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药物制剂中的高新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现代药物制剂中的高新技术

张东升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张东升

关键词:现代;药物制剂;高新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R9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CR

引言:

随着高新技术的引入,现代药物制剂无论从制作过程到药物成分,都已经和从前大不相同,这不仅仅是由疾病的多样化决定的,也是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为药物的制作提供了更多从前无法获取的材料和加入了新兴的高分子材料。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药物制作所花费的成本和时间,还能提高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药效,更能在保护人体自身机制的基础上做到有效减缓病情。

1.现代药物制剂中的高新技术

1.1微球技术

微球技术能够实现将药物附着在高分子聚合物中,并凝结成微小地球状固体,从而实现药效的良好保存和方便作用于人体。微球技术不仅能够实现药效不会在短时间内轻易丧失,具备良好的稳定性,而且能够方便患者随时随地进行服药或是注射,药物本身所具有的刺鼻气味也能很好地被掩盖住,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药物直接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因此,微球技术的高效性带来的高价值,使其在市场中前景非常广阔,也成为众多药物研发的主要方向。

但是,微球技术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微球技术制成的药制品携带药量非常有限,同时制作工艺非常复杂,这就决定了以该技术为主的药制品成本不会太低,而成本过高正是限制其在市场发展的原因。

1.2脂质体技术

脂质体是一种人工制成的薄膜,能够经过注射与人体的细胞膜相结合,从而顺利将药物输送身体中去,常用于肝寄生虫病的治疗[1]。使用脂质体技术制成的药物具有药物释放缓慢的特点,能够减轻肝脏的负荷和方便代谢,在降低药物毒性的基础上,使药效能够有效发挥出来,保持身体内部自身的稳定性不被破坏。

但是,脂质体技术与其优点也是相对应的。该技术制成的药物的有效性决定了其难以在使用之前得到很好的保存,甚至容易出现渗漏的情况。因此,脂质体技术的不完美也成为阻碍其在医疗市场的迅速发展,只有将封存技术进一步改进,才能使其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

1.3固体分散技术

固体分散技术是将药物以微粒或分子的状态均匀地分布在一个固态的承载体中,该承载体一般亲水性极强,患者通过口服的方式将药物进行吸收[2]。该项技术的突出特点主要是能够将难以被人体吸收的药物以特殊方式进行溶解,从而促进人体对药效的有效吸收。

但该技术与微球技术在缺点上同时存在着该技术制成的药制品的药物承载量非常有限,因此寻找一个容量更加充足的且能轻易被人体吸收的承载体,成为该技术目前在为之努力的方向。

1.4聚合物纳米粒技术

纳米技术对很多人而言并不陌生,其在医疗药物领域的应用也并不少见。聚合物纳米技术作为一种经由人工合成的同时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由该材料制成的药物载体不仅体积小便于吞服,同时增强了药效的稳定性,不容易挥发[3]。该项技术的主要运用方向是人体内的各项器官,在现代身体疾病中被广泛使用。

1.5泡腾技术

泡腾技术主要应用于泡腾片的制作,目的是为了能够加快药剂在人体中或在水中的快速溶解,从而促进药效的挥发且便于人体吸收。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具有计量准确和药效稳定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也被广泛运用于维生素等营养补剂的制作中,制作工艺的简单决定了其成本不会过高,在为人们营养的补充提供了便利的同时用药的口感也非常好,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2.现代药物制剂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对国外优秀医疗成果的借鉴,我国的药物制剂也在向着更加合理、治疗方向更加明确、药效成功率更好的方向发展。而过去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药物吸收率过低、溶解度太差等问题也即将告一段落[4]。

现代药物制剂的发展方向,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治疗疾病,追求的更多是药物的使用感和根除能力。同时药制品在制作的过程中几乎实现了由人工智能进行控制,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能够精确把握用药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药剂学家的工作方向,使其有更多时间和精力钻研更加专业化更加复杂的领域。

但同时不容忽视的是,现代药物制剂的发展在更加高科技化的同时,仍然应该把安全作为首要的考虑对象。虽然高新技术为药物制剂打开了更加广阔的发展方向,但同时也加大了风险系数,因为用药失败而丧命的案例也是时有发生,很多人对高新技术制成的药品仍然保持警惕的状态。而针对这种现象,国家也制定并出台了很多用药的详细规定。因此现代药物制剂的发展步伐,会愈发地稳健而安全。

3.结束语

科技的进步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便捷和高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全盘肯定所有的新兴事物。药物制品的初衷仍然应该是使我们免于疾病的困扰和折磨,而不能成为我们更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当人们盲目追求药效的显著和便利时,更容易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而只有在明确这一点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加理性地看待高新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医药影响。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在今后的药物制剂中,高新技术会越来越占据主要的地位,医学领域的人才钻研的方向也会更多地利用高新技术,只有敢于进行创新和实验,在不断地纠偏纠错中坚定前行,我国的医药行业才能有更加长远的发展,才能造福更多的医病患者。

参考文献:

[1]邹荣灿,吴少锦,焦思棋,etal.青钱柳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8,35(4):603-608.

[2]耳叶牛皮消水溶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8.

[3]刘俊,张青艳,杨斐玉,etal.头花蓼内生真菌Gibberellaintermedia抗多重耐药菌活性成分及其逆转细菌耐药性作用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

[4]黄娣,姜霆,王文娟,etal.新型表面活性剂柠檬酸单酯的溶液性能研究及其在凝胶油中的应用[J].现代食品科技,2018(5).

document.getElementById('cnt-ad').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