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方法

陈怀英

牡丹江市肿瘤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9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手术室收治的患者共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给予观察组全面的风险管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加以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风险发生率为0.76%,对照组手术风险发生率3.8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的为50%,总满意度达到96%,对照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为30%,总满意度为74%,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手术风险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针对手术室患者实施风险意识管理效果突出,可预防不良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风险管理;方法

Theapplicationofriskawarenessinnursingmanagementinoperationroom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methodandeffectofriskmanagementinthenursingmanagementinoperationroom.Methods:randomlyselectedfromJuly2016toJune2017atotalof80patientsadmittedtotheoperationroom,p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40case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weregivenroutinenursingmanagement,riskmanagementinterventiongroupweregivencomprehensivenursingriskevents,twogroupsofpatientswithnursingsatisfaction,theincidenceofcontrastanalysis.Results:theobservationgroupoperationriskoccurrencerateis0.76%,thecontrolgroupoperationriskoccurredin3.85%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satisfiedwithnursingwas50%,thetotalsatisfactionreached96%,thecontrolgroupwasverysatisfiedwith30%ofnursingsatisfactionwas74%,theobservationgroupcomparedwiththecontrolriskpatientsandtheincidencerateofpatientssatisfaction.Patientshaveobvious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theeffectofriskawarenessmanagementforpatientsinoperationroomItcanpreventtheoccurrenceofbadaccidentsandimprovethesatisfactionrateofnursing,whichisworthyofreference.

Keywords:operationroomnursingmanagement;riskmanagement;methods

手术室作为医院抢救危重症患者和实施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具有日常工作量大、护理工作任务繁琐等特点,易由于某一环节的食物引发差错事故,严重的还会引起患者伤残甚至死亡,不仅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不良影响,也造成了医院的严重损失。为了营造安全的环境,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本院重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加强风险管理,注重增强手术室护士的风险意识,取得的效果较为明显,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手术室收治的患者共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0~80岁,病程3d至5年。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1至79岁,病程4d至4.5年。经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手术室常规护理的前提条件上增设风险意识管理,其管理内容与方法如下。

术前准备。开展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的整体状况,制订有效的护理措施,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对一些敏感问题要正确处理,既要对患者负责,又不能违反原则。认真检查各种仪器设备,检查其性能是否良好,确保各种器械、敷料、物品的齐全和无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患者入室后需查对手术通知单、病历、手术间房号、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科室、过敏实验结果、血型单等,严防接错患者等事情的发生。

强化风险意识。首先需要强化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在遇到了风险事件后的应急能力。在此过程中,需要定期的组织护理人员对手术室风险的学习,通过这种手段可在较短时间内让手术室护理人员认识到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提升护理人员对于手术室风险事件的防范和处理能力。

完善手术室各项管理制度。针对手术治疗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制定出全面的应急预案,例如麻醉意外、呼吸不畅等问题,为了避免客观因素对于护理工作所带来的风险,要制定绿色通道,将手术过程中出现的火灾、停电等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对特殊事件规范程序,这样出现意外的过程中才能保证信息的上传下达,保证风险护理的有效展开。

加强手术室环境管理。手术室人员流动较大,必须定期对手术室进行杀毒,减少不良因素的产生,并结合手术操作需求,合理分配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策略。合理排班。在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在排班制度中体现出来,实施弹性排班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班次,使护理人员能够兼顾工作和生活。

术中风险管理。根据患者手术类型,护理人员应提前做好术前准备,仔细核对所需用到的医疗器械及设备,准备好各类抢救药品,确保比血带、消毒液、剪刀等物品材料完善齐全。另外,应注意核对手术器械规格,例行检查药品及器械质量,确保均可正常使用。

术后风险管理。手术结束后,将术中切除下来的病理组织制成标本及时送检。送检袋上应清晰、详细地注释标本来源和标本名称。护理软务必按照手术室护理流程及相关规范,执行各项善后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手术室存在较多安全隐患,且大部分风险因素均为不可预测的。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若P<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观察组手术风险发生率为0.76%,对照组手术风险发生率3.8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的为50%,总满意度达到96%,不满意的只有4%,对照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为30%,总满意度为74%,不满意的为26%,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手术风险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手术室患者实施风险意识管理效果突出,可预防不良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董爱琴,白雪松.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1).

[2]丁建华.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90):00019-00019.

[3]李晓静,姜黎黎,孙红敏,等.前馈控制与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7(B07):23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