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刘庆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刘庆云

刘庆云

山东华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潍坊262500

摘要:近年来,后注浆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灌注桩桩底后注浆有着提高桩基承载力的原理和主要影响桩底后注浆的质量。本文分析了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的分类、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钻孔灌注桩保证质量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1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的分类

注浆桩经过近二十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其施工工艺发展较为完备,出现了用于不同地质情况的各种施工工艺。按施工机具和注浆先后顺序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前处理注浆桩,即借助与专用的钻机设备,在浇筑混凝土桩体前,对桩端、孔壁进行压力注浆;另一类是后处理注浆桩,即采用常规的成孔设备,预埋注浆装置,在浇注桩身后,向桩端或桩侧土层注浆。

前处理注浆桩,其成桩的基本原理是:螺旋钻头钻至设计深度时,由设在钻头的喷嘴泵出细石混凝土或水泥浆,边灌注边拔钻,直至地面,从而形成桩体。随后置于钢筋笼顶部的振动器振动钢筋笼沉入素混凝土或水泥浆体。其工艺流程为:下钻→灌注水泥浆(混凝土)并提升螺旋外管→拔钻清土→真沉钢筋笼→成桩。后处理注浆桩,其成桩过程不需要专门的机具,按普通钻孔灌注桩造孔浇筑混凝土,然后待桩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利用预埋的注浆设施对灌注桩桩底和桩周土进行注浆处理。

按桩端预留压力注浆装置型式划分:①预留压力注浆室;②预留承压包;③预留注浆空腔;④预留注浆通道;⑤预留特殊注浆位置。

2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之所以能够在建筑施工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在于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中体现出了一定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应用范围较为广泛。该技术在是工程建设中适宜各种地质的使用。在过去通常采用的是挖孔灌注浆,但是近年来使用该种技术的效果越来越显著。其次,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桩基尘渣和泥皮现象的出现。应用该技术可以固化桩沉渣和泥皮,提高桩基的承受能力。灌注后注浆技术对于桩基承受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最后,灌注后注浆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工程的造价,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该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较可以减小桩基的直径,缩短桩基的长度,并且还能够避免较难穿透的地质土层,降低了建筑施工的难度。可见,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其体现出的这些优势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这些优势。但是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同样体现出了一定的不足。该技术在实际应用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在施工中桩侧出现泥皮,使得桩基的应力变的更为松弛。第二,桩端出现了沉渣,使桩基持力层受到一定干扰。第三,桩身灌注混凝土的质量不强使得同一场地的钻孔灌注桩竖向承载力出现离散的现象。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用灌注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利用该技术特有的优势同时,工程施工存在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给工程的建设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关注后注浆施工技术,改善该项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利用其特有的优势,可以有效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3后注浆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流程。灌注桩成孔一钢筋笼制作一注浆管制作一灌注桩清孔一注浆管绑扎一下钢筋笼一灌注桩混凝土一后注浆施工。

2)施工要点。

首先,施工人员需要根据灌注桩来制作注浆管。在制作注浆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采用直径为25mm的黑铁管进行制作,并采用丝扣来将导管的接头处连接,保证两端达到封闭的状态。注浆管长度比钢筋笼长度多出55cm,在桩底部长出钢筋笼5cm,上部高出桩顶混凝土面50em但不得露出地面,以便于保护。

3)注浆桩位的选择。根据工程实践,在碎石层中,水泥浆在工作压力作用下影响面积较大。为防止注浆时水泥浆液从邻近薄弱地点冒出,注浆的桩应在混凝土灌注完成3d~7d后,并且在该桩周围至少8m范围内没有钻机钻孔作业,该范围内的桩混凝土灌注完成也应在3d以上。

4)注浆施工顺序。注浆时最好采用整个承台群桩一次性注浆,注浆先施工周圈桩位再施工中间桩;注浆时采用两根桩循环注浆,即先注第1根桩的A管,注浆量约占总量的70%(111t~114t水泥),注完后再注另1根桩的A管,然后依次为第1根桩的B管和第2根桩的B管,这样就能保证同一根桩的两根管注浆时间间隔在30min~60min以上,给水泥浆一个在碎石层中扩散的时间。注浆时应做好施工记录,记录的内容应包括施工时间、注浆开始及结束时间、注浆数量以及出现的异常情况和处理的措施等。

4结语

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有很大的差异,不可能有相同的注浆参数,预先没定的注浆参数往往参考相似工程的经验,注浆参数的最终确定要依赖于试验桩的结果,而町以借鉴的经验并不多,有待进一步的积累,再加上理论的探讨,最终形成一个成熟的技术。灌注桩后注浆具有提高单桩承载力,提高生产率,节约建设资金的优点。所以,在具备条件的工程中推广后注浆施工工艺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2]施工工艺中的后注浆施工中的相关数据应参照JGJ94-2008规范执行

[3]谭凤娇.钻孔灌注桩柱底注浆技术[J].施工技术,2007(4):171―172

[4]时仓燕.钻孔灌注桩孔壁稳定性研究及后压浆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