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都匀少数民族地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制约因素探讨分析

/ 1

黔南州都匀少数民族地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制约因素探讨分析

黄盛芳袁平罗盛娟孟丽萍程艳红

黄盛芳袁平罗盛娟孟丽萍程艳红

(贵州省都匀市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服务中心558000)

【中图分类号】R19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6-0221-01

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每年约有20-30万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儿出生,加上出生后才显现出来的缺陷,每年出生缺陷儿总数约80-120万,约占当年出生人口总数的4%-6%。出生一个缺陷儿,对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和巨大的精神痛苦,不仅会影响国家人口素质同时影响家庭幸福和生活质量。生育健康聪明的孩子,是社会和家庭共同的期盼。

为有效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策略,一级预防是孕前和孕早期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预防出生缺陷儿的发生,包括婚前检查、遗传咨询、选择最佳的生育年龄、孕早期保健,包括合理营养、预防感染、谨慎用药、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放射线和有毒有害物质、避免接触高温环境等;二级预防是是在孕前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出生,主要是在孕期通过早发现、早诊断和早采取措施;三级预防是指对出生缺陷儿进行治疗和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预防出生缺陷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的重要手段。

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把预防措施落实在怀孕之前,能够实现预防关口的前移,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为家庭幸福创造条件,惠及千家万户,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体现了国家高度关注生育质量,关心人民健康,重视群众的切身利益,努力满足群众需求,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具体行为。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的:提高与前优生健康检查提高计划妊娠比例;提高计划怀孕夫妇优生科学知识水平,增强孕前风险防范意识;改善加计划怀孕夫妇健康状况,降低或消除导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预防出生缺陷发生,提高人口出生素质。

本地区经济简介:都匀坐落在苗岭山脉南侧,总面积2274平方公里,人口约49万,有布衣、苗、水、瑶、侗等3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8.6%,市辖一个经济开发区、5个办事处、18个乡镇(其中3个水族自治乡),农业人口约占65%以上。

制约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因素之一:经济

都匀地区山多地薄,经济发展长期滞后,可耕地面积较少,依靠有限的耕地不能解决温饱,由于经济拮据,农村青壮年基本外出打工,留守的基本是老人和儿童,外出的计划怀孕夫妇难以监测、追踪和随访。

制约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因素之二:文化

都匀地区有布衣、苗、水、瑶、侗等33个少数民族,占人口大半,生活习俗和信仰繁多,很多长久以来的生活陋习目前不能彻底根除,女孩读书问题在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后,虽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也仅仅是部分义务教育,本地区农村,90%以上人口是初中、小学文化甚至文盲。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接受和理解有很大的局限,给宣传教育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一些计划怀孕夫妇要反复做多次工作甚至要一定的行政措施才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出生缺陷的发生和治疗相当一部分还停留在原始的封建迷信阶段。

制约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因素之三:交通

都匀地处山区,交通不发达,村寨没有交通车,通公路的村寨大部分的交通工具是摩托,少数民族山寨很多在大山深处,检查对象有时从家里到乡镇的医疗单位步行要两三个小时,很多对象因此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不屑,工作难做。

制约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因素之四:不健康婚育观

受文化、习俗的影响,本地区农村早婚早育现象严重,部分是未婚先孕,这部分生育对象不能做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制约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因素之五:诸多因素的恶性循环

经济落后导致交通、文化落后;法制观念淡薄导致早婚早育;再导致经济落后。如此的恶性循环,制约了各项工作开展。

针对本地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建议

作为基层医疗服务部门,地区的经济没办法解决,要做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作,力争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宣传:宣传力度要大,功夫要深,利用各种贴近群

众生活的宣传形式,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意义和重要性让群众真正了解,力求做到,不采用行政措施群众能自愿、愉快、主动、并克服一切生活上的困难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2、深入基层锁定目标人群:工作人员做到深入基层,联合村级卫生、计生人员,掌握计划怀孕妇女底数,包括外出打工人员,加强沟通,针对目标人群培训宣传优生优育、知识。

3、加强多部门合作:卫生、计生合作;卫生、民政合作;卫生、教育合作;普及优生优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