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出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1-11
/ 2

售出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

孙昌民

孙昌民(东北电子技术研究所)

摘要:本文就生产线的安装和调试环节的技术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生产线安装调剂

0引言

一个企业的对外售出生产线,一般会经过项目筹建、相关专门机构的设立、方案规划设计、市场调研、招标签约、安装调试、验收等环节。设备的安装调试,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加工精度,也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本文就安装和调试环节的技术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安装前的技术问题

1.1设备地基

购买外协设备时厂家会提供设备地基图,对地基的深度、宽度、钢筋粗细及密度、混凝土标号等已有明确标定,一般情况下应按照外协厂家的标准施工,如果根据现场需要改动,应做好技术论证,确实保证设备主体与地面的稳固连接,防止地基下沉、设备工作震动发生移位等状况的发生。

1.2对地沟的要求

地沟是水电气路的通道。水路、气路的地沟和电路地沟要分开,信号线与动力线应分开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信号受到干扰;地沟电气出线与电控柜、电缆桥架等处的连接都要做密封处理,地沟盖板可以采用花纹钢盖、一般不做通行考虑,地沟边缘可略高于地面、防止雨水流入地沟。

1.3对水、电、气的要求

冷却用水一般没有特殊要求,一般要求是洁净采用自来水管子循环使用,有些地区水质硬,使用后容易使管路结垢、生锈、堵塞,因此应使用软化水效果较理想。

设备配电总容量的选择,一般情况下企业计算用电负荷时,是将设备上所有电气负载的功率相加,并加上适当的办公用电量,简单汇总出用电总负荷,并配置高于该数值的供电设备,如:变压器、电容补偿柜、开关柜、计量装置、高低压电缆、不间断电源等。

在计算用电总负荷时,如果只考虑功率标定值简单的相加,而不考虑设备的运转率和同时启动率、一般现在厂家设定的功率的保险系数比较高等因素,都会造成企业的用电运行成本较高、造成浪费。例如:一个单位负载总功率不到800KW,配置1000KWA的变压器,如果实际负载只有400KW的所用功率,变压器自身损耗功率就会占很大比例,每月为此需要多支付电费上万元左右。

一般说来,设备配电容量的选择我们采用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技术监督局统一发的电气技术规程来执行,热带地区按工作实际温度适当选择。

压缩空气的压力、杂质、水分等影响到生产线的正常运行,应根据生产线设备的用气量、压力等要求,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空压机、油水分离器、干燥机、储气罐和安全装置等。

2安装中技术问题

2.1选择安装队伍

售出生产线的安装一般有几种方式:自行安装、委托厂家安装、指导外方安装等。自行安装的优点是可以锻炼自己安装队伍,缺点是存在风险,调试中一旦出现问题,国外买方会把责任推卸给安装方。委托安装需要额外的经费支持,优点是作为专业厂家会有更丰富的安装经验,设备的安装效果比较好。指导安装是折中的安装方式,优点:安装费用相对较低,为较通用的安装方式,缺点:在技术上与外方沟通不方便,安装工作有些界面很难分清。

2.2设备的吊装就位

设备的吊装就位通常需要吊车、铲车、滚杠等设备工具,根据现场空间,设备重量等选择合适的吊装方式。设备上出厂标有吊装点位置,严禁在非吊装点处吊装,按照设备就位位置图确定设备就位基线,比如:离墙500mm便于日后维修等。

2.3电气连接

电气连接要有高低压分离、动力线与信号线分离、屏蔽与接地良好,控制电缆进配电盘要留有一定余量。

电缆和控制柜、设备、地沟等接触处必须有良好的绝缘和接地保护,这点在防爆设备中尤为重要。

作为指导安装的技术人员应在现场根据安装的电气连接图纸,参与现场识图和关键点接线工作,并做好图纸改动记录。同时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和清醒的头脑。

3调试工作

3.1调试工作准备

调试工作由我方的机械电气工程师和专业工程师完成,应提出调试的进度表,调试所需工具、资料、加工件等,提前列出清单告知外方。参与人员一般包括:机械电气技术人员、生产操作人员等。

3.2调试过程

调试的程序:单机通电、单机空载试车、单机加料试车、整体联动空车加电,整体生产线投料试车。整体生产线的控制系统比较复杂、技术比较先进,这要求电气工程师应有一定工作经验,对强电、弱电、控制与驱动等有整体意识。

单机通电运行前,对电气部分重新检查,确保无短路和断路、接地良好等;使设备独立的工作状态,断开与相关设备的联接。

整体联动时,要注意设备的机械传动是否有噪音、异响、电机负荷异常等等、温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传感器在控制面板的指示,工作步骤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成品的温度、外观、成型等参数是否符合工艺要求等。

每一个过程出现的问题,当天解决不了的做好笔记记录,为整体调试一次通过做好准备。

4验收

生产线相关的电气机械气路图纸、设备使用说明书、相关软件备份及设备备件清单应该完整齐全。

生产线的终验收主要依据合同规定,设备应经过一段时间的满负荷工作,按照合同中有关的工艺方案、产品质量等约定条款,对设备的加工质量、运转可靠性、稳定性、噪音等逐项考察,双方签字记录。验收协议双方签字后,生产线就正式移交给对方。

设备售后保修期通常至少为一年以上,国外的售后执行起来比较繁琐且费用较大,因此在最终验收以前应最大限度地完善生产线的设备和工艺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