抗生素过敏者改用阿奇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对咽喉部肿痛明显者给予华素片含服,体温超过39℃者给予药物或物理降温,及时观察体温下降情况,告诉病人多饮水,防止虚脱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得到正确的处理。我科是综合医院的一个科室,接收病人的能力有限,不能估计后面的就诊人数,考虑床位不能满足病人的具体情况,晚上21时左右,专家组了解患者治疗的情况,考虑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后,评估利弊,与校方协商,决定对治疗结束后体温降至38.4℃以下患者,由“120”直接送回学校集中隔离观察;对体温在38.5℃以上者留院观察。当晚留院观察9人。该组病人最长连续治疗4天后体温正常,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全部治愈,未引起感染的扩散和流行。

2处置

启动医院应急处置预案我科作为收治传染病的定点科室,接到通知提前做好药品、消毒防护用品和病房的准备工作,在我科人员全部返回科室的情况下,护理部在全院范围内,抽调3名骨干护士充实我科的工作;同时也抽调相应的医生、后勤人员来保证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我科门诊有观察床位12张,隔离病区有20张床位,为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住有其他病人的病区不安排本次的发热病人,为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后勤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在病房及走廊内临时增加简易床12张,在楼道墙壁上安置了一定数量的篷帐钩以备急用。协助防保部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取样工作。

3护理

3.1严格查对制度,严密观察病情在操作中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做到忙而不乱,处置井然有序,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先给体温较高的患者处置,注意观察用药效果及病人的反应,及时报告医生,认真做好记录,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3.2发扬团队精神。

3.3心理护理我们充分利用治疗与患者接触的机会,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讲解本病的有关知识及预后,消除恐惧心理,尽量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给他们支持与鼓励,积极配合治疗。

3.4饮食护理由学校负责给学生送餐、送水,尽量让学生吃清淡、富含维生素、高蛋白的饮食。

3.5感染的预防对就诊患者和来院的人员均发放八层棉纱口罩一个,要求医务人员做好自我防护,注意手的卫生,保持病室通风良好,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2小时;物品、地面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处置分泌物、排泄物时戴一次性手套,统一处理,检测合格后排放。

4讨论

自2003年SARS爆发流行开始,院领导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高度重视,变事后管理为事前控制,把提高医疗质量作为医院发展的永恒主题,对全院所有职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培训,进入感染病区对救治流程进行实地的培训和演练,包括穿脱防护用品、手消毒、消毒隔离、心理培训,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贯彻统一领导,措施果断,依靠科学,保障有力的原则,有运转高效,处置规范的决策机制,培养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医疗队伍,随时可以投入到实战中。人们无法预测何时会暴发何种新的传染病及产生的后果,作为传染病的定点收治科室,客观评价突发群体病人采取的措施与经验教训,旨在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事件的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1]彭文伟,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

[2]孙晓东,王海银.新发传染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9,21(9):461-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