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联合分析的绿色产品属性选择偏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1
/ 2

基于联合分析的绿色产品属性选择偏好研究

林娟江莹莹

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33

摘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产品进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而绿色产品购买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联合分析;绿色产品属性;选择偏好

1联合分析的基本原理

联合分析是以分解模型为基础的,通过被调查者对产品的整体偏好解析出被调查者对每个属性水平的偏好,由此可以看出联合分析是将被调查者的整体偏好分解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属性水平的偏好。从这个意义上说,联合分析不同于许多其它多元分析方法。这些多元方法一般是收集被调查者对某些产品性能的打分,如颜色、样式等,然后根据这些打分结合一定的方法建立一个偏好方程来计算被调查者对产品整体的偏好,因此这些多元分析方法是以组合模型为基础的。

2基于联合分析的绿色产品属性选择偏好

2.1绿色程度

为了规范我国绿色产品的市场秩序与提高绿色产品的供给质量,国家认监委发布了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标识,并将认证标识分为基本标识与变形标识两种,基本标识应用于列入绿色产品认证目录并获得绿色认证的产品,变形标识应用于获得部分绿色属性认证的产品。这意味着绿色产品在资源获取、生产、销售、使用、处置等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中,会因其对环境影响评价的不同而存在环境保护程度间的差异,即绿色程度的差异。绿色程度是指绿色产品对环境的友好程度,如绿色产品生产的能耗水平、有害物质含量、包装材料的可降解性、可回收利用程度等。消费者会对不同绿色程度的绿色产品做出不同的评价,已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也称十环标志认证,创建于1993年,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倡导建立,国家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推动实施,该计划为自愿性产品认证计划,遵循IS014020和IS014024标准。截止目前,中国环境标志已经先后制(修)订了70余项环境标志产品标准,现行有效的标准为56项。主要涉及环境保护国际履约类、可再生回收利用类、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类、改善居室环境质量类、保护人体健康类和节约能源资源等六大类。中国节能产品认证是依据中国相关的认证标准和技术要求,经中国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委员会确认并颁布认证证书和节能标志。获得此认证的产品,符合与该种产品有关的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标准要求,在社会使用中与同类产品或完成相同功能的产品相比,它的效率或能耗指标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中国节能产品认证是依据相关的标准和技术要求,经节能产品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布节能产品认证证书和节能标志,证明某一产品为节能产品的活动,节能产品认证采用自愿的原则。

2.2构建智能时代绿色产品发展的顶层设计

面对我国当前严峻的节能减排任务,就需要有一套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帮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制定一套助力企业自身拔高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还要注意避免环境污染物的转移。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短期来看,通过识别相应的环保特性指标,能帮助企业识别节能减排环节;长期来看,这还有助于实现行业产品的差异化发展,能为企业转型做准备。从机械思维转变到大数据思维,要结合智能时代资源共享、协同合作的特点,建立绿色产品的顶层设计思维。从横向角度来看,应从设计端、生产端、使用端、废弃利用端和回收端构建信息化、模块化的思维框架,并构建模块之间、模块内部间的接口;从纵向角度来看,应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环境流、资金流、知识流角度,运行全生命周期的思维模式,注入产业发展新动力、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提升绿色产品的品质。也可从智能时代的时代特征着手,借鉴国内外绿色产品发展的成熟思路和经验,树立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产品发展思路;依据生命周期思想,从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运输、回收处置等阶段综合考虑产品特性;结合绿色供应链,创新绿色产品的战略理论和应用模式,统筹绿色产品生产各阶段及各要素,形成智能绿色产品及其绩效定量化相结合的顶层设计。

2.3产品种类

绿色产品首要特征是具备节约资源、降低污染排放等环境保护方面的特征,但每个领域内绿色产品对环境效益的改善方向是不同的。综合考虑目前备受消费者关注的绿色产品种类与绿色产品所具有的特定环境保护特征,本研究选择家电类和汽车类绿色产品。绿色家电是在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在使用过程中高效节能且不对人体和周围环境造成伤害,在报废后还可以回收利用的家电产品,如无氟冰箱、节水洗衣机等。汽车类产品主要是指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有效减少石油资源的消耗以及尾气排放,不仅环保优势明显,还具有不限行、免购置税等使用优势,备受消费者的关注。

2.4确定相关标准和评级方法

统一绿色产品的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绿色产品的指标应能够体现环保的先进性,能按照《绿色产品评价通则》的要求体现生命的周期思想。企业污染物排放应满足国家、地方排放标准。在评价标准方面,应统一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及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在供应链各项评价指标达标的前提下,对达标企业进行进一步筛选,并划分为相应等级,这不仅有利于在政策上进行规制和奖励,更有利于提升企业积极性。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方面,亟须确立一套经过验证的、操作性强的、统一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分行业地综合评定绿色产品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设效果。

2.5改变方法,强化网络服务

首先应加强对市场营销的配套设施建设,包括通讯、信息网络、电脑结算系统、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系统等,健全市场内部管理制度,整顿市场秩序。国外的经验表明,绿色产品市场营销信息网络是由政府出资、相关的业务部门负责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公众信息网,它收集、发布各绿色产品批发市场的当日交易信息,无偿为广大生产者、营销者、消费者、有关研究部门和各级政府提供信息服务。同时,信息网的有效运行,强化了绿色产品流通各环节之间、各地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于促进绿色产品的市场营销的战略实现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产品演变趋势

(1)产品的生命周期、多生命周期属性逐渐加强。由于绿色产品的“绿色”是贯穿于产品的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因而绿色产品生命周期与以往所描述的有所不同,是指从产品需求识别、开发设计直至回收处置所经历的全部时间。而产品多生命周期既包括本代产品生命周期时间,也包括本代产品报废或停止使用后其零部件在下一代或后续多代产品中循环使用和再生利用的时间(回用时间)。因此,绿色产品要求在产品多生命周期范围内综合考虑环境影响、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生命周期和回用时间等问题。(2)产品的经济性的范围会越来越宽。绿色产品的经济性是从寿命循环的角度出发,其不仅能反映产品寿命循环的所有特性,主要包括产品寿命循环成本、寿命循环效益。绿色产品的成本主要由企业、用户及社会三方面来承担,其效益也由这三方面来分享。(3)产品的绿色性的范围越来越广。绿色产品的绿色性是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未来产品的绿色性不仅要体现在最终产品中,而且要体现在生产过程、产品的使用和产品的回收处理及再利用等各个阶段中。(4)产品的制造技术会越来越先进。由于绿色产品强调从整个寿命循环来分析问题,因此,其技术先进性主要体现在生产过程各项技术的先进性、产品功能和使用性能的先进性、回收处理及再利用阶段技术的先进性。

结语

在充分利用大数据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全面提升大数据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建立中的作用,使绿色产品生产向智能方向发展,以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劳可夫.消费者创新性对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3,16(4):106-113,132.

[2]宗计川,吕源,唐方方.环境态度、支付意愿与产品环境溢价-实验室研究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4,17(2):15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