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广西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研究

吴何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理信息测绘院广西柳州545006

摘要: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支撑平台。根据城市建设管理的实际需求,构建城市地理空间公共平台,开展数据采集、整合、建库和应用系统等工作,有效促进地理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

1概述

数字县域建设可提供全新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调控手段,能够更好地整合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城市各部门的信息资源,使各类信息共建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城市综合信息的广泛利用。数字县域建设为各级政府部门的科学管理与决策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信息咨询服务,为政府管理工作提供全新的服务手段,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截止2014年底全国已有30个省份完成了省级数字地理空间框架节点建设,145个地级市完成了市级节点建设,380个县级市也正在加紧开展建设工作,共计建设应用示范3600多个。广西数字城市建设紧跟全国数字城市建设步伐,已完成省级节点和13个地级市节点的数字城市建设工作,2015年1月数字巴马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签约,标志着广西数字县域建设已在全区逐步开展。同时,随着网络的普及和4G时代来临,基于地图的资讯服务、定位导航服务等将更好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

随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字广西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生产、广西农村土地确权统一航飞摄影等项目的不断推进,武宣县已积累了丰富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网络设备也日趋完备,为数字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县数字城市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进程,按照县级数字城市建设标准,编制了数字武宣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2县域概况

武宣县位于广西中部,即北纬23°19′-23°56′、东经109°27′-109°56′之间。东临桂平市,南靠贵港市港北区,西接兴宾区,北连象州县。武宣县是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的故乡,是桂中第一支部的发源地,是中国观赏石之乡、国家糖料基地县、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广西奶水牛基地县、广西畜牧规模养殖示范县。全县总面积1704.04平方公里,辖8镇2乡,142个村民委、6个社区,总人口约44.35万。我县水陆交通条件便利,209国道、323省道两条二级公路与在建的三江—北海、平果—梧州两条高速公路在县城呈双十字形交汇。县城距首府南宁230公里、来宾市区70公里、柳州市90公里、柳州机场78公里、贵港市90公里、广州市486公里。作为黄金水道的重要航段,武宣黔江水道通航里程119公里,是西南水运出海北线通道和中线通道的“咽喉”,是桂中地区水路物资集散地。武宣水路至梧州303公里、广州609公里,常年可通航1000—2000吨船舶,是2000吨级船舶通航时间最长河段的上游结点位置。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常年可通航2000—3000吨以上船舶。

近年来,武宣县围绕将武宣打造成为来宾市乃至柳州、贵港副中心城市,建设内河港口城市和区域物流中心的发展定位,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城建塑县、农业稳县、商贸旺县”发展战略,全力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目前,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16.53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7平方公里,建有8万多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园区规划为一区四园(即城东轻纺工业园、河西矿产品加工工业园、黔东制糖循环经济工业园、黔西建材工业园),入驻企业75家,其中工业企业58家,规上企业29家。全县工业规模逐步形成制糖及综合利用产业、冶炼产业、矿产品加工产业、建材产业、农林加工产业、轻纺产业等六个产业集群,含镁碳酸钙(白云石)产业快速发展。

武宣县县城土地用途分区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规划图(2006-2020年),见图1:

3技术路线设计

3.1设计原则

(1)需求牵引、保障服务

面向政府宏观决策、应急管理和社会公益服务等对在线地图与地理信息服务的迫切需求,允许发挥测绘部门长期积累的基础地理数据资源、服务架构及更新优势,以多元化公共地理数据位基础,以分布式数据管理为手段,以网络化信息服务为方式,以适时数据更新为保障,开展“公共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跨部门、跨地区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与应用的需要。

(2)统一标准、集成创新

参照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基本规定的要求,充分借鉴国内数字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标准与方法,做好数字武宣地理空间框架设计与技术规定的制定。力求在公共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网络化地图与地理信息服务形式、纵横向网络互联互通等关键问题上紧追前沿,既符合国情又紧密结合武宣实际情况。

(3)统筹兼顾、持续发展

数字武宣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一个技术复杂、涉及面广、周期较长的大型地理信息工程。总体设计要兼顾当前急需与未来扩展,功能设计要有较强的开放性和扩展性,既满足数字城市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也要发挥自身特点,并为今后技术提升、功能升级留有余地。项目建设要在统一规划指导下,急用先行,分步实施。

