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教师轮岗交流新学期启动等9篇

/ 2

淮安:教师轮岗交流新学期启动等9篇

顾佳杨树立裴伟/笪伟杨娇轩黄哲

常州:民族团结夏令营活动隆重举行

近日,江苏省七彩夏日——民族团结“手拉手·一家亲·一世情”夏令营活动在新落成的常州西藏民族中学隆重举行。参加此次活动的有江苏省文明办、省教育厅领导,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民宗局领导,江苏教育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报刊社领导等,以及来自江苏省24所民族学校的210名学生代表和62名教师(教研员)代表。图为参加演出的学生与参会代表在一起。

泰州:农村学生秋学期免费住校

日前,记者从泰州市教育局获悉,今年秋学期,泰州市5万余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将免费住校。其中约5000名家庭困难的寄宿生可享受每年500元~750元的生活补助。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民办中小学暂不执行此规定。

据了解,从今年春学期起,泰州市实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免收住宿费。实行免收住宿费后,市区(包括海陵区、高港区、经济开发区)按照不低于免收住宿费前住宿生缴费标准,安排免收住宿费补助资金,四市也由当地财政部门列入学校预算予以保障,其中宿舍水电费、零星修缮费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列支。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的条件必须符合相应条件。其中,寄宿生家庭距学校的距离由各市(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要求,包括生源情况、道路交通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原则上控制在小学生2000米以上,初中生3000米以上。

此外,今年春学期起,泰州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也相应提高,每生每年370元,初中610元。(顾佳)

盐城:首批140名教师交流名单排定

日前,盐城市区11家由盐城市初级中学等优质学校领衔组建的教育集团7月底浮出水面,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始分别纳入上述集团并实行一体化管理,名校优秀骨干教师向一般学校流动将实现常态化。

按照新的体制,教育集团内统一师资配置、统一教学管理、统一奖惩考核,资源互补共享。教师不再“一校所有”,在各校区之间实行定期交流,使师资配置趋于均衡。从今年秋学期起,已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的校级领导干部和教师中符合条件的均须交流,每年交流一次,每批交流时间不少于3年。各领衔学校每年交流教师不低于符合条件人数的15%,其中具有区级以上学术称号和荣誉称号的教师不低于同类教师的15%。目前,各教育集团已经初步排出140名校长、教师参与首批交流,其中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交流数为90人。

据悉,教育集团内成员校之间设备、图书、校舍亦实行均衡配置。

该市还规定,从本年度起,将校长、教师交流作为申报特级教师、名教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的必备条件;作为申报高一级职称、评优和培训的优先条件。凡无正当理由不服从交流安排的,学校不得聘用;交流期间未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年度考核被评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不享受当年奖励性绩效工资。(杨树立)

镇江:在职教师有偿家教被亮“红牌”

近日,镇江市教育局召开专门会议,针对最近社会反响较大的少数教师热衷有偿家教的情况,专门研究遏止有偿家教的问题,向全社会表明教育部门的态度和决心。

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系指在职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营利性教学的行为。市教育局表示,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不仅违反了师德规范,而且违反了省关于规范办学行为的“五严”规定精神,教育行政部门将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遏止有偿家教。除国家规定的教学时间外,中小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在任何地点组织上课、补课和变相上课、补课。学校和教师均不得介绍、组织学生到社会办学机构上课、补课,教师不得到社会办学机构兼职从事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辅导。

据了解,教育部门将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和师德宣传教育,让校长、教师充分认识从事有偿家教的极端危害性。禁止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实行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管不住有偿家教的校长,必须引咎辞职。实行有偿家教师德“一票否决”制,一经查实,当事人年终考核不得定为合格以上等次,并扣发3个月至6个月基础性绩效工资中的工作津贴部分,不得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职务评聘和岗位聘用实行“一票否决”,情节特别严重的将解聘辞退。对群众举报的问题决不姑息,做到“有报必查、有错必究”,市教育局已组织专人负责明察暗访和调查核实。

