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县职业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度及工作行为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杞县职业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度及工作行为调查

曹向华

杞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杞县475200

摘要:目的了解杞县职业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和工作行为习惯情况,为开展布病健康教育和布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现场对职业人群的布病防治知识知晓度和工作行为习惯进行调查。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杞县职业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47.20%,工作防护行为持有率为51.37%。结论杞县职业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工作防护行为持有率均较低,应加强对职业人群的布病防护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关键词:职业人群;布病;防治知识;调查

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theoccupationalpopulationinQixianCountyofBrucellosispreventionknowledgeawarenessandhealthprotectivebehaviorsofholdings,soastoprovidescientificevidenceforhealtheducationofBrucellosis.MethodsApplicationofquestionnaire,on-sit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occupationalpopulationknowncasesofBrucellosisandhealthprotectivebehaviorsholdingsinvestigation.UsingEpiData3.1toestablishdatabase,statisticalanalysisusingSPSS18.0data.ResultsOccupationcrowdofBrucellosispreventionknowledgeawarenessratewas47.20%,thehealthprotectivebehaviorwitharateof51.37%.ConclusionsOccupationcrowdknowledgeawarenessrateofBrucellosispreventionandhealthprotectionactofholdingrateisrelativelylow,shouldstrengthenthehealtheducationworkofBrucellosisinoccupationalpopulation.

Keywords:Occupationalpopulation;Brucellosis;Knowledge;Investigation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机体后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同时畜牧业也受到一定的影响,给职业人群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2015年布病疫情较为严重,引起疾控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本次调查以杞县饲养、屠宰、贩运、收购、皮毛加工、乳肉销售、兽医等职业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职业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度和工作防护行为持有率进行调查,旨在了解本县的职业人群对布病的防护意识,从而指导布病防控工作。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杞县饲养、屠宰、贩运、收购、皮毛加工、乳肉销售、兽医等职业人群。

1.2方法根据《2014年河南省布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采用该方案中的《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和《布病防护行为调查问卷》对本次调查的职业人群进行问卷。

1.3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采用双人双录入方法,并对录入的数据进行一致性检验,运用SPSS18.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2结果

2.1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收回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272份,总知晓率为47.20%。知道哪些家畜为主要传染源和购买牛、羊时需要检疫的人数较多,知晓率分别为68.38%(186/272)和66.18%(180/272)。知道哪些行为容易患上布病98人(36.03%)、知道人患了布病有什么症状115人(42.28%)、知道家畜患了布病有哪些表现66人(24.26%)、知道人与家畜都可患上布病152人(55.88%)、知道通过免疫可预防家畜患布病128人(47.06)、知道哪些行为容易患上布病102人(37.5%)。

2.2职业人群布病防护行为情况

收回布病防护行为调查问卷表266份,总持有率为51.37%。其中“不食用未熟透的羊肉制品”255人(95.86%)、“不食用病死牲畜肉”230人(86.47%)“对牲畜流产物、胎盘等无害化处理后深埋”236人(88.72%)、“冬季产的羊羔不放至人居室内”228人(85.71%),以上健康防护行为在本次调查中持有率较高,而“从事牛羊接生、屠宰等工作后消毒、洗澡”30人(11.29%)、“从事牛羊接生、屠宰等工作时,戴口罩、手套,穿工作服”47人(17.37%)、“清理圈舍后消毒、洗澡”42人(15.79%)、“清理圈舍过程中戴帽子、口罩、手套,穿工作服”26人(9.77%),以上健康防护行为在本次调查中持有率较低。

3讨论

人间布病疫情近几年来有所回升,并且流行区域有了一定的变化,以往主要在牧区,比如新疆、内蒙等区域,而今在农区,以及城市中得到蔓延。并且感染人群也发生了变化,逐渐由牧民向职业人群以及普通市民侵袭。造成这一流行趋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牛羊等家畜在散养户中的比例增大,动物流通更便利,以及职业人群缺乏布病相关防治知识的教育。布鲁氏菌主要通过皮肤黏膜直接接触、呼吸道、消化道感染机体,病畜流产物、皮毛、病畜的乳、肉、内脏、以及被污染的水、尘埃和土壤都是传播因子[1]。杞县疫情近两年来呈上升趋势,本次调查显示,杞县职业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防护行为持有率均不高,与吴殚[2]的调查结果一致。职业人群对布病防治知识认识欠缺,无法意识到工作行为中存在的风险,导致不良防护习惯的形成,因此增加了患病风险。

健康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方式,向人群传播正确的健康知识,从而让人群意识到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做到哪些防护,养成什么样的习惯,这样才能避免疾病的发生。多数研究表明,通过健康教育干预,职业人群的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会有显著提高,进而改变其不良的工作行为习惯[3]。由于杞县不是布病的主要流行区,布病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较少,从而使职业人群对布病的相关认识欠缺,造成疫情的上升。这主要是由于县区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体统不完善,专业科室未成立,人员配置上不去,使健康教育工作实施不到位。因此,首先应加强专业的疾病防控健康教育队伍的组建,这样才能更好地把科学防护知识授予职业人群,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畜牧部门也应加强宣传教育,落实相关政策,及时对职业人群进行防治知识宣传,及时对动物进行检疫,对发现有疫病的家畜,应做到科学的处理,以免疫情蔓延,同时做好从业人员的经济补偿问题。

综上所述,布病疫情不容忽视,首要问题就是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只有让职业人群了解布病、认识布病,才能养成正确的从业习惯,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疾病的发生。这需要职业人群、疾控部门、畜牧部门等相关部门的大力合作,相互协调,这样才能使布病防控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吕锐利,孙花荣,朱永红,等.河南省汝州市布鲁氏菌病高发乡高危人群布病防治知识及行为习惯调查[J].疾病监测,2013,8(7):564-566.

[2]吴殚,张松建,李长青,等.北京市顺义区布鲁菌病重点人群防治知识及防护行为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9):846-848.

[3]关超玲,袁志忱,姚燕,等.吉林省西部牧区养殖羊户家庭中小学生布病防治知识及行为习惯调查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0(6):1303-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