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项目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别墅项目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王波

山东省城建工程集团公司房地产公司

摘要:混凝土裂缝过多,影响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外观、使用寿命,容易引起业主投诉。集团领导高度重视,要求专项整治。正确分析原因,汲取经验教训,从设计、施工等方面采取措施,有效防治。

关键词:混凝土;混凝土裂缝;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一、工程概况

某别墅项目一期44户,单户建筑面积约460平方米,筏板剪力墙结构,地上两层带阁楼,地下两层,一体式地下车库。施工过程中,基础筏板,地下室外侧剪力墙,地下室顶板,楼地面,屋面板,二次结构混凝土均出现裂缝。裂缝较多,大部分为表层干缩裂缝,对混凝土的质量影响不大;但个别裂缝为贯穿性的,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强度及使用功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裂缝容易引起业主投诉,集团领导高度重视,要求认真分析原因,专项整治。

二、混凝土、混凝土裂缝

1、混凝土

混凝土是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水,以及按不同需要添加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硬化养护而成的一种人工材料。

混凝土的主要性能包括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混凝土强度、变形及耐久性等。

2、混凝土裂缝

裂缝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缺陷。混凝土结构在内外荷载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产生裂缝。通常所说的裂缝是指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其宽度应在0.05mm以上。

微观裂缝很细,肉眼看不到,对一般结构的使用无大的危害。宏观裂缝在使用荷载或外界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下不断扩展,会引起混凝土表层碳化、钢筋腐蚀、保护层剥落,削弱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和刚度,降低耐久性,影响结构正常使用,严重时甚至发生事故,必须有效合理的加以控制。

混凝土结构有害及无害裂缝的界定:

1、有侵蚀介质或防渗要求:0.1-----0.2mm。我国地下结构限制宽度0.2mm。

2、正常条件下无特殊要求:0.3----0.4mm。

3、中国允许无害裂缝宽度:0----0.3mm(预应力采用一、二级抗裂0宽度限制,是国际上最严格的)。

4、业主的观感要求不同,许多工程裂缝经鉴定是无害的,引起投诉仍然必须采取封闭措施。

裂缝的主要影响因素:

1、原材料和配比:水泥量、水泥强度、水泥活性、水胶比、骨料粒径、骨料含泥量、掺合料、外加剂等。

2、施工质量:混凝土搅拌、运输、浇注、振捣、养护,拆模时间,预应力加载,施工接槎处理,压抹、施工季节等。

3、设计问题:结构体型、结构设缝、局部配筋、配筋方式、保护层厚度、环境条件等。

4、使用环境:超载、疲劳工况、用途形式变化、超期服役、长期侵蚀、构件维护等。

三、该项目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1、原因调查分析

该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裂缝较多,专项工作组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设计方面:关于楼板厚度、配筋问题,检查对承载力、刚度、裂缝的复核计算;建材方面:复核原材料质量,检查复核记录和实体检测,重要部位钻芯取样试验;施工方面:检查施工日志、检查记录等相关资料;使用环境:收集气温等资料。

统计裂缝的位置、数量、走向;测量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

经对检测数据综合分析,大部分为表层干缩裂缝,个别裂缝为贯穿性的。

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施工方面的,重点有以下几方面:

1.1质量意识不强:施工管理人员质量管理职责履行不到位,质量管控措施不落实,出现质量缺陷;

1.2技术交底不全面: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场施工重点难点部位掌握和理解不全;编制的技术交底中对模板的定位措施、加固措施、模板规格选择以及模板的表面处理等技术措施,表述不全面,不适用;

1.3操作人员技能不足:施工班组相关技能水平低下;重点难点部位无合格人员进行操作;振捣过程中,对混凝土分层厚度、振捣棒间距、下灰高度以及振捣时间控制不到位;

1.4施工机具保障不足,设备陈旧、保养不足:施工机具维修不及时,施工高峰期临时机具调配不及时;设备陈旧,保养不足;

1.5商品混凝土到场质量控制不足:商混中加入了过多的矿渣和粉煤灰,加大了混凝土骨料分层离析;造成构件强度上下不均;塌落度过大,后期收缩大;

1.6施工工序不合理,混凝土施工段划分不合理:组织混乱,没有按照施工方案执行;分段不合理,浇筑后不利于应力释放;

1.7模板支撑加固不足:根据现场监督检查记录,楼板的底部部分位置没有严格按照方案执行,造成受拉变形;

1.8混凝土养护不到位:养护时间不足;覆盖物没有压住,浇水后覆盖物经常被冲开脱离,达不到养护的目的;没有持续保持湿润,高温天气,水分蒸发快,未能及时浇水,不能保持持续的湿润。

1.9高温天气影响:高温天气降低混凝土的和易性,水分蒸发过快,坍落度损失较大,混凝土流动性下降,凝固加快,增加了摊铺、压实、成形的困难。

1.10夜间施工影响:照明不足,出现漏振、振捣不足等缺陷;夜间加班施工人员疲惫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

2、裂缝的处理

现场出现的裂缝大部分为表层干缩裂缝,另有个别裂缝为贯穿性的,因此选用表面修补法和灌浆、嵌缝封堵法对裂缝进行处理。

2.1表面修补:在裂缝的表面涂抹水泥浆、环氧胶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

2.2灌浆: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水泥浆、环氧树脂)压入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

嵌缝: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聚氯乙烯胶泥或聚合物水泥砂浆,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

四、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考虑设计、使用、材料、施工等多方面因素采取措施预防。

1、结构设计及受力荷载的因素

(1)在设计荷载范围内,充分考虑荷载范围和作用;

(2)构件断面尺寸、钢筋用量、配置位置要适当;

(3)考虑次应力作用;

(4)充分考虑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应力。

2、使用及环境条件的因素

(1)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

(2)结构构件各区域温度、湿度差异控制;

(3)冻融、冻胀;

(4)内部钢筋锈蚀;

(5)冲击、振动影响。

3、材料性质和配合比的因素

(1)水泥非正常凝结或膨胀控制;

(2)水泥的水化热;

(3)骨料含泥量控制;

(4)骨料级配;

(5)碱活性骨料或风化岩石;

(6)混凝土收缩;

(7)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用量、用水量、水胶比、砂率等);

(8)选用的水泥、外加剂、掺合料匹配适当;

(9)外加剂、硅灰等掺合料掺量适量。

4、施工的因素

(1)拌和均匀,搅拌时间,拌和后到浇筑时间间隔;

(2)泵送时增加了用水量、水泥用量;

(3)浇筑顺序合理,浇筑均匀,捣实;

(4)避免坍落度过大、骨料下沉、泌水;

(5)控制连续浇筑间隔时间,接茬处理;

(6)控制钢筋搭接、锚固,钢筋、预埋件扰动;

(7)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

(8)控制模板加固,模板变形、模板漏浆或渗水;

(9)避免模板支撑下沉、过早拆除模板、模板拆除不当;

(10)避免硬化前遭受扰动或承受荷载;

(11)保证养护措施,养护及时,养护初期遭受急剧干燥(日晒、大风)或冻害;

(12)混凝土表面及时二次抹压。

五、裂缝治理总结

该别墅项目施工过程中需结合破损山体整治,施工难度大,难点多,出现了较多混凝土裂缝。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经专项治理后,整个项目人员对其要点和方法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固化防治措施,PDCA循环管理,巩固了整治效果,提高了项目的整体质量水平,并为后续项目的质量管理提供了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钢筋混凝土结构》赵国藩,中国电力出版社.

[3]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王铁梦.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