据了解,教育部门将全面启动举报奖励机制,对有偿家教行为经查证属实,将给予举报人奖励。市民可以通过电话、书信、网络等多种渠道举报,举报须写明详细的补课时间、地点等信息。对举报的有偿家教行为,教育部门将及时查处,并将查处结果通报举报人,做好举报人的保护、保密工作。(裴伟/笪伟)

扬州:调研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情况

近日,扬州市委副书记洪锦华、市政府副市长董玉海一行分别前往广陵区、维扬区和开发区,集中调研该市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情况。市教育局局长余如进、副局长穆光曙陪同调研。

市委副书记洪锦华一行先后来到育才小学西区校,梅岭小学西校区和扬中树人学校九龙湖校区进行了实地调研。洪锦华指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要把发展农村教育作为重点,加大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进一步解决城乡教育质量不平衡和资源分配不平衡的矛盾;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要把建好城乡师资队伍作为关键,注重优秀教师选拔,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要把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根本,教书育人注重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并重,要通过统筹城乡教育建立与人口布局结构相适应的城乡教育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加快的新形势,调整教育布局规划,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工程,构建优质教育体系,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快城乡教育统筹发展。

今年,扬州市首次实行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整合,作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育才小学西区校将施教区覆盖整个新城西区,今年秋学期将开始招生。树人学校也将高中部和国际部迁入地处开发区的九龙湖校区。扬州市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施跨区合作办学,放大了优质教育资源,从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其他热点学校生源拥挤的问题,进一步扩大了市区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了区域整体办学水平。(杨娇轩)

无锡:率先成为“江苏省感知教育实验示范区”

近日,省教育信息化暑期工作会议在无锡举行。该市实施的“感知教育”示范工程受到与会专家肯定,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湘宁和无锡市副市长华博雅为“江苏省感知教育实验示范区”揭牌。

无锡市教育系统正在实施的“感知教育”工程,被市政府批准为12个传感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之一。感知教育工程重点在学校普及教育、教学应用、教育管理及教育公共信息管理等方面应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推进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自去年起,该市教育系统就在物联传感技术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江南大学组建了全国首个物联网工程学院,为国家以及地方经济结构战略转型和创新型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无锡市电化教育馆积极依托中国教育电视台建设了“感知生长”农植园以及校园数字“气象台”,建设了“仰望星空”数字天文台,无锡将物联网技术率先应用到国家教育新媒体平台,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2010年1月,无锡成为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VCT应用实验项目5个试点城市之一,在24所学校积极开展27个学习项目研究,其中不少是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实验,更好地开拓了创新教师和创新学生培养、实践与研究。大大提升全市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能力,努力探索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和共享。下一阶段,无锡将大力实施“感知普及工程”“感知课堂工程”“感知学习工程”“感知课程工程”“感知校园工程”以及“感知信息工程”,将物联网技术充分应用于教育,进一步提高无锡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锡教宣)

宿迁:义务教育学校对口支教工作启动

日前,为充分发挥市直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缩小城乡、校际教育发展差距,更好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宿迁市举行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对口支教启动仪式。

从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市直义务教育学校每所学校都将在3年时间内对口支教宿豫区、宿城区、宿迁经济开发区、湖滨新城两所以上农村学校。每学年市直学校要选派4名骨干教师到对口农村学校支教,农村学校也将选派相应学科的6名至8名骨干教师到市直义务教育学校学教。本次支教的12名教师均是市级骨干教师,其中有两名为省特级教师。他们将在支教工作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每月至少开设一次公开课或示范课;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受援学校教师到支教学校听课、参加教研活动,把良好的工作作风、教风带到受援学校。

宿迁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开展城乡对口支教工作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措施和有效手段,市教育局将在开展多年城乡对口支教工作的基础上,坚持支持教学与管理相结合,坚持长期支教与短期送教相结合,坚持智力支持与物力支持相结合,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宿教宣)

日前,由江苏省南通市和平桥街道濠城社区筹建的南通市首家少儿水中瑜伽基地在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新天地体育馆宣告成立。30余名儿童参加了首期水中瑜伽基础体验课程。图为印度教练莫汉在教授小学员们水中瑜伽的基本动作。(黄哲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