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1

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分析

王建华

王建华(青岛市技师学院山东青岛266229)

摘要: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校园稳定、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随着招生规模的增加,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就不断加大,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以便更好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关键词:学生管理班主任管理体系

一、引言

目前,如何提高管理效益和质量,是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带给学生管理工作的负面影响是较大的,也赋予了职业院校管理工作的新特点、新内容,学生管理工作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管理工作要有效发挥教育和管理两大职能,必须因势利导,真正做到由爱出发,教育为先,疏导为法。

二、不要强制性的“管”,而是要开导性的“理”

现在有不少学校管理学生时喜欢使用强制手段,表面上看这种方法可以控制学生纪律,但内部却是矛盾多多,因为强制性管理会带来很多不良现象。首先,强制管理势必导致以压代管、以罚代管、以扣代管甚至以开除代管,这样很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其次,管字当头,势必是以人治校,而不是以法治校。最好的管理方式应该以人为本、以德治校。而突出一个管字,处处管字当头,管人者说了算,以人管人,以罚治班,而不是以制度管人,管理者就有可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有可能成为救火队员,而被管理者往往却是口服心不服。这就要求管理者要讲究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虽然学生管理工作最终还要落实在管上,但管要以制度做保证。规章制度的落实,要自上而下,层次分明,网络清晰,职责到位。要保证制度执行的严肃性,更要努力做好预防工作,充分体现超前意识。职业院校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人的身心发展最不稳定的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思想活跃而不成熟,自我约束能力差,不要苛求学生完全按照学校、教师的意愿行事,学生中出现一些违纪现象是正常的,有其客观必然性。

三、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作用,是搞好学管工作的关键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就是要选拔一批责任心强、有爱心、有情感的人做班主任。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是教育的基础,入情才能入理,入理才能入心,入心才能入行。由此可知,情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许多优秀企业管理者经常看工厂的生产岗位设置平面图,以至下车间时能随口叫出每个岗位上员工的姓名,知道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人近期安排,让员工们觉得管理者在时刻注意他们、关心他们,因而心甘情愿地为老板效力。

四、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学生干部对学生管理工作有重要作用

学管工作仅靠班主任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调动广大学生干部的积极性。这样,学管工作就一定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首先,推行学生干部竞聘制。候选学生会干部由各班推选产生,他们要认真准备竞选演讲稿,向学院学管老师和团委及学生代表公开述职,最后由学院学生管理处负责任命。这种选拔方式既体现了公平、公开、公正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也保证了选拔的学生会干部素质普遍较高。

其次,要建立一个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班委会。要圆满完成班级的各项任务,调动全体同学参加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就要充分依靠学生干部。例如:针对学校班级评比的各个项目,可组织学生学习讨论,制定严格完善的班规,由班委会、团支部监督执行,实行加减分制,并与操行评定挂钩;将班级评比的各个项目落实到每个班干部身上,责任落实到人,使其明确权利和义务,适当给予班干部、团干部一些压力,工作积极性与热情都会得到提高。

五、多和家长沟通,形成全方位管理体系

要充分调动和运用学校、家庭各个方面的力量参与班级管理,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在学生管理中,学校的职能是毋庸置疑的,家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除了寒暑假,平时的生活基本是学校和家庭两部分的衔接。经常与家长联系,尤其是借助于电话这一快捷的通讯工具,可以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教育手段。

六、调动学生积极性,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和自我管理

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在工作中要注意调动学生自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工作,改变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从属和被动的地位,不单纯地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管理的客体,以利于消除学生对于被管理的逆反心理,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在竞选班干部和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可以采用征稿的形式,发动全班同学献计献策,再结合老师的见解,取得共识,大家共同推选出一个有凝聚力的班委,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学生愿意干的事,干起来热情高,干劲大,成效也好。他们自己制定的制度,执行起来也毫无怨言。另外要求全班同学参加日常管理形成轮值制度,每个人都有机会履行班级管理职责,能够增强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为管理好班级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生管理工作看似难,其实只要管理者有耐心、善沟通,再以上面几点为准则,学生管理工作就会有很大起色。总之,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针对专业特点,采取柔性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高智能、高技能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