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长江中游枯水期航道维护的安全管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析长江中游枯水期航道维护的安全管理对策

张玲

长江航道局湖北武汉430014

摘要:航道维护安全工作是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也是一个日新月异的工作,在今后的安全管理工作中,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索,不断总结。唯有如此,才能让安全管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航道;枯水期;安全管理

1.航道概况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受自然条件限制,叙泸段航道等级一直很低,航行条件差,部分河段长期处于天然状态,严重制约着长江上游港口建设和沿江经济的发展。随着国家对长江黄金水道的日益重视,长江航道迎来大建设大发展的重要机遇:2007~2009年,航道建设一、二期工程对该段航道进行整治,有效地改善了航行条件,提高了通过能力。2009年11月1日起,全线按Ⅲ级航道标准试运行维护(试运行);2010年8月10日起,进一步提高了中洪水期航道维护尺度(试运行),分月达到Ⅱ级和Ⅰ级航道标准。

2.长江中游枯水期航道维护特点

枯水期航道维护特别是浅险水道枯水期航道维护安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2.1航道巡查次数增加

枯水期航道水深受限,特别是像中游芦家河、枝江水道等浅险水道,航道条件较差,低水位期船舶航行有一定困难,航道应急事故增多,船舶大型化后,中游航道枯水期的瓶颈效应更加突出,在航道发生较大变化或航道维护尺度紧张时,必须增加航道巡航检查次数。

2.2航标维护量及难度增大

同时,长江中下游浅险水道以沙质河床为主,航道变化频繁,因此,枯水期航标调整移设及航标恢复的工作量都会增加。另一方面,枯水时期为雨雪雾情况多发季节,航行船舶虽然有雷达助航设备的辅助航行,但在大雾雨雪等不良天气状况下,仅靠雷达导航与目视导航还是存在偏差,操作稍有不当就会偏离正常航线造成碰撞航标的事故。天气情况恶劣时,仅中游芦家河、枝江水道一天就要发生四至五起类似碰撞航标的事故,同时,现场维护船舶出航恢复自身安全也受到极大威胁。

3.枯水期航道现场维护危险因素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枯水期航道维护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3.1枯水期航道维护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

在同等情况下,工作量的成倍增加必然会使不安全的因素成倍增加。首先是航标维护工作量显著增加。洪水期,中游当航道宽度大于300m时,一般单侧设标;枯水期,部分水道航道宽度减小,两侧设标,同时同侧航标设置密度也增加。以枝江航道管理处为例,洪水期设标约50座,而枯水期达到70多座,增加40%,航道维护工作量大增。同时由于航道尺度较小,航道变化频繁,航行船舶操作难度加大,稍有不慎就会碰撞航标,导致航标翻沉或流失,人为增加了维护工作量。此外,由于枯水期航道条件受限,增大了浅险水道船舶搁浅事故发生概率,从近几年辖区船舶事故统计情况来看,主要事故多发于枯水期重点浅险水道所在河段,如江口、枝江及芦家河水道,航道事故的频发不仅对航道造成破坏,影响过往船舶通航安全,也增加了航道维护管理人员及船舶的安全风险。加上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存在为赶工而增加新的不安全因素,如为尽快完成工作而可能忽视平时可能会考虑到的不安全因素,从而导致忙中出错。因此,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是枯水期维护安全管理工作必须给予重视的因素。

3.2枯水期水情预测

2016年中期,城陵矶水位基本达到往届枯水期水位值,根据往年经验来看,三峡水库175m蓄水期内辖区水位可能会持续回落,待蓄水工程完成后,水位可能有一定回升,但回升幅度不大,2016—2017届枯水期初中期水位都可能处于较低水平。

3.3航道应急事故多,应急处置中安全风险高

枯水期浅险航道维护工作中航道应急事故多。航道搁浅船舶扰乱了正常水流,导致调查取证及检查水深的工作船舶操纵存在较大困难。有时为了临时恢复通航或者施救,要到航道以外水域进行探测,使得现场维护工作面临较高的安全风险。

4.枯水期航道维护安全管理对策

根据枯水期浅险水道航道维护安全形势分析,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确保航道安全畅通,通过分析,浅险航道枯水期航道维护安全管理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4.1强化宣传、教育,提高主动防范意识

做好现场航道维护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让每一个参与人员切实体会到安全是一个单位或集体对职工自身利益的最大保护,真正做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其次是加强宣传,让职工了解当前面临的安全形势,知道从哪些方面去进行防范,从而提高全员的主动防范意识。

4.2加大航道维护船舶工作人员的测量培训,提高测量水平和航道演变分析能力

辖区浅险水道的简测工作从质量上严把关,特别是对检测数据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同时,加大一线人员特别是船长及船干对检测图分析的指导,不以完成检测任务为目的,而是在提高测量水平的同时要强化航道变化分析的能力,为提高航道维护水平打下扎实的基础。

4.3准确掌握航道演变情况,提前协调维护性疏浚

枯水期航道浅窄弯曲,冲淤演变也比较剧烈,容易因航槽出浅而造成航道尺度紧张。因此,在汛后要适时组织测绘力量对重点滩险进行全面测量,并安排基层维护单位每周探测,以准确掌握滩险演变情况。对于可能出浅的河段,要及时协调工程单位提前采取航道维护性疏浚措施,疏浚施工期间,要全面做好工程河段的航道维护工作,及时根据施工、通航需要调整航标设置,保证了施工河段的航道畅通安全,妥善解决了施工和通航的矛盾。

4.4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努力提升管理水平安全工作重在落实

作为需要全员参与的安全工作,必须强化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工种,每一个岗位,让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承担的责任,彻底杜绝规章制度在墙上,实际执行就走样的情况,认真落实在日常工作中。针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要对原有的安全管理规章进行相应的修订完善,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形成一个人人懂安全,个个讲安全的良好局面。

4.5强化航道行政管理,有效保护航道资源

枯水期,叙泸段航道挖砂采石行为比较疯狂,跨、临、过河建筑物施工作业也较多,对航道演变及船舶安全航行造成较大影响。一方面要加强现场监管,跟踪掌握挖砂采石作业施工情况,不得恶化航道条件;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联系业主落实过江、跨江建筑物的航道保障措施;必要时,可通过联合执法平台,对相关违法行为或破坏航道的行为进行查处。

4.6开展专题研究,适应航道维护新变化新需求

目前,新技术、新设备在航道维护管理工作中得到普遍推广应用,给现场维护工作提供了越来越坚强的安全保障。从安全角度组织开展对新技术、新设备在航道维护管理工作的应用情况的专题研究,总结适应现场航道维护,特别是适应在枯水期浅险航道维护工作的新功能及新技术,同时思考哪些方面是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比如,现场维护船舶设备大型化,具有性能优越等优势,但大型化后,船舶吃水增加了,操纵不灵活,在浅险航道的探测中就存在不足,就需要航道维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船舶或者怎样去合理安排维护船舶的使用。

5.结束语

长江航运根据水位高低的不同,将每个年度分为枯、中、洪水三个水位时期。由于每个时期,水情、气象等客观因素不同,各个时期的现场航道维护工作也各有侧重,各具特点。枯水期则是长江中下游浅险航道维护的重点和难点时期,必须做好相应的航道维护安全管理对策,确保航道安全畅通。

参考文献:

[1]张笛.枯水期长江通航风险评价和预测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

[2]石琳.内河航道整治建筑物维护经费保障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

[3]喻涛.非恒定流条件下丁坝水力特性及冲刷机理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

[4]李明亮.建闸河口闸下沉积动力过程及冲淤趋势[D].南京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