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组织厚切片抗酸染色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病理组织厚切片抗酸染色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

汪明成

汪明成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病理科浙江杭州311106)

【摘要】目的:探讨病理组织厚切片抗酸染色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诊治的20例结核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行活体检验,采用组织学HE光镜检查病理活检组织,同时进行6um厚切片及4um常规切片进行抗酸染色,比较检查效果。结果:4例淋巴结活检,3例纤维支气管镜活检,2例肺粗针穿刺活检,3例肺叶部分切除,1例腰椎活检,3例关节活检,1例喉部活检,2例鼻咽镜活检,1例其他。20例患者中14例典型结核病,6um病理组织厚切片阳性率为57.1%,显著高于4um病理组织厚切片(42.9%)(P<0.05);7例非典型结核病中6um病理组织厚切片阳性率42.9%,显著高于4um病理组织厚切片(28.6%)(P<0.05)。结论:结核病患者临床上进行病理组织检查时辅助组织切片抗酸染色检查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病理组织厚切片;抗酸染色;结核病;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3-0143-02

结核病(tuberculosis,TB)全球每年有900万新增结核病患者,每年死亡病例高达200万人。对于结核病尚缺乏理想的诊断方法,传统方法虽然能够帮助患者诊断,但是临床误诊率或漏诊率较高。近年来,结核杆菌细菌学检查在结核病诊断使用较多,而抗酸染色法是结核杆菌细胞检查的常用方法,具有假阳性率低、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等优点。但是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1]。近年来,病理组织厚切片抗酸染色在结核病中广为使用,为了探讨病理组织厚切片抗酸染色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选取2008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20例结核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20例结核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实验中,男12例,女8例,年龄为(21.9~58.4)岁,平均年龄为(35.7±3.1)岁,患者均采用病理活检组织学HE光镜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为结合典型或不典型形态学改变的病理活检组织。患者及家属对诊断方案、护理措施等有知情权。

1.2方法

患者均行活体检验,采用组织学HE光镜检查病理活检组织,采用组织学HE光镜检查,同时进行6um厚切片以及4um常规切片进行抗酸染色检查,方法如下:选取组织采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并连续切片及HE染色,放置在光镜下观察并进行分析,将上述切片分为典型患者和非典型患者。将两组厚切片机械能常规抗酸染色检查,放置在40或100倍物镜下光镜观察并寻找抗酸杆菌[2]。

1.3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其中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予以LSD法两两比较。P小于0.05,提示经比较两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本次研究中,4例淋巴结活检,3例纤维支气管镜活检,2例肺粗针穿刺活检,3例肺叶部分切除,1例腰椎活检,3例关节活检,1例喉部活检,2例鼻咽镜活检,1例其他。

本次研究中,20例患者中14例典型结核病,6um病理组织厚切片阳性率为57.1%,显著高于4um病理组织厚切片(42.9%)(P<0.05);7例非典型结核病中6um病理组织厚切片阳性率42.9%,显著高于4um病理组织厚切片(28.6%)(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相关学检查结果比较

3.讨论

结核病是由于结合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且在肺部比较常见,在其他部位,如:咽喉、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等均可发病。常规方法虽然能够帮助患者诊断,但是临床误诊率或漏诊率较高。近年来,各种腔内检查、B超或CT等技术的诊断,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病变部位,但并不能鉴别肿瘤和肺肿瘤性疾病。结核病HE光镜下主要表现为坏死性肉芽肿性炎,典型的结核结节是由于类上皮细胞、Langhans巨细胞外围局部聚集反应性增生纤维母细胞及淋巴细胞构成,结节中心为干酪样坏死。对于不典型病变患者则表现为炎性纤维组织背景中见非坏死性肉芽肿或散在类上皮细胞,部分患者甚至很难见到上皮样细胞。

目前,临床上除了传统的抗酸染色法外,还可以采用荧光染色法、免疫组化方法等检查。但是,这些方法对设备要求相对较高,成本也比较高。而抗酸染色法虽然灵敏度低,但操作简单、成本低、特异性高。通过在抗酸染色后置于光学镜下方法400倍物镜,可以看见亮红染的两端钝圆稍弯曲的细杆菌,边缘自然流畅、立体感也相对比较强。但是,临床上辅助抗酸染色从结核病组织中检出结合杆菌的检出率相对较低。即使对于比较典型的病变,而抗酸染色却呈现出阴性;即使是阳性病理,一般结核杆菌数量也相对比较少,从而很难找到结核杆菌,通过组织厚切片进行抗酸染色效果理想,它能够显著提高阳性率[3]。本次研究中,20例患者中14例典型结核病,6um病理组织厚切片阳性率为57.1%,显著高于4um病理组织厚切片(42.9%)(P<0.05);7例非典型结核病中6um病理组织厚切片阳性率42.9%,显著高于4um病理组织厚切片(28.6%)(P<0.05)。同时,该方法诊断时不需要使用油镜,能够看见的阳性抗酸杆菌的数量也比较多,仅仅需要400倍即可,它能更好的保护分枝杆菌的形态,利于观察,增加抗酸染色阳性率。

综上所述,结核病患者临床上进行病理组织检查时辅助组织切片抗酸染色检查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占锋,许长宝,赵兴华等.输尿管镜检术在早期泌尿系结核中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217-219.

[2]李娟,鲁昌立,张尚福.以肉芽组织和肉芽肿为特征的脑结核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1,11(5):52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