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深部脓肿3例救治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颈深部脓肿3例救治体会

李亚薇马馨睿(通讯作者)邓建华丁小军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江苏昆山215300)

【摘要】目的:回顾分析救治的颈深部脓肿的治疗经历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通过CT、B超诊断颈深部脓肿,通过颈侧切开行脓肿引流。结果:3例患者经手术治疗,疗效明确,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诊断,颈侧切开脓肿引流可以有效救治颈深部脓肿,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颈深脓肿;颈侧切开

【中图分类号】R7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6-0073-02

颈深部感染是指由颈部邻近区域深部的感染源感染发展至颈深筋膜浅层以下的组织所引起的脓肿或蜂窝织炎的总称[1]。故接诊后正确、有效、及时的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共收治了3例颈深部脓肿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经验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病例1

患者男性,51岁,因“咽痛伴吞咽困难、张口困难三天”入院。患者三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逐渐加重发展为吞咽困难、张口困难,外院抗感染治疗无效。入院体温38.0℃,WBC17.70×109/L,N91.1%,查颈部CT提示口咽软组织肿块,36×25mm,双侧颌下淋巴结肿大,左颌下软组织肿胀。给予抗感染及支持治疗。

入院治疗一周后复查颈部超声提示左侧颈部甲状腺前方见65×19×58mm无回声区,考虑甲状腺前方脓肿形成。超声体表定位后,在全麻下行颈侧切开颈深部脓肿引流术。

术中探查见左侧颈动脉三角区一鸡蛋大小囊性肿物,切开后大量脓性液体涌出,脓腔上至口底,向外至胸锁乳突肌后缘,向下至锁骨下肺尖,向右至对侧胸锁乳突肌前缘,腔腔底壁为颈动脉鞘,脓腔约50ml,彻底清理坏死组织,以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最后左右两侧各放置一根负压引流管,切口I期缝合。细菌培养阴性,术后继续抗生素等治疗,术后第5d拔除左侧引流管,术后第7d拔除右侧引流管,并拆线,术后第10天,复查颈部超声提示左颈部胸锁乳突肌与颈静脉间40×9mm长条状不均匀回声区,边界不清,考虑瘢痕愈合,予出院,随访半年无复发。

病例2

患者女性,65岁,因“右侧咽、颈部肿痛四天”入院。患者四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咽痛,伴右侧颌下、颈部肿胀疼痛。起初有发热伴进食困难,经外院抗生素治疗后好转,我科门诊查鼻咽部CT提示鼻咽及口咽右侧壁软组织增厚,考虑占位;颈部多发淋巴结显示。

该患首次住院抗感染治疗3天后,有效缓解症状,据复查CT所示,原肿胀部位显著消肿,故予以出院。10个月后,该患者不慎受凉发热(口温38.5℃),再次因“右侧颈部及咽部疼痛四天,加重一天”住院,伴呼吸及吞咽困难。入院体温36.4℃,WBC17.95×109/L,N81.0%,查体右侧颌下及甲状软骨右上方肿胀,皮温增高,压痛明显,质地软,无波动感。右侧咽侧壁水肿隆起,右侧披裂水肿。颈部CT提示喉部右侧软组织增厚,密度欠均匀,边界欠清,内见类圆形低密度影,考虑脓肿。入院后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在全身麻醉下行颈侧切开颈深部脓肿引流术,术中探查发现脓腔位于舌骨体后上方,彻底清理坏死组织,以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放置负压引流管,切口I期缝合。细菌培养阴性,术后继续抗生素等治疗,第7d拔除引流管并拆线,治愈出院,随访半年无复发。

病例3

患者男性,33岁,因“左侧咽痛十天,加重四天”入院。患者十年前即有双侧颈部无痛性肿物,十天前开始左侧咽痛并逐渐加重,门诊抗感染治疗无效后住院。入院体温37.2℃,WBC12.40×109/L,N85.4%。下咽左侧黏膜水肿,左侧颌下弥漫性肿胀,皮肤充血,触痛明显,皮温增高,质地偏硬;右侧颌下触及一质软囊性肿物,边界不清,活动度较差,皮肤表面无瘘管或破溃。查颈部CT提示左侧颈部胸锁乳突肌团状混杂密度影,最大23×44mm,边缘模糊;右侧胸锁乳突肌内侧囊性低密度灶,41×48mm,边界清楚,考虑鳃裂囊肿。双侧颌下腺未见异常。次日于全麻下行颈部肿物切开引流术。术中见脓腔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深面,彻底清理坏死组织,以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最后放置负压引流管,切口I期缝合。细菌培养阴性,术后继续抗生素等治疗,第5d拔除引流管,第7d拆线,治愈出院。

2.讨论

颈深部脓肿是一种颈部感染性疾病。口腔感染、咽喉部感染、牙源性感染、颈部淋巴炎及先天性瘘管感染等若未能及时控制,或者食道异物未能及时取出均有可能造成颈部间隙感染,开始为蜂窝织炎,进一步发展则为脓肿[2]。

根据颈深部脓肿发生部位不同,临床表现有一定差异。常有发热、咽痛、张口困难、吞咽疼痛、颈部肿痛、语言含混、声嘶、呼吸困难等。检查时可发现咽后壁、咽侧壁、口底、颈部等处肿胀隆起,触痛明显,并可伴有波动感,此时穿刺抽出脓液即可确诊。对于位置较深的脓肿,颈部临床表现通常不典型,此时行彩超或CT扫描等有较大的参考意义。CT对于脓肿的部位、大小、范围及其与周围的组织的关系的判断有重要意义,对确定手术的引流及手术进路有重大意义[3],颈部超声定位及穿刺可明确诊断及指导手术治疗。因此,根据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诊断出颈深部感染并不困难。我们收治的三例患者及时定位脓肿并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从而有效的避免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在手术治疗中有以下体会:应使用颈淋巴结清扫术的理念来进行手术,尽量清除局部坏死组织至正常组织,并用大量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术腔,术腔放置负压吸引引流,负压对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已得到充分肯定,负压能明显增加创缘组织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微血管密度,促进慢性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同时,应积极处理引起感染的原发病。

总之,治疗颈深部感染应保证呼吸道通畅,合理使用抗生素,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及诱因,应早发现、早诊断脓肿是否形成,如果脓肿形成应及时行颈侧切开颈部脓肿引流术,可提高治疗效果,并能有效预防纵膈感染或脓肿、大血管侵蚀等致死性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程泽星,余爵波,肖路,等.颈深部感染95例临床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50(9):769-772.

[2]周新佳,曹志伟,季文樾,等.颈深部感染并发纵隔脓肿1例[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28(12):917-919.

[3]朱宝霞,曹和涛,徐恒昀.颈部囊样肿块的CT和磁共振成像诊断[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6,17(1):55-57.