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分析牛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分析牛芊

牛芊

牛芊

(平邑县中医院山东临沂273300)

【摘要】目的:探究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2月到2014年10月间接收的60例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患者进行治疗,首先将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然后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对观察组采用扶他林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高于观察组3.33%,两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鼻喉急性感染的术后疼痛可以采用扶他林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减少不良反应情况,因而值得临床使用。

【关键词】耳鼻喉急性感染;术后疼痛;治疗方法;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2-0112-02

耳鼻喉急性感染在临床较为常见,患者出现急性感染后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干预,则很有可能使部分组织功能出现影响,因此我们主张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目前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法较多,手术治疗是效果相对较好的一种治疗方法,但手术后疼痛的情况却时常发生,对于患者正常恢复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因而本次我们对我院接收的60例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患者进行分组,然后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对观察组采用扶他林治疗,旨在提高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治疗效果,现将详细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3年2月到2014年10月间接收的60例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患者进行治疗,6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关于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诊断标准;60例中不包括患有严重肝肾等脏器疾病或精神病等可能对本次研究产生影响的疾病患者;将60例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2.5~63.5岁,平均年龄37.35±4.32岁;观察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12.5~64.5岁,平均年龄37.32±4.21岁;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因而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选用芬太尼透皮贴剂1天1次,将包装打开后贴至患者皮肤表层,并且注意应铺贴平整,保证药剂与患者皮肤充分接触[1];对观察组采用扶他林治疗,取适量扶他林均匀涂抹至疼痛处皮肤表层,1天3次,并且应注意涂抹应反复进行,保证药剂均匀接触至皮肤;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效果并比较。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并进行评价;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定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程度减轻定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未出现明显变化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并对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30例患者中有25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中30例患者中有19例显效,5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0.0%;将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χ2=9.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30例中有1例出现轻微恶心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30例中有6例出现不良反应,症状为2例轻微恶心呕吐的情况,2例嗜睡,2例局部发痒,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明显,χ2=11.1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耳鼻喉急性感染在临床较为常见,患者发生感染后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重者还有可能引起继发感染,从而危及患者多个组织的正常功能;目前临床中在发现该病后常用的治疗方法较多,包括不同的药物给予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往往能够对患者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因为手术多需要在和呼吸道中实施,因此患者非常容易出现疼痛的感觉,所以对患者术后疼痛进行有效的治疗,也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本次我们对我院接收的60例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患者进行分组,然后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对观察组采用扶他林治疗;从治疗结果中可以看出,将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高于观察组3.33%,两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扶他林的效果明显好于芬太尼,因为扶他林是抗感染药物,同时具有较好的阵痛作用,对患者疼痛的症状可以进行有效的干预,同时抑制感染的发生;而芬太尼本身作为止痛药物,在使用的过程中毒副作用较大,同时抑制了药物作用的显现[3]。

综上所述,耳鼻喉急性感染的术后疼痛可以采用扶他林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减少不良反应情况,因而值得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魏晓东.耳鼻喉急性感染以及手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44):138.

[2]颜斌,陈晓飞.双氯芬酸钠治疗耳鼻喉急性感染术后疼痛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6):56-58.

[3]杨彬.用扶他林和芬太尼透皮贴治疗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8):28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