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裂霉素C的药理作用进展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丝裂霉素C的药理作用进展综述

陈婉琳

陈婉琳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443003)

【摘要】目的总结丝裂霉素C目前在国内外药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该药物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归纳。结论:临床适用于消化道癌,如胃癌、肠癌、肝癌及胰腺癌等,还能够抑制成纤维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抑制其增殖,并且作用时间持久,短暂接触后能产生长时间、有效的抗纤维增殖作用。由于丝裂霉素C具有抗纤维增生的作用,所以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眼科、耳鼻喉科,骨科的各类手术

【关键词】丝裂霉素C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0-0059-01

1.瘢痕形成机制

组织创伤后,初期出现急性炎症反应,炎症细胞、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迁移、增殖,随后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增多并不断沉积,便形成肉芽。在组织修复工程中成纤维细胞起主要作用,其在炎性递质、生长因子(TGF-β,bFGF)的刺激下活化、增殖,合成胶原、纤维连接蛋白。胶原、纤维连接蛋白在细胞外基质中承担支架作用。随着胶原、纤维连接蛋白的增多、成熟,肉芽组织便转化为瘢痕组织[1]。

2.丝裂霉素C的作用机制

丝裂霉素C作用机制是与DNA分子的双螺旋形成交联,破坏DNA的结构和功能;抑制增殖期DNA复制;对增殖各期中的细胞均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同时也可作用于静止期细胞。由于丝裂霉素C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阻止活化增殖的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因而减少肉芽组织和瘢痕形成。只要接触丝裂霉素C,细胞均不能增殖。丝裂霉素C是从头状链霉菌培养液中分离提取的一种广谱抗肿瘤抗生素,对多种癌症有抗癌作用,其作用原理可使细胞的DNA解聚,同时阻碍DNA的复制,从而抑制肿瘤细胞,临床适用于消化道癌,如胃癌、肠癌、肝癌及胰腺癌等。疗效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房水引流途径,是当前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方法,但有部分患者滤过泡难以形成,手术失败,其主要原因是手术区球结膜下和巩膜之间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生、纤维化、瘢痕形成致滤过道阻塞[2]。丝裂霉素C是一种抗代谢药物,是由头状链霉菌层分离出的一种抗肿瘤抗生素,与DNA的双螺旋形成交联,破坏DNA的结构和功能,抑制增殖期DNA的复制,对增殖期中的细胞均有杀伤作用,同时也作用于静止期的细胞,因而可用来阻止手术区的血管再生,抑制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滤过道的纤维细胞增生和瘢痕化,保持滤过道通畅,提高手术成功率。

3.丝裂霉素C的临床应用

3.1.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主张丝裂霉素C用于难治性青光眼,如滤过手术失败眼、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无晶状体眼。我们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发生低眼压患者均为闭角型青光眼,无手术史。考虑与虑过过剩有关。因此,认为丝裂霉素C用于难治性青光眼患者中较好。而对原发性青光眼初次手术者,在使用时应减低药物浓度和用量[3]。

3.2.由于丝裂霉素C具有抗纤维增生的作用,丝裂霉素C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眼科、耳鼻喉科的各类手术中,以提高手术疗效。在眼科的斜视手术中,局部使用低浓度丝裂霉素C能够有效地预防术后黏连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由于硬脊膜与角膜、巩膜都起源于中外胚层,从组织学的角度看具有同源性,因此,局部应用丝裂霉素C来预防硬膜外黏连同样具有潜在的效果。

3.3.但丝裂霉素C是一种抗代谢药物,用于腰椎手术中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的同时,是否会对正常的神经根造成损伤,目前相关研究甚少。多数学者认为硬膜外瘢痕是导致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硬膜外瘢痕的防治还没有绝对可靠的方法。近年来,研究发现丝裂霉素C能够抑制成纤维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抑制其增殖,并且作用时间持久,短暂接触后能产生长时间、有效的抗纤维增殖作用。

3.4.翼状胬肉是一种最常见的结膜病变,因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而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常累及单眼或双眼睑裂区,表现为该部位球结膜及其下面的纤维血管组织增生肥厚,向角膜方向生长侵入,可长生明显的刺激症状,并直接影响美容和视力,采用了丝裂霉素C与结膜下转移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翼状胬肉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丝裂霉素C是与结膜下转移术相结合治疗翼状胬肉,术后视力明显提高,散光显著降低,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疗效较好、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3.5.丝裂霉素C是从头状链霉菌培养液中分离提取的一种广谱抗肿瘤抗生素,对多种癌症有抗癌作用,其作用原理是抗代谢,可使细胞的DNA解聚,与DNA链形成交联,阻碍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对RNA也有抑制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分裂,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发挥抗癌作用,临床适用于消化道癌,可用于恶性淋巴瘤、癌性胸腹腔积液,对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及绒毛膜上皮癌等也有效。

4.局部应用丝裂霉素C的并发症

眼科文献已有报道局部应用丝裂霉素C出现视力严重损害,这些并发症可能与丝裂霉素C抑制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有关〔4〕。用以在局部应用一定浓度的丝裂霉素C,耳鼻喉科、眼科、神经外科等领域中治疗组织粘连比较广泛,但在治疗瘢痕增生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较少。目前耳鼻咽喉领域有关丝裂霉素C毒性作用的报道很少。动物实验发现喉黏膜全层缺损处局部用丝裂霉素C(0.2mg/ml)2min,4周后组织学分析发现其在预防局部瘢痕形成的同时限制伤口愈合,阻断血管再生,甚至出现继发性软骨坏[5]。

5.丝裂霉素C的前景展望

虽然目前对丝裂霉素C的临床具体有效性存在争议,但大多数学者及医师仍认为它具有较好的疗效,目前大多数的临床实验及观察随访资料显示,丝裂霉素C,是一种有效药物,可以长期而安全地使用。此外,另有研究表明,一定剂量的丝裂霉素C可以抑制肉芽组织增生、治疗组织粘连比较广泛,但在治疗瘢痕增生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较少,这也为今后治疗瘢痕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参考文献:

[1]闫贵春,安新,张海永,王瑞海,裴银辉,于波.瘢痕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1年02期

[2]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02-103.

[3]安玮,郑琦,路美侠,等.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J].国际眼科杂志,2006,6(2):417-419.

[4]KHONGJJ,MUECKEJ.ComplicationsofmitomycinCtherapyin100eyeswithocularsurfacemeoplasia[J].Ophthalmology,2006,90:819-822.

[5]HARDILLOJVANCLOOSTERC,DELAEREPR.Aninvertigationofairwaywoundhealingusinganovelinvivomodel[J].Laryngoscope,2001,111:1174-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