(4)持续更新、长效应用

数字武宣地理空间框架项目需要对地理空间框架数据、部门和行业的专题数据进行持续更新,使构建的面向政府部门和各行业的应用系统能够长期有效地运行服务,使数字武宣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果在社会经济建设各部门得到充分的应用。

3.2逻辑结构设计

数字武宣地理空间框架从逻辑层次上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如图5-1所示。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公共管理应用系统和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公众服务应用系统,为用户提供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应用和各种地理信息服务。

图1武宣县县城土地用途分区和建设用地空间

管制规划图(2006-2020年)

图2框架逻辑结构图

3.3应用模式设计

在应用层次上,数字武宣地理空间框架将提供三类层次的数据和应用支持,包括专业政务网应用、政务网应用和互联网应用,应用层次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

图3应用层次结构

3.4总体技术架构设计

项目建设将在软硬件、网络、政策机制以及标准规范等支撑保障条件下,利用各种已有的基础数据资源进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库。在此基础上,通过要素提取、实体加工、数据重组和产品制作等,分别形成满足专业部门、政务部门以及公众应用需要的公共平台服务数据。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应用服务系统以及管理维护系统将面向服务的产品数据发布成各类标准的数据服务。各类应用系统通过平台提供的服务接口,调用数据及相关功能服务,从而实现自身的业务应用。

4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在线服务方式,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地理信息、空间定位分析服务。该系统能够支持海量数据管理以及分布式、多类型、多尺度地理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系统的服务器端位于公共平台的维护管理机构,客户端位于应用公共平台的政府及其各部门。包括数据管理维护、地名/地址匹配、逻辑集中各部门分布式可共享的专题数据和按需服务等功能。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由数据集、交换管理系统、在线服务系统和支撑环境组成。数据集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地理实体数据、影像数据、地图数据、地名/地址数据、三维景观数据和其它部门或单位的专题数据,以及目录与元数据;交换管理系统与在线服务系统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接口和运行维护工具;支撑环境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服务的保障条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组成见图4。

图4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组成

5结论

数字武宣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根本目标是促进武宣县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与集成,避免重复投入与重复建设,是一次投入、长久受益的项目。该项目完成以后,武宣县将建成全县统一的地理空间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打破不同行业、不同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建立新的跨行业、跨部门的数据信息共建共享模式,消除信息孤岛现象,实现多领域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权威的地理信息产品服务,经济效益显著。主要体现在应用系统、地理空间数据采集与整理、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市场三个方面。

(1)应用系统方面效益

数字武宣地理空间框架的公共平台提供了各种功能接口,包括数据交换、地图浏览、空间分析等方面,如果基于这些平台功能,将来涉及地理空间信息的行业应用系统建设时将节省相当大规模的软件购置、开发与维护的费用与时间。

(2)地理空间数据采集与整理方面效益

项目将建立有效的空间数据共享和更新机制,避免政府资金的重复投入。由于基础地理信息平台中的影像、电子地图、地名地址数据、三维景观、专题等数据在各部门都需要用到,通过建立起公共基础数据库,全县相关机构、部门不但可共享本县基础地理数据成果,还可以共享国家和省基础地理数据成果,从而可以极大的节省基础数据建设、更新处理的费用。

(3)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市场化方面效益

通过数字武宣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将整合原本分散的各种资源,为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市场的发展与壮大提供坚实与可靠的平台,促进如车辆导航监控、基于位置服务、公共地理搜索等应用的发展,形成良性发展的地理空间信息价值链,培育一批地理空间信息增值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从而促进了武宣县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市场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晓东,何燕君,徐军.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示范应用建设探讨[J].测绘地理信息,2013,38(5):55-57.

[2]李超迪.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构建与实现[D].河南农业大学,2010.

[3]邓轶,赵红.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研究[J].测绘通报,2011(9):74-76.

[4]周亦,李卫红,马昭辉,等.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前分析要点探讨[J].测绘通报,2014(7):48-52.

[5]黄峥.关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35(10):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