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技术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军事技术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刘佳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科研所管理部情报组内蒙古包头014030

摘要:军事高技术的发展进程和现状,军事高技术在各个方面给战争带来的影响,如武器装备上,作战理论上等等,我国面对军事高技术的影响应如何抓住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军事高技术;机遇;挑战

1、军事高技术发展的背景及发展现状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当今世界高科技的发展不但对整个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导致了战争军事技术日益走向了技术化,信息化。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各种高技术为支撑,未来的战争形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军队的作战方式和作战手段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军队信息化的程度决定了军队的战斗力以及一国在军事领域的战略地位和国家安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最近二三十年来的历史证明,主要是军事的需要直接导致一系列高技术成果的问世,并导致大多数高技术成果首先应用于军事以后再逐渐向民用领域扩展。核武器技术、导弹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为代表的军事高技术群体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异军突起,并以此带来了战后世界科技发展的黄金时代。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前苏联、西欧诸国和日本在计算机技术、航天技术发展的影响下,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迅速成长壮大。以军事高技术为导向,这些国家的国防科技和军事工业开始全面走向高技术化,精确制导武器、军用卫星、电子战装备和CISR(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与侦察)系统与GIG(全球信息栅格)等崭新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已大量研制成功并登上战争舞台。高技术就这样广泛地进入了军事技术发展的各个领域。

2、军事高技术给现代战争带来的影响

2.1高技术使现代武器装备产生质的飞跃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基础性军事高科技和精确制导技术、电子战和信息战技术、隐身技术、军事航天技术、指挥自动化技术等应用型军事高科技开始崛起并迅猛发展,其结果直接导致如侦察监视装备、精确制导武器、电子战装备、隐身飞机和舰船、指挥自动化系统等一系列战术技术性能优异的高技术武器装备问世并应用于作战。实战效果表明,这些高技术武器装备的性能获得了惊人的提高,其作用范围、速度、精度、杀伤力、机动能力和防护水平等关键指标都产生了质的飞跃。

2.2高技术使作战理论发生重大变革

在迅速崛起的高技术猛烈冲击下,二次大战以来形成的传统作战理论逐渐失去了对现代作战的指导意义。现代作战已经初步形成了有别于传统作战的特点:作战环境日益复杂,战场在高技术的塑造下形成了五维(陆、海、空、天、电磁)一体化的环境,前后方界线已经荡然无存,战线呈现流动式或非线式;科技成为作战力量的主体,在作战力量的调整、建设、构成和使用中强调着突出技术的作用和技术的特点;战略与战役的作战界面模糊;战争的主要形态将演变成信息战;联合作战已成为现代作战的基本样式,现代作战主要表现为作战双方体系间的对抗;作战选择与控制更为灵活;作战效能成倍提高;对参战人员的科技和智能素质要求提高。

2.3高技术使军队体制编制发生根本性变化

高技术群体的出现并应用于军事,促成军队的体制编制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高技术促使军队构成要素的增多:军种和兵种是军队构成的要素,高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产生新的武器装备,随着这一新型武器装备数量的增多和质量的提高,它在作战中的作用就会迅速增强,就会与其操纵使用者一起形成一支新的作战力量,从而导致新的军兵种和部队的产生,这是军队体制编制发展的必然规律。例如:航天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天军这一新军种将出现并壮大;信息技术及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将出现数字化部队和计算机兵;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出现机器人部队等等。

2.4高技术使作战样式呈现明显变化

当今一系列高技术的应用,促使高技术武器装备不断涌现并越来越多地投入战争,使现代战争发展成高技术战争,作战样式更加多样化,作战样式的选择更为灵活,作战样式的转换更加迅速。精确打击战倍受重视,并向远程精确打击战发展:精确打击已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打击手段,各军事强国都非常重视发展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系统,以实现在敌防御火力网外实施精确打击,并进而提出非接触作战的作战样式。

2.5高技术对作战指挥产生深刻影响

军事高技术在信息获取与处理、计算机与通信和精确打击等三个关键方面发生的根本性变革,带来了军队指挥手段的自动化、信息获取的实时化和信息与作战管理的一体化,使传统的军队指挥受到极大冲击。具体有军队指挥关注的焦点产生转移,军队指挥的手段与形态发生变革,军队指挥的生存与稳定受到挑战等等。

3、我国应如何面对军事高技术的影响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应对世界军事高科技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进行新时期军事变革中的基础工程建设。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新时期我国国防建设应把军队信息化和机械化建设首当其冲,着力解决“打的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实施科技强军的战略方针,以及实施积极的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首先,努力跟上军事变革和发展潮流。要与时具进,努力创新。在当今世界,任何一支军队,如果关起门来搞建设,拒绝学习国外的先进东西,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我军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面向世界,跟上世界军事变革和潮流,积极借鉴各国军队特别是发达国家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有益经验,有选择的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方法。学习借鉴时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采取分析批判的科学方法,从我国实际出发而取其精华。

3.1反物质基础研究实现新突破

反物质在新一代高能核武器及先进推进系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其研究得到美、俄、日等多国的重视,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2011年5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实验中成功制造出了309个反氢原子,并借助特殊的磁场使其存在了1000秒。在2010年11月的实验中,科学家制造出了38个反氢原子,使其存在了约0.17秒。相比之下,此次实验制造出了更多的反氢原子,将其存续时间提高了近4个数量级,同时首次测量了反氢原子的能量分布,将极大推动有关反物质的研究。

3.2零折射率“超材料”问世

通过人工设计材料结构,使其呈现出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超材料”,在军用电子系统、隐身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2011年7月,美、英等国的科学家联合研制出了一种新的零折射率“超材料”。科学家们将正折射率和负折射率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对光子相位的精确控制,使得最终得到的材料结构的折射率为零。这一研究成果在研制高指向性天线、隐身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4、结束语

本研究对军事后备人才的胜任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分析军事后备人才的现实素质状况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胜任特征水平的对比,可以找出胜任特征差距,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为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等提供了有效帮助、也为军事后备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陈民科.世界军事科技发展趋势及重要影响.心理科学,2012(5)

[1]赵曙明,杜娟.高技术发展对新军事变革影响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1)

[1]叶龙,张文杰,姜文生.管理人员胜任力研究.中国软科学,2013(11)

[1]冯明,王跃节.管理者胜任特征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