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吕建平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农牧局青海海东810600

摘要:目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业生产已经由追求产量、效益的传统模式转变成了“高产、高质、高效、生态以及安全”的全新模式,这也就使得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现代农业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并合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从而保障农作物的质量。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问题;对策

1对防治病虫害的认识

目前很大一部分农民朋友在小麦和玉米发生病虫害之后,因在此方面缺乏全方位的理解和认知,缺乏综合性的科学防治方法,为此,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理解,这对最终的防治成效有着极大程度的影响。不少的农民在病虫害防治的认识上存在很多的问题,错误的认为只有采取一些防治技术便能够达到预期的防治成效。可是,在各类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病虫害防治上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对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具体包含了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作物的耕作规律、作物生长的外部环境等),同时要将现有的实际性问题作为基础,采取与之对应的解决措施,全方位的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这样才能够促使农作物在安全的环境下顺利生长,从而实现增产增收的最终目的。

2存在的问题

2.1农户的防治意识不强

农户对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的不足,以及防治意识的淡薄,只知道盲目的使用化学方式防治病虫害,没有掌握更加科学、更加多样化的方法,导致农作物的种植效率低下。究其原因,是相关农艺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没有做到位。没能够及时有效的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的宣传工作,使得农户对病虫害防治工作认识不足。这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不仅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社会资源。

2.2农户使用的防治病虫害手段效率较低

因为农作物病虫害知识的短缺,许多农户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水平也不是很高,更多的是依靠通过在生产种植过程中,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进行管理,因为不明白其中涉及到的原理,导致他们采用的“经验法”时而惯用,时而不管用。同时,对于农药使用方法的不了解,使得许多农户不能准确掌握病虫防治的最佳时间,也不能够准确的掌握农药的使用量。对于产生病虫害的原因,大多数农户都不甚了解,以至于难以从源头上治理病虫害,达不到高效治理农作物病虫害的效果。目前我国农户在喷洒农药的过程中,依旧有很大一部分人在使用后背式的人力喷洒工具,而没有学习使用新型的、便捷的机械化喷洒工具,这些防治器械方面的落后不仅增加了农户的劳动量,防治效果也不是很好。

2.3农药市场的不规范

农药是一种有毒物质,在管理上必须慎重。不仅是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使用不当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威胁到人的生命健康。同时在经营农药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差错,也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在当前的农药市场上,很多经营商还存在证件不齐全的问题。农药质量也参差不齐,存在药物名称、效用方面辨识不清的现象。这直接影响了农户对农药的使用,造成农药误用错用的现象。给农作物的病虫防治工作带来极坏的影响。

3对策建议

3.1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宣传体系

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需要特定的防治技术,因而提高农户们的科学防治水平便是取得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成功的重要手段。至于如何提高农户们的科学防治水平,完善宣传体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就宣传体系的完善而言,可分为直接和间接2种方式。间接方式,就是指有关部门不直接针对农户进行技术宣传,宣传对象主要是植保专业技术人员和村干部,通过对这些人的宣传培训,提升他们的病虫害防治水平,然后在依托他们向农户进行宣传与培训,这种方式便捷、简易。而农户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最终实行者,因而他们也是防治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相关部门在进行间接宣传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农户的直接宣传,以提升其科学防治的意识和水平。就直接宣传而言,可以通过以下途径:首先各级政府要切实利用好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宣传手段,向广大农户传达好农作物的防治对象、防治日期以及所应采用的防治方法;其次,农业技术人员在农作物虫病害防治时期要深入农村、农田,为农民开展防病害的培训课程,通过实地考察与分析,手把手地交给农户如何有效进行虫病害防治;再者,乡镇政府可以在农村开展评比病虫害防治示范户的活动,将具有优良防治水平的农户挑选出来作为示范户,用以指导周边农户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3.2加强农业部门的指导服务工作

农户种田不易,靠天吃饭,辛苦耕耘,一旦遇到天灾便损失惨重,因此农业部门一定要加强自身的指导服务工作,切实维护好、保障好农户的利益。首先,农业部门要做好病虫害的测报工作。植保人员要严格按照病虫测报规范执行田间调查,密切关注农田水稻的虫病变化,第一时间发布预测信息,及时预报能够让农户防患于未然,及早展开针对性的防治工作。其次,如上所述,农作物由于种植品种与种植方式等因素不同,其防治措施、施药品种和用量有很大区别,因而植保技术人员要做到因地制宜,对不同种类的水稻采取不同的防治手段。尽管如此,真正在稻田里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仍是农户本人,因而农业部门还要为农户们创造一个良好的防治环境。就以农药而言,农业部门一方面要做好药剂配方的把关力度,让农户用对药、用好药,从而提高防控效果;另一方面,农业部门要针对市场上出现的不法商贩用假冒伪劣的农药坑害农民的现象做好预防打击工作,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加大市场监察力度。

3.3加大专业化防治力度

无论从防治效果还是防治成本来看,专业组织的防治总是优于农户个人的防治。然而如前所述,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很多农户并不信任专业组织,因而导致这一行之有效的防治手法推展不开。针对此现象,政府应该从4个层面来逐步推行专业化防治工作的展开。第一,政府要积极做好行政推动工作,鼓励具有资本与技术的种植大户联合其他单位成立专业组织,参与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市场竞争中去;二是政府要做到相应的政策扶持,因为专业组织不被农民信任,而且在运作过程中往往利益受到损害,故而很多具有成立专业组织的人市场积极性不高,政府应给予他们相应的政策扶持,提升他们的积极性;三是政府应加强对此类防治组织的规范管理;四是针对农民对此类组织的不信任,政府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积极向农户普及专业防治的优势所在。水稻病虫害防治组织也要针对自身不足,从多个方面加以完善。首先,专业组织要坚持走市场化运营的路线,通过市场竞争逐步提升自我专业能力;其次,专业组织要做到自身从业人员业务过关、操作规范、设备先进、服务优良。

4结束语

总之,在农作物病虫害的实际防治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相关部门要做好监测与宣传工作,对病虫害进行监测并提高农民的综合防范意识与防治手段,同时还要对农药市场进行规范管理,从而促进防治工作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森文华.浅议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16,10(3):46.

[2]孙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7,37(1):117-118.

[3]吴富明.浅析农作物病虫害专业防治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7(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