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

申烁王雪垠

申烁王雪垠

郑州财经学院河南郑州450049

摘要:随着我国网络金融平台数量的不断增多,我国网络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网络经济的发展势头日益猛烈。在这一背景下,小微企业在网络金融中逐渐活跃起来。小微企业是当前我国经济中数量最多、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但是经常因为资金问题而发展受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机会,促进了小微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对互联网金融的含义与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意义进行研究,重点研究融资模式的创新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

1、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特点

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互联网金融就是对各项网络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网络计算对其进行整合计算以及分析,从而建立出其适用的企业以及个人的信用评价体系。

互联网金融有四大显著特点。

一是现代大数据以及云计算基础是其运行和发展的根本。互联网金融最重要的就是对客户信用状况的掌握,这就需要通过对社交网络、购物网站等相关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计算,从而确定放贷的对象,这对于有效降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同时满足客户的需求是十分重要的。

二是融资门槛低。这也是小微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金融的关键。互联网金融首创了小额贷款和短期贷款,有效扩大了其客户群体的覆盖范围,进而促进了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

三是融资效率高。与程序繁琐的传统融资相比互联网金融的融资效率更高,客户可以直接在相应的网络平台提出申请,平台对客户资质审核完毕后即可放款,有效节约了中小企业以及个人客户融资的时间。

四是融资成本低。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受到公众的青睐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低廉的融资成本。互联网金融整个流程都是在线完成且计算机可以承担大量的信用审核工作,因而降低了人工和时间成本。据相关数据显示相同金额的融资传统融资成本达到互联网融资的15倍以上。

2、互联网金融和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所具有的意义

2.1切实符合我国的战略需求

近几年来,我国小微企业的数量迅速增加,所需资金数量同样较为庞大,企业融资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小微企业已久的难题。由于小微企业在解决就业、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使得我国民间融资向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

2.2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互联网金融的最大特点之一就在于,它可以有针对性地为不同的小微企业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以切实贴合小微企业的真实发展需求。而且,在推出新型的金融产品后,互联网金融还会对顾客的满意程度和使用反馈开展收集和分析工作,以将此作为后期产品改进和更新的主要依据。并将这些统计的数据进行整理,做成一份内容清晰的融资表,内容涉及所有金融产品的优势和特点,以让众多的小微企业能够选择真正适合自身的金融产品。

2.3具有较好的便捷性

互联网是现代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其优点有很多,比如方便、快捷、涉及面广等等。而互联网金融以互联网作为交易平台,这无疑就使其交易过程具备了互联网所拥有的特点。其中,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小微企业可以较为快速地找到财务咨询、融资通道和合作企业等,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融资程序,从而有效提高了互联网金融的服务水平。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的交易、审核等程序相对较为精简,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融资的速度,从而使得小微企业融资更加便捷。

3、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具体创新

3.1完善小微企业社会信用体系

为更好的帮助小微企业进行融资,提升小微企业的信用成为企业关注的重大内容,只有提升企业自身的信用,才能更好的进行融资。因此,完善小微企业的社会信用体系成为重中之重。其一,要对小微企业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对诚信进行宣传,提升小微企业对于诚信的重视程度。其二,形成并逐渐扩大发展与自身相适应的小微企业信用评价市场,以完善个人的资信评级、企业威信、信用管理体系等等。使评价市场成为小微企业在互联网金融融资进行中的好帮手;其三,根据信用评价市场的反馈,及时对信用良好的小微企业给予鼓励、对信用较差的小微企业施加惩罚措施,以此来稳定并推动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良好发展。

3.2加强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的监管

互联网金融作为小微企业融资发展的新渠道,相关的法律体制还不够完善。在微小企业的业务范围内,需要确立与互联网金融进行融资的监管主体,并加强分工与协作管理,实现互联网金融融资监管的法律体制逐步完善。在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这一方面,可以分步定取小目标并逐步完成,填补相关法律存在的空白与漏洞,逐步实现相关融资模式的高效运转、扩大监管体系覆盖范围。

3.3增强小微企业抗击打能力

风险,是所有金融行业无法从根本上杜绝的一个问题。因此,在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相关检测中,可以在原有的传统模式基础上,融合现代化的高级网络科学技术。首先,实现对风险的控制与解决,拟定规范的款项流程,将高级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对金融风险的各项监测中。

3.4保护在与互联网金融融资时小微企业的权益

由于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属于新型模式,我国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没能完善。因此在权益的维护方面,可以利用:其一,教育的加强,以此来实现教育层面知识的吸收。这样可以提高小微企业的风险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锻炼保护自己权益的能力;其二,从法律法规的角度解决金融有关问题,优化权益保护制度,规范市场;其三,互联网络对自己要有一定要求,增强责任感,维护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其四,对于后续的投诉问题要加以优化,监督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起责任,将相关的检测问题进行到底。

4、结语

小微企业是我国众多经济实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力量。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是其适应网络经济的必然要求。融资模式的创新还需要企业其信用体系的完善与监管,提高小微企业在网络经济中的生存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馨.互联网金融助解“长尾”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2015(09):128-139.

[2]黄子健,王龑.大数据、互联网金融与信用资本:破解小微企业融资悖论[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5,30(01):55-67.

[3]徐细雄,林丁健.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4(06):144-148.

[4]安宝洋.互联网金融下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创新[J].财经科学,201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