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患者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

/ 2

鼻咽癌患者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

张金桃刘翠容夏辉刘春红周巧周富玲

张金桃刘翠容夏辉刘春红周巧周富玲(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肿瘤科广西南宁530021)

经外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eter,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高,其发生率32.3%[1],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我病区于2008年6月~2010年6月对80例首诊鼻咽癌患者行PICC置管术,对发生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15患者,应用33%硫酸镁溶液湿热敷给予治疗,并精心护理,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80例,于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耳鼻咽喉头颈肿瘤科住院的鼻咽癌患者,其中男59例,女21例,年龄19~59岁,平均年龄(41±3.5)岁。所有患者均采取同步放化疗治疗方案,于治疗第1天均给予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型号为5Fr单腔导管行PICC置管术,导管留置时间9~75d。治疗组PICC置管后4小时另于穿刺点上方3~5cm给予33%硫酸镁溶液湿热敷,2次/d,30min/次,连续观察7天。对照组:PICC穿刺置管后按常规护理,未给予硫酸镁湿热敷,出现静脉炎后,立即给予33%硫酸镁湿热敷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同上,并做好记录。所有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患者,发生后均进行33%硫酸镁湿热敷治疗,直至痊愈。

2静脉炎判断方法

静脉炎分级是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程度判断标准[2]进行分级:Ⅰ级为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PICC置管后7天,每天由2名护士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局部观察并记录,如出现静脉炎症状,报告医生按上述方法进行处理。

3结果

治疗组出现3例Ⅰ级机械性静脉炎,1例Ⅱ级机械性静脉炎,继续湿热敷1~4d后治愈;对照组出现8例Ⅰ级机械性静脉炎,3例Ⅱ级机械性静脉炎11例机械性静脉炎患者中,10例患者用33%硫酸镁溶液湿热敷3~8d后治愈,1例女性患者在置管后第2d出现Ⅰ级静脉炎,经用33%硫酸镁溶液湿热敷后症状未得到改善,置管后第4d发展成Ⅲ级机械性静脉炎,于置管后第9天拔管。

3护理

3.1加强护士置管操作和维护技能培训

组织全科护士进行PICC相关理论知识及规范化操作规程的培训,,组织观看PICC置管的操作过程和置管后维护方法的录像,重点学习科室制定PICC置操作规程及维护技能、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等。采用多途径培训,护士长利用晨会进行理论专项讲课,并实地操作;派护士参加院外和到院内其他科室的学习培训;请拥有PICC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给护士进行培训。采用一对一的带教和指导方式,护士在已全面掌握PICC置管操作和维护技能的本病区护理骨干的指导下进行导管维护,强调在维护过程中的注意点和容易忽视的细节,直至护士完全掌握维护流程、能够识别与处置各种导管并发症、脱管等技能,并能独立处理紧急状况后才能单独进行PICC导管的维护。经过培训,真正做到置管操作专业化,维护技术普及化,从而减少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

3.2正确湿热敷方法

护士掌握正确湿热敷方法,在穿刺点上方3~5cm,即将浸透于45-49℃的33%硫酸镁溶液15cm×20cm医用棉垫稍拧干后平铺,用保鲜膜包裹三圈,以达到保温的目的,以取得良好的湿热敷效果。

3.3心理护理

置管前向患者讲解操作过程,包括应用导管的目的、意义、术中配合、术后的自我维护及注意事项等,以解除病人的紧张焦虑情绪,对PICC导管的穿刺成功率及置管期间的维护有重要意,对初次置管有恐惧感的患者可带至已置管患者床边亲自交谈,解除其心理负担后再行操作,取得患者合作,以减少反复穿刺引起的血管损伤,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3.4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

临床工作中发现,患者在PICC置管后均不敢活动手臂,置管穿刺侧手臂处于制动状态。因此教会患者穿刺后24小时内减少穿刺侧手臂的屈肘活动及用力过度如避免抬重物、举高、用力甩膀活动,避免游泳、泡澡,术后3d放松术肢,避免剧烈活动,减少运动量,可减少肌肉运动对血管壁的挤压,直接减少了血管壁与导管之间的摩擦使机体逐步适应导管;每天可握拳锻炼3次,每次100下,并交待患者可进行日常生活活动,日常生活、工作不受影响,以促进穿刺侧上肢血液循环,减少甚至避免了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3.5按要求做好观察

建立患者PICC个人档案,床头贴有“PICC置管护理”的明显标识卡[3],除了责任护士每天做好观察外,每班进行床头交接班,询问患者的主诉,观察导管是否固定在位、敷贴是有无潮湿与松脱,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动态观察,早发现早处理,减轻患者的痛苦。

4小结

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多发生在置管后7d内[2],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在PICC置管前后,做好心理护理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及早采取适宜的处理方法,尽可能减少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赵洁,张秀华,肖彩霞,等.白血病患者应用改良的PICC的护理96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2):7-8

[2]杜华.湿热敷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2):7-8.

[3]张金桃,刘翠容,黄晓艳等.PICC维护技能的重点环节管理措施[J].当代医学杂志2010,16(13):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