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余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余丹

余丹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问题;改进对策

引言

现阶段,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上,主要目的是保障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中,要将施工现场的施工项目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更好地发挥现场管理的作用。

1施工现场管理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安全是一项重要的保障。为此,要保证施工项目的安全,同时也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内容。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但让企业的内部管理模式有所优化,同时还能让建筑施工企业在内部工作进展的顺利,带动经济效益。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针对施工现场的质量要加强控制,才能确保施工的质量和施工的安全。为此,进行建筑工程现场管理过程中,针对建筑材料、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等进行严格的管控,保证工程质量的提高。(2)针对施工现场管理让客户对施工项目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2现代国内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中依然有很多问题存在,其中较为显著的有施工作业人员综合素养偏低,建筑施工企业的组织架构不够合理,科学有效的管理工作等,这些问题会对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2.1施工作业者的综合素养偏低

事实上,很多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作业者都是农民工,其通常都未经历过专业的职业教育,也不具备对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且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相关意识也较为薄弱,这样的情况导致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中,特别是在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中,施工作业者的综合素养普遍偏低,施工能力也是良莠不一的。大多数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开始之前未针对施工作业者实施必要的施工安全、质量相关内容的培训工作,导致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的施工操作不符合相关规定,很多施工作业者存在严重的违规操作状况,这样的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中较为常见。

2.2施工单位自身的组织架构成效不足

大多数施工单位都更加重视经济效益的追求,将其当成是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中的关键要素,在建筑施工中对施工成本进行一再压缩,虽然缩短了施工工期,可是也增加了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开展难度。大多数施工企业不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方面的建立与完善,导致施工现场相关管理工作缺少制度依据,施工企业对建筑规模的一味追求,会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备受制约,对于施工管理工作的落实执行来讲是极为不利的。还有一些施工单位的管理工作者自身存在认知不到位的问题,其对施工安全、质量的认知存在不足,欠缺应有的管理工作意识,导致施工单位的组织架构不够完善,这样的情况会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产生不良影响。

2.3欠缺健全科学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制度

对于现代施工单位来讲,施工现场就像是一个激烈竞争的战场,如果不具备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以及健全的工作制度,就会在这场战争当中处在劣势位置上,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施工单位无法基于在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当前国内建筑行业当中有很多施工单位,其欠缺对应健全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制度条例。这样的情况,会让施工作业者的施工操作标准难以进行规范、约束,实际施工中如果产生突发问题、紧急事件等都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解决,欠缺健全有效的管理工作制度,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缺少制度支持,无法对施工安全、质量方面进行严格管控,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落实执行产生不良影响。很多施工单位中虽然已经具备现场管理工作制度,可是却由于施工作业者数量太多,管理工作者严重匮乏,难以开展科学有效的施工管理工作,这样的情况,更会增加施工现场中的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难度。

3改进施工现场管理的建议

3.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为了确保有效实施建筑项目的施工管理,需要不断提高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和建筑工人对于项目质量的认识和工作的责任心。与此同时,需要不断提高建筑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管理水平。企业可以及时举办项目管理经验分享研讨会和相关技能培训,以确保管理人员的技能。在施工期间,还需要不断改进施工项目的管理系统,以解决工作人员存在的某些认识和技能上的缺陷,确保建筑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3.2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力度

场地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施工。在施工期间,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以大大改善总体的管理效果。对企业来说,需要改进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以使他们充分的了解项目施工安全的重要性,降低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完善管理制度和加大力度落实制度是保障安全的有力手段。

3.3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就建筑管理人员而言,需要改进建筑场地的材料管理工作,以确保建筑材料的标准化管理。增强质量和安全意识,防止出现施工材料出现问题。对于施工人员而言,在开展施工现场物资管理的时候,需要重视这几点:第一点就是按照项目相关文件和要求,加强采购人员培训,第二点就是建立健全建筑材料相关管理制度,第三点加强相关制度的执行力度。如此可以防止外部环境对于建筑材料造成一定的影响。

3.4文明施工,保护生态环境

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新型的施工材料,对环境在污染上有所降低。例如,使用煤渣将代替黏土砖块,可以大大减少了煤渣的污染以及浪费的问题。防止在夜间有大型机械设备的作业,让噪音污染有所降低。

3.5全面提升施工作业者的综合素养

全面提升施工作业者的综合素养,要求施工单位在实际建筑施工作业以前,对所有施工作业、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建筑工程有关内容的岗前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中包含对施工作业操作的规范,数据材料质量的保证,讲解专业的施工技能内容,其中一定要融合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方面的内容。基于岗前培训工作,让建筑工程相关的所有工作者都具备安全施工的意识,对于施工现场中出现的突发事件能够做好对应有效的应急处理方案。要让施工作业者充分掌握作业技能与技巧,要求施工作业者对整个施工作业流程中涉及到的施工原材料有深入的认知与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施工作业者的综合素养,才能够切实强化所有施工现场工作者的质量保证意识、安全意识。

结语

在整个工程管理过程中,施工现场管理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对工程的质量和工程进展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也严重影响着工程的整体效益,为此,就需要针对施工现场管理进行管理,不但要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还要保证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团队意识有所提高,对建筑材料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防止出现浪费行为。做到文明施工,同时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度,才符合我国绿色、健康发展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欧华.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研究[J].中华建筑,2018(32):26.

[2]周书伟.浅谈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工作的问题及方法[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9(15):59.

[3]李平则.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46):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