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为导向的电力营销管理探讨孙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以市场为导向的电力营销管理探讨孙颖

孙颖崔梦璐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廊坊供电公司河北廊坊065000)

摘要:电力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的重要内容,也是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领域。这一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将对电网企业的经营环境、发展方式、管理方式和盈利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何改变电网企业传统思维习惯和工作方式,强化改革意识和市场意识,统筹电力体制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内部管理变革和“两个转变”,探索竞争型电力市场机制下电网企业的战略转型机遇,是对电网企业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课题。电力营销是电网企业面向市场的窗口。因此,探索电力体制改革情境下,电力营销管理的新思路,对于电网企业应对电力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前瞻意义。

关键词:市场导向;电力营销;管理;分析

1导言

电力市场改革可以说是我国电力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为促进供电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增强,必须要科学开展好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加速了电力市场改革,科学高效的电力营销管理活动有助于保障供电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供电企业而言,这属于一项非常重要的核心业务,因此必须要引起充分的重视。

2电力市场的特征

2.1电网企业经营的政治环境

近几年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将改革全面推向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以2015年《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及其配套文件为起点,电力体制改革围绕输配电价改革、增量配售电业务放开和电力交易市场化等重点内容全面铺开。

2.2电网企业经营的经济环境

“十二五”中后期以来,我国经济进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新常态,宏观经济增长乏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压力凸显。在电力市场,表现为售电量增速放缓,市场竞争加剧,电价受到严格监管,欠费风险增大,发展高强度投入、成本刚性增长与增速放缓、效益增长困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2.3电网企业经营的社会环境

经济新常态下,各种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所隐藏的社会矛盾逐渐暴露。社会对于电网自然垄断、企业用电成本较高及优质服务诉求提高的呼声的不断增强。同时,政策层面、学术领域、舆论环境、民众情绪等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

2.4电网企业经营的技术环境

电力装备在技术层面呈现出优势向行业上层集聚效应,并体现出显著的互联网化、智能化和互动化特征。具体到电网技术而言,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交流特高压、直流特高压、超导输电、微电网、大电网运行控制等领域,应用的重点在于电网形态、构建方式、运行控制等方面。

3电力营销概述

3.1电力营销的含义

电力营销工作属于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之一,能否科学做好电力营销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供电企业的实际经营效益。供电企业的电力部门负责进行电力销售工作,属于综合性服务平台。电力营销工作方式一般来说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不但可以借助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来控制整个电力销售环节,做出适当的策略性调控,同时还能够依靠信息反馈来对电能质量予以优化控制,从而为电力用户带来更加优质的服务。

3.2电力营销管理的一般原则

一是工作界限。在开展电力营销活动时,需要设置合理的工作界限,尽可能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明确相关责任,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二是记录原始数据。在电力营销工作中必须要坚持以原始数据记录为准,确保原始数据的统一完整,确保数据信息录入的准确,有助于后期进行数据整理。三是必须确保数据共享。依靠对电力营销数据的综合整理分析,从而结合市场实际需求进行科学预测,促进电能管理工作水平提升。

4面向市场的电力营销管理做法

4.1转变营销管理定位

转变营销管理定位是面向市场的电力营销管理的前提。在高度动态、不确定性、不可预控经营环境下,电网企业营销部门要从工作指导和业务管控的管理定位,转向宏观管住中微观放开,标准政策管住业务实施市场拓展放开,成本效率管住具体指标、具体工程项目放开,实现从“家长式管理”到“服务式管理”的角色转变;在外部市场客户上,电力营销部门要从侧重客户服务向侧重客户体验转变,从满足客户需求向创造客户需求转变,从输出产品服务向输出企业价值转变,实现从“电保姆、电管家”到“电参谋、电伙伴”的角色转换。

4.2做精营销主营业务

做精营销主营业务是面向市场的电力营销管理的基础。电力营销部门要以压缩客户平均办电周期为主线,推动业扩报装、电能计量、电费核算、用电检查、资产管理等电力营销传统业务的精益化、集约化、信息化管理;以综合能源服务、电动汽车、电能替代、光伏风电并网、智能用电等新兴业务为重点,拓展电力营销新兴业务的优先发展;以营销业务系统应用系统、用电采集系统、95598客户服务系统为平台深化大数据多样化应用、客户消费行为分析、智能互动服务水平提升等电力营销支撑业务的不断探索,实现电力营销主营业务根本诉求从注重客户服务向注重客户体验跃升,从电力服务提供商向电力价值提供商跃升,夯实面向市场的电力营销管理的基础。

4.3整合营销管理资源

整合营销管理资源是面向市场的电力营销管理的保障。针对客户资源,电力营销部门要做好客户类型分类,为不同类型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精准服务。针对渠道资源,电力营销部门要以营销“一口对外”的职能定位整合内部与营销部门对接的软硬件系统,加强与内部各部门协同服务能力,强化与微信、微博、支付宝等新媒体接入商的合作,增加超市、社区店、便利店等缴费渠道的接入数,加大对营业厅、自助服务终端、电力手机App移动客户端的投入,不断将渠道资源向客户延伸。针对数据资源,电力营销部门要以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处理为工具,以数据应用性分析结果为基础,改进客户服务方式方法,优化客户服务资源配置,准确推送营销信息,深入发掘客户潜在需求,创造客户新需求,做好存量客户维护和增量客户拓展。针对资产资源,电力营销部门要加强对线路、台区、表计等资产设备的运维管理,对内明确资产责任部门责任人,对外明确与客户资产分界,加大对反窃电、电费追缴、外力破坏等损害电力资产行为打击力度,维护电网企业合法权益。

4.4创新拓展新兴业务

创新拓展新兴业务是面向市场的电力营销管理的关键。电力营销部门要以推进电能商业化应用为核心,横向拓展电能商业化应用边界,纵向发掘电能商业化应用深度,大力探索涉电商业业态,拓展新型用电业务,创新电能商业化应用方式,加大新业务培育力度。要强化与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实现客户关系从交易对象向合作伙伴、从电能输送向价值创造的转变。加强与银行资本、电商平台、电力客户、设备厂商的跨界合作,尤其是尝试在新兴业务发展上构建“1+N”多方共赢的跨界合作。要创新新型商业模式,以电能为骨架、以资本为血肉探索电能商业化应用的新型商业模式,变“产品思维”为“资本思维”,变“债权关系”为“股权关系”,探索在综合能源服务、电动汽车、电能替代、新能源、微电网、节能环保等新型业务上构建资本联合型的商业模式。

5结论

电力体制改革是对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电力客户和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均具有重大影响的国家战略。电网企业只有在全面把握改革背景下电力市场特征,率先在在直接面对电力客户的电力营销业务上,构建以客户为中心业务组织架构,才能够赢得电力体制改革的市场先机。

参考文献

[1]宋雨玲.浅谈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现状及其发展策略[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8):84.

[2]宋雨玲.浅谈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现状及其发展策略[J/OL].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8):84[2018-09-04].

[3]王小军,王莉萍.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科技风,2018(22):174.

[4]柯志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实践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8):107-108.

[5]李杰.电费风险管理在电力营销全过程中的有效运用分析[J].科技风,2018(20):197.

[6]韩霜霜.大数据背景下电力营销数据管理的整合与创新[J].农电管理,2018(07):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