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张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张帆

张帆

(身份证:45240219870912xxxx;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梧州供电局广西梧州543000)

摘要:随着近几年来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逐步完善,国家各级电网建设对于此技术的应用逐步深入,并切实地借助于电气的自动化技术的积极作用为电网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有效的优化。国家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生产以及生活对电网建设提出的各种要求,使电网的建设以及应用实现对于严峻形势的有效应对,在当前时期逐步地组织相关研究人员加大了对自动化技术的研讨工作,力求以有效技术理论以及实践,使自动化技术更好的为电网建设服务。

关键词:国家电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1电网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工业、居民、生活用电的持续增加,使得传统的电网已经不能负荷现有的经济发展的步伐。除此之外,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传感技术等各种高新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不断被应用在各行各业上,19世纪中期在各发达国家就已经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了电力系统的建设之中,它不仅大大的提升了电网的输送电能力、为电网的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还促进的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要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追赶发达国家的发展脚步,电网的智能化发展已经迫在眉睫。电网的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生产的进一步提升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可以说是电力掌握着国家发展的命脉,由此可见电网的建设在国家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将各种高新技术运用在电网的建设中已经成为了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自动化技术在电网建设过程中的应用是我国电网发展的一大重要突破。

2电气自动化技术含义

电气的自动化技术是在对计算机及网络、电子电力、机电一体化、电器电机等技术进行综合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是信息时代的新型技术产物,主要以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产品研发作为其发展的方向。其中,信息化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与网络具有的信息综合处理的作用,对电气工作进行一体化以及自动化完善,进而使电气工作中的某些部分实现对人力的解放,而转变成为计算机的自主控制操作。而智能化则主要是指各种电器产品能够以操作者的指令为指引,做出自动化的工作反应。

自动化技术能够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电子信息技术加以整合运用到电网的建设中。电网的运行状态和电网所处的负荷状态监测都是需要计算机评估系统进行监测和评估,计算机评估系统能够全程实时的监控到电网现行的运行状态,在电网的运行过程中如出现问题能够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对所发生进行传输,最后通过自动控制技术对各种事故以及下达的命令加以执行。这样的操作能够实现电网的智能化,可以很好的保障电网的准确运行。

3自动化技术在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3.1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

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生产调度和电力输送两个方面。生产调度和电力输送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调度中的作用主要是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将这些不同的部门统筹协作起来。能够很好的实现生产过程的效率。使得电力生产的水平得到很好的提高。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输送中的作用主要是将电力科学合理的进行输送,它能够全面的收集和处理不同地区的工业用电和行业用电,将这些数据很好的统筹起来,通过系统内部的进一步分析为电力的配送做出正确的目标,使得电力的传送能够更加的准确。避免了不必要的电力配送造成的资源浪费现象。由此可以看出,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的调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3.2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3.2.1面向对向的设计技术

配电网是按照负荷、变压器或者开关、馈线以及变电站分层分布的。所有馈线子网都在一个区域当中,每个馈线子网就是一个变电站,其又包含各个节点。联络节点进行联络管理每个节点,性质上都属于一个管理节点,节点只有归属于相同的馈线子网上才可进行通信。但是当遭遇如网络重构这种特殊情形时,联络节点的作用就能凸现出来,不同变电站的节点要想进行通信,只有其得到通知并发出允许。有一种面向对向的设计技术,在馈线子网上的第一个子网络管理节点,其将所有子节点的信息记录下来,促进了网络的持续扩展。

3.2.2自动设置中继技术

在设计软件时设置了接收、转发信息的功能模块于NDLC中继节点上,促使信息的接收与转发功能的实现,又使其变成一般结点。对于NDLC中继节点的设计,由于其应用了数字信号,加上传输的频率低、信息小,所以在网络中实现传输不失真,不会对网上通信带来较大的压力。要想实现整个网络中的所有节点间都能相互通信,就需要相临的任意两个节点间可进行通信。这样在满足该条件的前提上,通过中继技术的自动设置,能够使通信距离问题得到解决。

3.2.3节点全网漫游技术

在配电系统自动化技术中,馈线中的每个管理节点为了实现点对点的实时通信,都与其对应的管理节点本一一对应。理论上认为网中其余节点都有可能与全网中的每一节点通信。倘若其他管理节点不能实现与某一节点A的通信,此时将节点认证为丢失状态,且网络会自动检查节点。也就是管理节点进行该节点的搜索,同时系统会改变中继。如果管理节点也不能将该节点搜索定位,其将完成漫游申请,即对馈线子网的联络节点进行通报。在实现管理节点重新注册漫游的新节点之前,此漫游申请经将被传送到侧变电站的通信息管理节点。为了实现节点的全网漫游,要在上述的成功注册后告知配调中心,再由配调中心进行下一步通知到相关变电站。

3.3自动化技术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自动化技术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监控系统和控制系统两个方面。自动化技术对于监控系统的应用主要是实现了监控系统的全面性。能够实现发电厂监测工作的全程无死角监控,在事故发生之后能够很快的通过控制系统将问题反映给计算机,然后计算机通过对事故的分析,做出进一步解决办法,实现问题处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这样不仅能够减少事故的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事故,还能够将损失减小到最小。自动化技术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能够大大的提升发电厂中问题发生的处理效率,保障发电厂工作的高效、有序、平稳进行。由此可见自动控制技术在发电厂的测控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4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4.1提高电能质量

自动化技术是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从长远发展分析,其也将在今后的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体现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功能性,同时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要持续地完善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提升电能质量就是这其中首先需要完善的方面。随着如今不断加快的工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工厂中出现了大规模的生产器械,对电能质量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需要更多地进行电子数据的处理。根据研究调查表明,提升电能质量可以通过扩大DSP的应用。为了使系统增加DSP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需要借助于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此外,为了有效实现进一步提高电能质量的目标,还可以通过不断优化算法的方式。

4.2加强技术开发

作为电力企业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进一步强化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开发,持续地推陈出新,实现合理地调整一些高端参数,由以前的开环监测技术逐渐向闭环发展。此外,在技术方面应不断追求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完善,各技术部门都要努力参与研发。

5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厂、企业、居民用电需求量的持续攀升,电力系统的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快速增长的用电负荷给电力系统带来了巨大负担。正因如此,积极的进行电网建设、强化电力的输送成为了电力工作的主要内容。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自动化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得它在电网的建设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蒲坚.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4):11-12.

[2]曹旭东.对电力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的思考与几点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