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情到浓时便是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林徽因-情到浓时便是诗

李册梅

(昆明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650300)

摘要:林徽因作为一位集艺术家、文学家等身份于一身的现代知识分子,其才智、品性、学识为世人所敬仰。200世纪90年代,一些传记家开始为林徽因立传,林徽因逐渐进入当代人的视野。同时,随着影视剧等大众传媒对林徽因的传播,社会上掀起一股“林徽因”热,林徽因被大众熟知。

关键词:林徽因;爱情

林徽因,最令人怀念的民国女子。关于她。才情、容貌、人生际遇,样样都令世人称道。她写得一手好诗,为人低蕴沉静,又长得极美,且颇有气韵。立在一处,便似深谷一朵兀自盛开的白兰。极惹目。是美人。是才女。因此,众人看过去,仿佛世间种种好处一时间都落在她身上。也因此,她注定是讨男子喜欢,亦注定是会遭人嫉妒的,尤其是女人。徐志摩爱她,梁思成爱她,金岳霖也爱她。

人生如初尘落定—徐志摩情到浓时便是诗《那一晚》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周围。到如今我还记着那一晚的天,星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到如今我还想念你岸上的耕种:红花儿黄花儿朵朵的生动。

那一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顶层,蜜一般酿出那记忆的滋润。那一天我要挎上带羽翼的箭,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那一天你要听到鸟般的歌唱,那便是我静候着你的赞赏。那一天你要看到零乱的花影,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

与他相识相知的时日,是林徽因在伦敦最好的记忆片段之一。纵日后多年,再忆及当年往事,两人心中亦都是温柔至极的。那时光,温柔似梦中白莲,却实在皎洁得耀眼。徐志摩兼具林徽因少女时期孤自独处时分对亲密伴侣的所有向往——浪漫,匆忙,温柔,诗意,潇洒,自若,且热烈。于是,那一晚,她与他讨论雨后的虹,康桥的梦。并在闺阁隐秘角落,深夜阒寂时分,写下那一首《那一晚》,来回想,并纪念。彼时,他是真真将一颗心都放置在林徽因那一头,不管不顾。于是,徐志摩最后终究败给了心中对林徽因炽烈的爱。1922年,徐志摩在德国柏林和张幼仪协议离婚。

友人胡适曾在徐志摩去世之后所写的《追悼志摩》一文中写道。“他正式向他的夫人提出离婚,他告诉她,他们不应该继续他们的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结婚生活了。他提议‘自由之偿还自由’,他认为这是‘彼此重见生命之曙光,不世之荣业’。他说‘故转夜为日,转地狱为天堂,直指顾间事矣……彼此尊重人格,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皆在此矣。”二来,林徽因对于徐志摩的情与徐志摩对林徽因,又实在是有些不同。这亦是让徐志摩心知自己予林徽因的那份情之前路渺茫。这一段感情,之于林徽因,是少女之温暖初梦——粉色,洁净,无限广阔。所谓,友人之上,爱亦未满。之于徐志摩,是成年男子久觅不得之爱情理想——无色,蓬勃,无可拔除之诱惑。

道如今:康桥如故。云如故。唯爱已非故。

人生如烟花幻觉—梁思成情到浓时便是诗《莲灯》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正中擎出一支点亮的蜡。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不怕它只是我个人的莲灯,照不见前后崎岖的人生。浮沉它依附着人海的浪涛,明暗自成了它内心的秘奥。单是那光一闪花一朵,像一叶轻舸驶出了江河,宛转它漂随命运的波涌。等候那阵阵风向远处推送,算做一次过客在宇宙里,认识这玲珑的生从容的死,这飘忽的途程,也就是个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

林徽因与梁思成

从少年时起,她便与旁人不同。对周身人事有较之常人更好的适应和掌控能力。照顾弟妹,代祖父写家书。在极年轻的时候,便周游欧洲,满目皆是旷远,皆是深阔。一身冶荡之风气,令周身残花枯木也似逢春。爱与梦想,是她的生之维系。她以爱喂养遥远梦想,又以梦想慰寥爱之荒凉。有慈父护航,长成独有风致的女子也是意料之事。她在风气靡靡之旧时代,日渐成为最嚣艳的一朵茶縻。倒与诗人徐志摩似实而虚的羁绊,惹来流言几转,却也实在是一段旁人渴念又不及的浪漫历练。

直到遇到那个叫梁思成的恂恂如也之男子,她这一世才不至飘零,有了着落。像是遇得神助,在他身旁,芳华尽显。实在难得。难怪那最是知心人的金岳霖都要忍不住赞她与他是林下美人配梁上君子。这梁上君子,也实在庆幸,与之相伴相惜,竟果真是从生相守到了死。

还有那来往人生的匆匆过客。予她短暂的欢与喜,瞬间的愁与离。人生聚散两依依。像是一场戏,你来,我往,不问来处,不问去路。淡静抑或热烈地活,终局都不过是化作一缕烟,一抷土,一段喜忧参半的过往。待尘缘了却,终将奔赴运命彼岸。以死来句读。不是结束,是开始。虽今生至死不能再见,但或许还有来世。纵这世间事,归根结底,亦不过梦幻泡影。如电如露,一念成渡。世事沧桑归淡凉。一切落寂之后,也许她会见到新天新地,得到这烟水俗世不可得之久远,之自由,之心无挂碍,如水生活。

她写《莲灯》。她是梦。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人生如爱之修行—金岳霖情到浓时便是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谁爱这不息的变幻,她的行径?

催一阵急雨,抹一天云霞,月亮,星光,日影,在在都是她的花样,骄傲的,她奉着那荒唐的使命:看花放蕊树凋零,娇娃做了娘;叫河流凝成冰雪,天地变了相;都市喧哗,再寂成广漠的夜静!虽说千万年在她掌握中操纵,

她不曾遗忘一丝毫发的卑微。难怪她笑永恒是人们造的谎,来抚慰恋爱的消失,死亡的痛。但谁又能参透这幻化的轮回,谁又大胆地爱过这伟大的变换?

林徽因曾在写与友人的信中这样描述金岳霖:“我们亲爱的老金,于他具有特色,富于表现力的英语能力和丰富的幽默感,以及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能处变不惊的本领,总是在人意想不到的地方为朋友们保留着一片温暖的笑。”林徽因甚至说,金岳霖的笑,在某种程度上帮她熬过了战争。

鲁迅先生说得极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同怀视之。金岳霖身体好,长寿。因此,他这一生陆续送走了许多同辈友人,当中自然包括早逝于他的林徽因和梁思成。据说,在林徽因离世后,有一年,金岳霖在北京饭店宴请亲朋。而那一日在旁人眼里实在寻常,金岳霖亦未言明所庆贺之事为何。直到众人齐聚之后,金岳霖方才开口:“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

参考文献

[1]黄杨.一世情缘:梁思成与林徽因[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

[2]刘炎生.绝代才女林徽因[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0

[3]丁言昭.骄傲的女神林徽因[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4]张清平.林徽因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